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社区自组织视野下的社区调解能力提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社区调解制度面临着诸多困境,现有的制度改进思路未充分意识到原有解决机制衰弱的深层原因,在具体措施上必然流于泛泛,不但不能提高调解的能力与效率,反而使调解失去非正式、灵活机动的民间特征.社区调解制度能力的提升有赖于社区自组织机制的实现,应在社区自组织的理论视野下进行基础性的制度创新.首先,应大力加强社区自组织建设,构建和谐社区.比如调整现有的社区发展思路,通过政策来引导社区自组织能力的培养;从法律上确保社区自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以形成自组织的结构体系;加强社区居民的互动、交流与协商,以培养社区居民的共同体意识以及减少社区居民间的关系距离,积极发挥小区作为集居地的作用,引导创建新的"城市村落".其次,完善调解的立法,尊重社区的自我组织、自我教育与自我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承认社区的自治力.应该考虑制定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调解法>,系统规定有关调解的事项,并承认社区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尽快建立社区调解与诉讼调解的协调机制,同时立法将社区调解协议与法院强制执行结合起来,使社区调解得到国家公权的有力支撑.最后,要真正落实社区的自组织机制,大力实现社区公开、平等、民主的选举,让居委会及社区调解委员会真正成为一个有群众性、有代表性的自治组织.  相似文献   

2.
社区文化与社区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密不可分,文化维系力是社区自组织能力的重要表征.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城市社区各自原有的文化特质逐渐退色,社区共同体的文化维系力弱化.这是当今社区文化建设必须正视和面对的现实.重塑社区文化是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有效路径,需要从完善社区文化体系、重塑和培育现代社区精神、建立社区文化的共建共享机制、彰显社区文化的个性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社区管理却一直是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链条中薄弱的一环,以至社区应有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由此导致创新社区管理模式的日益紧迫性.本文在对现有的几种社区管理模式的分析、归纳、整合、借鉴的基础上,紧密跟踪现实社区管理的实践,提出了以公共需求理念为价值导向的社区公共需求管理模式,在对公共需求与有效供给的分析中,导入了社区自组织的不可或缺的论点.  相似文献   

4.
社区自组织能力的有机构成及其提升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自组织能力是指社区组织和机构在适应社会环境变化过程中,通过自身努力而实现自我生存、逐渐完善和不断壮大的能力。它是由整合资源、凝聚共识、化解冲突、促进和谐、自我适应和实现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有机构成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要提升社区自组织的能力,可以从内核、环境和机制等三个方面来大力实施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行之有效的基层社区治理模式,依据自组织理论,通过对S市JT小区和J市D街道两个社区营造实验点的自组织参与社区议事协商过程的实证研究,根据两个社区的自组织参与社区协商发展程度的不同,认为社区协商的本质在于行动,自组织的执行力是社区协商的关键。促进社区协商民主,应当注重培养自组织自下而上参与协商的能力,同时应使社会资本在社区治理机制中充分发挥作用。社区自组织作为社区居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其协商机制的研究对基层治理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可以依据是否具有自主性将居民的社区参与划分为他组织参与和自组织参与两种方式(或类型).随着居民自治的推进,自组织的居民参与方式已呈现出发展的生机.但目前居民的自组织参与还主要局限于社会空间相对较小的社区民间组织、业主组织以及地域空间较小、人数较少的居民楼栋单元或院落,公共性程度还不够高,这就需要实现居民社区参与方式由他组织为主导向自组织为基础的整体转换.文章就此提出若干对策建议:创新社区参与的体制环境;拓展居民自组织参与社区事务的范围,实现由情趣性活动为主的浅层次参与向以居民自治为核心的深度参与推进;健全社区组织,为居民自组织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公共生活提供有效载体;探索网络时代社区公众自组织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西方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战略途径经历了一个兴起与发展的里程,并呈现出前瞻性与全局性、持续性与循环性、原则性与超理性、稳定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新特征.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它对中国的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带来了有益的启示,即多元建设者必须培养战略思维,树立战略理念;加强环境研究,实现与时俱进;突出战略重点,搞好开发工作;实施结果战略,提升实际绩效;运用战略工具,促进有效创新.  相似文献   

8.
“社区”的设置是传统国家控制思想的延续。由政府组织和控制的社区居委会实际上履行着政府直接控制社会的职责,将居民置于被管理者的地位,因而在社区建设中对居民的动员能力严重不足。只有充分重视居民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理清政府与社区的关系,逐渐减少政府对社区的直接干预,促进居委会组织由“他组织”向“自组织”转化,才能提高社区居委会的对社区居民的动员能力,并在参与过程中通过居民“自组织参与”的方式提高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宋庆华 《社区》2005,(2):27-27
社区自组织的发展和培育,是中国社区向自治渐进发展的必然途径。自组织是不同于社区组织的,它的形成完全是用于满足社区居民共同生活需求和维护共同权益而滋生并发展的,是不承担政府公共管理功能的自我管理组织。它是一种居民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自愿组合并可持续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0.
对广州老城街道中三个典型社区组织的人类学田野观察表明,当代中国城市社区组织呈现一种国家性与社会性并存、交融及互动的状态.这种交互状态已不是传统中国"国家消融在社会"当中的交互性,而是某种"新传统"中社会驯服于国家的交互性.在当前主要由国家推动的城市社区建设当中,社会的力量仍然弱小,自组织的道路仍很漫长.国家性与社会性并存且国家性强于社会性是当下中国社会的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