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里,自古就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也就是有情宇宙(环境)观。信奉龙神是中国有情宇宙(环境)观的起源;荀子的“天论”思想,代表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理智建构;“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对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内在联系的正确认识的结晶。新近发展的生态学证明了中国传统万物有情的宇宙(环境)观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普特南是在世的几个最为著名的哲学家之一,被称之为“坚定的实在论者”。他的逻辑哲学思想是其整体哲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其整体哲学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因而也贯穿了实在论思想。普特南的逻辑哲学思想体现了逻辑学由经典逻辑向非经典逻辑、由绝对主义逻辑观向相对主义逻辑观以及当代美国实用主义和逻辑研究相结合的整体趋势。研究普特南的实在论逻辑哲学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古希腊悲剧戏剧的主导观念,不是传统观点所认为的“命运”或“正义”,因为它们都很难与古希腊悲剧文本完全契合,而是“和谐”,它表现为思想内容上的和谐社会观、民主政治观和中庸哲学思想,以及艺术上的和谐、中庸、静穆风格。这源于古希腊的和谐美学观、多神主义宗教思想和解决社会现实矛盾的和谐吁求。  相似文献   

4.
列宁的物质观是其哲学思想的精华,也是整个辩证唯物论的基石,列宁的物质观是人类优秀思想的结晶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宝库中的重要篇章。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列宁的物质观,有助于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其哲学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易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哲学著作,以其神秘的“占筮”外衣焕发出丰富的象征哲学思想,从思想上不断启迪后人思考生产、生活,成为中国哲学思想的起源.从农业生产来看,《易经》包含了丰富的农学思想,其农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季节变化与农时观、农业灾害观、丰富的农业技术思想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对实践哲学思想的形成进行研究,分析该思想的基本内容,将其归纳为实践物质观、人性观、一元本体论思想三个方面。并对葛兰西实践哲学进行评析,阐述其值得肯定的方面及局限性,认为这对于当代人理解、认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的《天说》和刘禹锡的《天论》,是我国中唐时期闪烁着唯物主义思想光辉的姊妹篇,它们都在中国哲学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天论》是继《天说》之后问世的,它以“极其辩”的思想锋芒和“尽天人之际”的真知灼见,深刻地补充和发挥了《天说》关于天人关系的见解,对唯物主义天道观的理论有所突破。认真探讨一下《天论》和《天说》的思想联系,说明《天论》怎样补充和发挥了《天说》的思想,对于正确评价柳宗元、刘禹锡的天道观及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无疑将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哲学 宗教对蒙古族神话故事的哲学思考 孟和宝音 《内蒙古社会科学》第 1期  10 - 2 1页论成吉思汗的哲学思想 朋·乌恩 《内蒙古社会科学》第 4期  3 5- 4 3页论成吉思汗重用人才的政治思想 扎拉嘎 《内蒙古师大学报》第 1期  12 - 17页成吉思汗土地思想浅析 扎拉嘎 《内蒙古社会科学》第 2期  4 - 10页忽必烈汗经济思想 麦拉苏 巴根 《内蒙古社会科学》第 4期  3 5- 4 3页蒙古族近代哲学的若干概念范畴 何·金山 《内蒙古社会科学》第 3期  3 3 - 3 6页怎样判断蒙古族是否有哲学———从《蒙古族哲学史》一书谈起 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毛泽东的科学本质观、科技发展主体现、科技发展动力观、科技发展战略观以及科学哲学思想等方面揭示了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0.
由格·孟和完成的《成吉思汗哲学思想研究》一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八·五”规划项目结题成果。1991年批准立项,1996年底完稿,1997年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除序言外,正文15章,47万字。该书以蒙古族的历史典籍为依据,以成吉思汗的言行为主要线索,...  相似文献   

11.
成吉思汗箴言是指成吉思汗富有哲理性的言论,是蒙古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的今天,成吉思汗箴言中体现出的当代价值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本文在分析成吉思汗箴言的概念和梳理文本源流的基础上,阐释了成吉思汗箴言的当代价值,并从国家文化政策、文本的影响因子、译者的翻译策略和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等方面探索了成吉思汗箴言在英语世界译介的可行性,以便进一步推动成吉思汗箴言的英译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成吉思汗、忽必烈、僧格林沁是蒙古族统一、封建化进程和中国多民族国家建立乃至中国封建社会行将结束时期重要的领导者和见证人.巴根以他们为主人公所进行的历史题材小说的创作进程,显示了巴根对蒙古族在多民族国家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13.
英雄崇拜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审美文化传统,作为蒙古族的缔造者,曾经创下震惊世界伟业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广大蒙古族民众引以骄傲和自豪的英雄,成吉思汗崇拜无疑成了蒙古族社会的流行。成吉思汗崇拜是在蒙古族特殊的发展进程中形成,它对早期蒙古国家、民族的发展以及统一元朝的建立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成吉思汗死于何地,死后又葬于何地,是学术界多年来颇有争议的问题.该文从成吉思汗带病用兵西夏、史料记载病殁六盘山,以及六盘山地区一些特殊地名、出土文物及当时交通条件限制及炎热夏季不可能长途跋涉将遗体运往别处安葬,作者倾向于成吉思汗死于六盘山,并就地安葬.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单介绍了成吉思汗陵的历史变迁过程,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成吉思汗陵最终在鄂尔多斯安放和供奉的历史文化根源:第一个也是最根本原因在于清朝在蒙古地区实行的"盟旗制度";第二个原因在于17世纪上半叶创作的蒙古历史文献巨作《蒙古源流》、《黄金史纲》和《黄金史》等史书的诞生和民间传说的流传,为其找到了合理的历史依据,创造了舆论氛围;第三个原因在于成吉思汗八白室在鄂尔多斯供奉和祭祀已有了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信仰基础。因此成吉思汗八白室虽躲避战乱几经迁徙,但最终迁回到鄂尔多斯供奉和祭祀至今。  相似文献   

16.
成吉思汗是中国人,同时又是中国境内的蒙古族和中国境外的蒙古族的共同祖先,是历史上蒙古民族的缔造者.当时的蒙古汗国并非独立于中华民族之外的一个国家,而是位于中国边疆地区的民族政权.成吉思汗是最伟大的军事实践家,同时又是打破东西方壁垒的千年伟人.  相似文献   

17.
元朝君主对医家的网罗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 元朝早期的几个君主都重视医药, 尤其是忽必烈, 网罗并重用了相当多的名医, 于是元朝出现了结构严密、职责清晰的太医院制度和独有的三皇庙制度。这些制度大大提高了医学和医家的地位, 也引起了坚持传统观念的汉族知识分子的不满。医官地位极高、儒与医时常斗争, 成为元朝特有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成吉思汗祭祀作为历史记忆载体和政治文化资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语境下扮演着不尽相同的角色,并发挥了截然不同的社会功能。该祭祀在不同政权(北元、清朝、民国以及新中国)时期,被不同的群体不断地再构建和再解构,被解读出包括蒙古黄金家族政治、民族国家、佛教、世俗化以及民族或族群认同等诸多层面的多种涵义。成吉思汗祭祀的现代转型中,国家、蒙古族民众、佛教徒以及其他参观者等各类参与者为消除或生成不同成吉思汗身份和意义而互动,但国家在这一博弈中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9.
流传于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民间的《克孜尔》史诗和蒙古《格斯尔》同源异流之作,蒙古《格斯尔》是源,图瓦《克孜尔》中既有译自蒙古文《格斯尔》的部分,也有对蒙古文《格斯尔》编创的部分,还有自己独创的部分。基于“格斯尔”在图瓦语中的音变,格斯尔被当成了成吉思汗,从而自古流传的有关成吉思汗的传说故事作为图瓦《克孜尔》史诗新篇章广泛流传的有趣现象。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察合台文文献《成吉思汗传》的研究入手,结合有关史料,在转写、汉译的基础上,对传记中涉及的蒙古人名的来源情况进行了探讨,力图展示当时的蒙古人名特点及历史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