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以庞德音象、形象、义象理论为依据,结合《青青河畔草》中文原诗及费诺罗萨笔记逐句分析庞德《神州集》之《青青河畔草》译诗,可见庞德《青青河畔草》译诗以语势为尚的翻译特点:1.讲究音韵,以元韵为主,通过音韵取势;2.讲究节奏,以单音节词为主,节奏随情感而变,通过节奏取势;3.捕捉意象,以整体美学效果为尚,通过漩涡取势;4.增加动词,变静态意象为动态意象,通过动态意象取势;5.讲究变化,词语位置变动不居,通过词语的位移取势;6.注重意境,追求原诗整体美学效果,通过隐含意义取势。  相似文献   

2.
以庞德音象、形象、义象理论为依据,结合《青青河畔草》中文原诗及费诺罗萨笔记逐句分析庞德《神州集》之《青青河畔草》译诗,可见庞德《青青河畔草》译诗以语势为尚的翻译特点:1.讲究音韵,以元韵为主,通过音韵取势;2.讲究节奏,以单音节词为主,节奏随情感而变,通过节奏取势;3.捕捉意象,以整体美学效果为尚,通过漩涡取势;4.增加动词,变静态意象为动态意象,通过动态意象取势;5.讲究变化,词语位置变动不居,通过词语的位移取势;6.注重意境,追求原诗整体美学效果,通过隐含意义取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诗学、译学角度研究《神州集》 ,以庞德意象诗学及“语势”译学观作理论支撑 ,初步探讨《神州集》译学观及其译学意义。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庞德意象诗学及“语势”译学观深深影响了庞德《神州集》的翻译。在《神州集》中 ,庞德采取了异化翻译及“内容派生”或“有机形式”相结合的翻译策略 ,用自由诗译诗 ,以意象、“语势”为尚 ,注重以“形象”、“创新”取“势”。在翻译中 ,模仿汉诗句法 ,打破英文句法 ,释放“语势” ;运用跨行等技巧 ,增强意象视觉性 ,释放“语势” ;创造新的节奏 ,建立新的联系 ,释放“语势”。  相似文献   

4.
庞德《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译诗以语势为尚,在音象、义象、形象上取势:译诗在音象上,频繁使用流音、鼻辅音、摩擦音、长元音、双元音,特别是/аu/音,舒缓低沉;注重元韵、头韵,富于韵律感。在义象上,频频偏离原诗语义;动词丰富,具体而富有动感。在形象上,创造性翻译意象;突出江河意象;省略时间、地名意象;感情含蓄蕴籍。  相似文献   

5.
庞德<代马不思越>译诗以语势为尚,在音象、义象、形象上取势:在音象上,译诗注重音韵,头韵、元韵丰富;较多运用双元音、长元音,节奏平稳而舒缓;大量使用流音/l/、鼻音/m/、/n/及摩擦音/s/、/z/、/f/、/v/以烘托凄凉气氛;注重节奏,注重节奏的重复与平衡.在义象上,庞德对不同的诗句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有时发挥译者主体性,改译原诗句;有时极大地忠实于费氏笔记,进行逐字式直译.在形象上,庞德创造性翻译意象,实验意象并置手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的山水画充满了节奏性的动感,极富韵味.这种节奏性的动感极大地呈现于古人的绘画理论和绘画实践对"势"的解释和运用之中.具体而言,它包括画面章法布局的虚实相交、笔力走势上的收放相替、墨色点染上的阴阳相背,所造就的绵延曲折的动势之效果.这是一种对"取势"的追求.在这种追求背后,又折射出中国古人擅用辩证思维、推崇动态与包孕美、寻求与"道"的衔接等美学意识和思想.  相似文献   

7.
"势"是一个重要的中国古代哲学与美学范畴,人们对它的解释多种多样.势的主要含义可以理解为"力",即艺术感染力."势"具体表现为体势、气势、理势等.体势指结构之力,气势指生命之力,理势指逻辑之力,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相似文献   

8.
庞德与艾略特是20世纪初意象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庞德对艾略特早期的诗歌创作有较大的影响,但之后两人形成了不同的诗学思想体系。通过比较分析两者的诗学理论和作品,发现庞德崇尚简约典雅的意象,强调以赋格的形式组织诗篇,以漩涡式的主题统摄诗歌,并追求东方式的诗歌境界。而艾略特的非个性化理论则深受法国象征主义影响,提出以客观对应物融合感受和思想,通过物像构成复杂的象征体系,以情感逃避的方式体现人类普遍情感。面对破碎的现实世界,两者都试图在诗歌中重塑艺术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英汉身势语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通过概括东西方人非言语行为交际方式的目光语、手势、身体姿势、面部表情、举止动作、触觉等身势语方面的文化差异,对身势语在英汉两种文化背景中的内涵作了"异"与"同"的对比分析,旨在说明学习身势语文化内涵对学习英语语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势”是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是唐诗所具有的重要特征。在唐诗论中,“势”这一概念出现频率较高,含义也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对唐诗论中“势”的分析,认为“势”首先是指诗歌创作中意象展开、组合的一种方式,其次,“势”也指意象之间内在的规律及其所呈现的态势。  相似文献   

11.
美国著名诗人、学者庞德一生最为重要的诗学理论是意象主义和漩涡主义。国内外学界主流一般认为庞德是在提出意象主义理论之后,才偶尔发现费诺罗莎笔记中的中国诗歌正好符合其诗学理论的。他们忽略了这一事实:庞德在获得费诺罗莎的笔记之前已经接触到中国诗歌,他所提出的意象主义诗歌主张中有关诗歌节奏、诗歌用词等的理论都受到来自中国的深刻影响;而且庞德从意象主义转向漩涡主义也源于他对于中国诗歌认识的变化。因此,庞德的意象主义和漩涡主义理论具有明显的中国背景。  相似文献   

12.
体势语是研究人们在社会活动交往过程中所表达出的能被人们认识和理解的非语言信号。体育运动是一种社会现象,那么,体势语也同样地反映到社会现象之一的体育运动中。人们从事体育活动时,通过特定的体势语来指导和管理学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竞赛、体育竞赛管理等。为此,本文就体势语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粗浅的研究,阐明了体势语在体育运动中的用途,提出了“体育体势语”这一概念,探讨了建立体育体势语学科的可能性,并还就其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身势语初探     
身势语是指语言或非语言交际中具有交际含义的身势动作。它具有某些语言的特征,但又与之不同。制约身势语使用的因素有很多,如性别、性格、生理因素等。身势语的交际功能除表意外,还有加强效果、重复或补充信息及或多或少地展露使用者的情感、态度等功能。研究身势语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与运用它,以求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4.
“势”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范畴。中国哲学中的气论,为“势”奠定了哲学基础,并为其提供了方法论支撑和诗学智慧。“势”的理论特征为自然。“势”体现了“道进乎技”的思想,体现出中国古代文论观念论、技术论、价值论浑然不分,互相渗透的特征,体现出对自然的方法论与审美趣味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语言的国际传播是诸多复杂因素交互的动态过程,其中语言自身属性以及语言产品对语言传播的促进作用应给予充分重视。在融合语言活力和语言影响力评估模型基础上提出的语势概念,为语言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在进一步充实和拓展语势概念内涵后,改良了现有的语势模型,探讨其构成要素在中文国际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及交互关系。持续扩大以中文为母语和二语的人口数量,提高以中文为载体的语言产品数量和质量,是提升中文语势的根本策略,而语势提升不仅是中文走向国际化的重要路径,也是构建中国语言文化全球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语言的国际传播是诸多复杂因素交互的动态过程,其中语言自身属性以及语言产品对语言传播的促进作用应给予充分重视。在融合语言活力和语言影响力评估模型基础上提出的语势概念,为语言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在进一步充实和拓展语势概念内涵后,改良了现有的语势模型,探讨其构成要素在中文国际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及交互关系。持续扩大以中文为母语和二语的人口数量,提高以中文为载体的语言产品数量和质量,是提升中文语势的根本策略,而语势提升不仅是中文走向国际化的重要路径,也是构建中国语言文化全球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交际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外语学习者历来比较重视语言交际而忽视非语言交际。身势语作为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分析身势语的文化差异,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身势语。  相似文献   

18.
内在诗情有一定的旋律 ,语言声音的特质足以造成一定的旋律 ,让内在旋律在音响上得到呼应 ,是诗歌创作的极高境界。诗歌语言的音调在传情方面有独特的意义。与声音相结合的语义指向性就是诗歌语言的语势 ,这是一种情感导向的趋势。表达的情感不同 ,语势的形态各异。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建设中国特色的国际政治理论需要建立在一系列中国特色的学术概念之上,那么"势"就属于这样一类值得探索的概念。"势"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政治思维中观察世界和事物的一种方式,可以弥补西方国际政治理论中着眼于权力、实力或力量等"力"(power)视角的不足。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中的"势"思想非常丰富,既包含了"力",又超越了"力"。"势"的概念不仅涉及政治、军事、哲学和历史发展规律等方面的思想,而且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种思维方式。"势"对当代许多国际政治现象的解释有"力"所不及的优越性。相对于"力","势"的模糊性和可感知性强于可测量性,而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思维方式的重要特征,连接了科学和艺术。"势"可以发掘成为当代国际政治理论的一个学术概念,基础在于其解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身势语浅议     
人类的交际系统包括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两个系统。本文首先在论述非语言交际的现实意义基础上,阐述非语言交际的定义及其范畴,进而论述非语言交际的最基本方式——身势语,着重论述身势语的含义及其主要表现,对跨文化交际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