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地方电视台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方法和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电视台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关键是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掌握话语主动权;创新报道思路、方法、内容、形式、手段,有领导有步骤有重点地改进新闻宣传,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根本保证是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工作者队伍。  相似文献   

2.
司马迁在《史记》叙述中突出民间舆论话语和人物制造、引导舆论的情节。民间舆论话语表现为各种风谣传说和民间领袖的舆论影响;人为舆论制造包括历史人物对自己的舆论包装及其通过舆论引导充当政治领袖,影响历史进程等情节。蕴含其中的舆论意识及其书写不仅在表现社会风貌、饱满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性格方面完整着历史叙事,还凸显着广阔历史进程中的人民力量,是司马迁进步的人本主义历史观的又一具体表现,充分显示出司马迁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求索。以社会舆论视角观照《史记》的历史真实与政治监督问题,可充分体认史迁的“良史”精神。  相似文献   

3.
网民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的持续关注形成了网络舆论,它反映了公众的政治参与意识,而网络舆论在社会群体性事件中所起的作用,可以看成是网络舆论在政治参与中的作用.就我国当前的情势而言,网络舆论是政治参与的有效途径,对政治参与发挥着积极影响.当前,需要从引导网络舆论、构建法律和制度基础等多方面着手,为实现公民参与政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价值性及其目标达成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势必使共同富裕成为舆论场的重要议题。加强促进共同富裕舆论引导旨在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从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共同富裕的舆论环境在时代导向、现实靶向和技术取向三个方面呈现的问题意识彰显了加强促进共同富裕舆论引导的紧迫性。为防范化解共同富裕舆论环境的风险挑战,在一般性原则上,加强促进共同富裕舆论引导应遵循社会意识辩证规律、人民主体动力规律以及鲜明党性规律的原则。在具体规范理路上,加强促进共同富裕舆论引导应坚持正确导向明确舆论引导政治方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贯彻舆论引导基本方针、开展科学辟谣防止谣言弱化舆论共识、引导群众意见表达实现舆论情感认同。  相似文献   

5.
政治参与视野下的网络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舆论是政治参与的有效途径,对政治参与发挥着积极影响。当前以网络舆论实现政治参与还存在网络舆论尚需引导、非制度化参与、缺乏法律基础等多方面不足,为此,需要从引导网络舆论,构建法律和制度基础等多方着手,为公民通过网络舆论有序政治参与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信息技术带来了人类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空界限。自由互动的思想交流方式逐渐形成,网民可以通过网络顺畅而公开地表达自己对政策的态度,众多的利益表达汇聚为民意,形成舆论,对主流媒体和传统政治文化造成无形冲击,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巨大影响,并由此而造成人们政治行为的紊乱和政治生活的振荡。因此,政府应对网络冲击有充分的了解,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引导网络舆论,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空间。本文主要探讨民族地区政府进行网络舆论引导的必要性并提出网络舆论引导和控制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公众舆论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本质上表现为社会公众的政治参与和理性批判意识。大众媒介不仅能为民众参与民主政治提供重要渠道和平台,而且有助于培养民众的理性批判意识,在这方面,报刊的读者信箱栏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民政府时期,我国报刊界首次掀起了设立读者来信栏目的高潮,而读者信箱栏目扮演着引导民众参与政治的全新角色。信箱栏目的政治传播功能有三点:其一是为编者读者提供交流的公共空间,实现报刊与民众的真正结合;其二是培养民众辩论的理性与洞察力;其三是鼓励和引导民众关心国家社会、参与政治讨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普通网民参与公共事件的程度不断提高,网民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最终形成网络舆论。近几年来,很多公共事件一经报道,便会迅速在网上形成舆论热点。因此,只有正确认识网络舆论,控制和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有助于事件的妥善解决,稳定社会。鉴于网络舆论日益凸显的重要性,本文将从网络舆论产生的背景和形成条件出发,研究网络舆论的特点和作用,并提出如何正确对待网络舆论,促进公共事件妥善解决的几点建议,以期可以对网络舆论有进一步清晰的认识,掌握网络舆论的发生发展特征,最终达到正确认识网络舆论,积极引导网络舆论,充分利用网络舆论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网络舆论成为一种政治参与的新形式是人们政治参与愿望的增强、政府治理理念的转变和网络舆论自身的优势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需要从改进网络技术、加强网络管理,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引导和规范网络舆论,使其成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理想形式。  相似文献   

10.
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舆论导向或者说舆论引导,是舆论控制的重要方式;舆论的一致性程度,是辨别舆论存在与否、存在程度的客观标准。笔者从舆论一致性的度量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现有的区分“民意”、“公意”、“众意”的方式的列举和比较,提出了“一致性指数”概念,以期对舆论引导起到量化的区分度和易操作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网络政治舆论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舆论现象,它在促进社会良性运行的同时,也可能对政治认同、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面对网络政治舆论中存在的情绪化表达突出、网络民意的偏颇性、群体极化倾向严重和传播信息失真等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建设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以满足民众合理的利益诉求、完善信息发布和反馈机制以正确引导网络政治舆论、加强伦理道德与网络立法相结合以规范民众的网络行为、增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良性互动以扩大主流政治舆论的影响力等多种途径,进行有效的疏导和治理,推动网络政治舆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传媒发达的时代,社会舆论变得非常灵敏,外界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在公众之间引起较大的舆论波动。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使各地政府普遍处于“超载运行”的状态。当利益格局分散、社会矛盾增多时,社会舆论就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状态。加强舆论引导,保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稳定的重要前提。面对转型期日益复杂的舆论环境,我们必须建构一个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舆论向来有反映民意和影响人心向背、聚散的作用。在舆论生态深刻变革的新形势下,各种敌对势力都在同我们争夺新闻舆论阵地,同我们争夺新闻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和主导权。舆论、舆情的复杂性前所未有,把握好新闻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对于争夺新闻舆论引导主动权主导权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人们在网络平台有了更加自由的舆论机会。网络舆论给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不少负面影响。在分析网络舆论负面影响现状的基础上,探究网络舆论负面影响形成的机理,提出了扩大正面舆论影响力量、奠定良好舆论的客观环境,掌握网络话语能力、形成与网民的有效沟通,增强公开公正的力量、消解形成负面影响的"现实基础",增强宣传引导能力、有效形成舆论共识,提高依法治网能力、缩小负面影响的"时空平台"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特点及引导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校园网络的发展,网络逐渐成为大学生参与公共舆论、影响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平台。如何使用好网络,引导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从分析网络舆论的特点、形成过程出发,提出了完善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大众传媒在为公众提供信息的同时,也发挥着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是一种最有代表性的舆论载体。本文通过对广播媒体的传播特性、当前我国广播媒体的发展现状以及对提升广播媒体舆论引导力的重要性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我国广播媒体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如何提升舆论引导力、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当前,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甚至会因处理不当引发负面舆情事件,既影响政府日常工作,也损害政府形象。从近年来对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情况来看,政府有关部门的舆论引导工作还存在舆论引导方式不够丰富、舆论引导技术人才匮乏、制度机制建设不够健全等问题。为此,政府应努力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树立科学舆论引导理念、健全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创新社会动员与心理干预机制,以提高政府舆论引导能力,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8.
如何进行正确的新闻舆论引导 ,从正确认识舆论导向的正确性、把握舆论导向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和运用好辩证思维方法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论述 ,为新形势下提高新闻舆论引导水平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突发事件发生时,青年大学生群体极易产生一些集合行为,使隐形舆论质变为行为舆论,带来严重影响。如何掌握学生行为舆论的特点,适时干预,加强引导,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通过对突发事件下大学生行为舆论的介绍,分析了该行为舆论的特征,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信息管理制度、关注意见领袖动态、利用正面舆论引导4个角度,探讨了高校对该行为舆论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公众舆论》中,沃尔特·李普曼从生成、本质、运行机制、存在形式和功能等方面对“刻板成见”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详尽阐述,以“刻板成见”的本质和生成为依据剖析舆论,强调通过教育、宣传和灌输方式改变人们的“刻板成见”进而影响舆论的思想,揭示了舆论引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他对“刻板成见”的存在形式、运行机制以及如何限制“刻板成见”负向功能的论述,对思想政治教育发挥舆论引导功能提供的理论启示包括:转变教育方式、把握社会舆情、强化道德引导、探索多样化的引导方法和途径以及研究视野宏观拓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