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古汉语同义词的认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古汉语同义词有自己的独特性,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与现代汉语的不完全相同。确定词的同义关系的依据只能是词在语言运用中的实际情况。古汉语专书同义词的认定方法应采用“双重印证法”。这种方法的根本点是:(一)从经典文献原文中找依据,确定专书语词同义关系的最直接、最可靠的依据是专书原文。(二)利用训诂材料对从经典文献原文中考察出的同义词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
顾名思义,类别词即类中有别的词。类别词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是一个特殊的词汇聚合系统。李新魁先生《类别词汇释》对古汉语类别词作了分类汇编,然而,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这些词语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本文以《类别词汇释》为封闭域,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其中收录的古汉语类别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和分布情况作了全量的统计分析,并从客体世界、主体世界和语言世界三个方面探讨了类别词发展演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委曲”和“委屈”是不是同义词,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不一致的。讨论同义词的著作有的把这两个词列为同义词,在语言运用中,不少人也把这两个词当做同义词,把“委曲”当“委屈”来用。实际上,这两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同义词,因此,在语言运用中,这两个词必须严格区分,避免混用。 “委曲”和“委屈”在现代汉语中不是同义词,但在古汉语中却是同义词。成语“委曲求全”有人写成“委屈求全”。“委屈求全”应看作是“委曲求全”的别体,不应看作是“委曲求全”的误写。“委屈求全”的成语的合法身份应该得到承认。  相似文献   

4.
古汉语同义词情况复杂。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社会、时代、地域及词义内部系统等四个方面分析研究同义词的形成,并从本义,引申义、范围、程度等十个侧面辨析同义词之间的微小差异,试图建立一个多层次的辨析系统。在理论阐述的同时,注重列举例证。可供古汉语词汇教学和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5.
论古汉语同义词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词义的发展变化、阶级社会对词汇的影响、修辞手法的运用、方言的差异等方面论述了古代汉语同义词的成因,重点阐述了阶级、时代的发展变化对同义词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英语同义词是英语语言学习和研究中最常见的且最难掌握的一个语言现象。英语同义词,由于其历史形成的不同和后天使用中的变化,在词的语义、语用、语体风格和搭配功能等方面都存在各种细微差异,以致于使用这些词语时不能随意张冠李戴。本文从以上四个方面归纳同义词在词的语义成分、语体色彩、形态和格调、使用域、结构、词义内涵和外延以及词的搭配中的细微差异。  相似文献   

7.
古汉语学习字词是重点,王力《古代汉语》共列1 086个常用词。词汇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旧词的消亡、新词的产生、词义的各种变化等情况都为掌握1 086个常用词设置了障碍。因此要想掌握古汉语常用词,就需要明确词及词义的时代差异,了解各类词义的特点。为此通过对1 086个常用词进行古今对比,分类归纳出常用词的类型,分析各种类型词及词义变化的原因,总结其特点,针对词义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学习和掌握方法。  相似文献   

8.
"浑言则同,析言则异"要根据语言的实际运用情况加以分析。有一个限定性义素不相同,可以是近义词,也可能是同义词。同义词形成的一个原因是一些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词义相同的词进入到同一个语言系统中。反义词如果只是词义相反,而在语言运用中不作反义使用,就不是严格的反义词。  相似文献   

9.
对《孟子》一书的单音节实词同义词作穷尽性研究后 ,通过对《孟子》同义词的产生途径的分析来探讨上古汉语同义词产生的一些原理 :受语言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双重制约。外部因素有六个方面 :客观对象本身的共同点、社会因素、时代因素、地域因素、认识因素、作家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是词义运动而产生同义词。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各种社会现象如政局的动荡、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以及国际交往的频繁都会对语言产生影响。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英汉新词的产生以及旧词衍生新义的现象都说明语言是动态的,是发展变化着的。语言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会对语言产生特定的影响,而一定时期的语言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这就是语言的社会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古汉语同义词的定义、确定的依据、产生、分类、作用、辨析、研究概况等七个方面,意在说明古汉语同 义词研究的概况。  相似文献   

12.
古汉语同义词的构组固然需要在文本文献中确定词义并找出共同义位的词,但是训诂材料的利用,尤其是互训对于古汉语同义词的构组起到很大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13.
关于汉语多音节异形词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多音节异形词的形成有古音通假、古今字、繁简字、字形同化、词义演变等多种原因,异形词不同于异体字、同义词、方言词、外来词等,异形词的规范应采用从俗、义明、音准、从简、分化、兼顾等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力先生一方面在《同源字典》中提出"通假字不是同源字,因为它们不是同义词,或意义相近的词",即凡通假字双方其意义是一概"不相通不相关"的,另一方面又在其《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将许许多多通假字同时列为同源字,前后相反。从汉代至清代对通假字的注释一般不将其意义相通相关者排除在外,这是已经形成的否定不了的历史传统,所谓"不相通不相关"论不但不符合通假字产生的历史事实,而且更是难以推行的,应当承认通假字与同源字是有交叉的。  相似文献   

15.
无论在英语中还是在汉语中都有许多同义词 ,但这些同义词又有诸多方面的差异 ,而同义词语的选择直接影响译文的质量 ,所以在英汉互译时就面临着同义词语选择的问题。译者需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 ,注意从词的语体色彩、词的感情色彩、用词的轻与重、词的广义与狭义、词的政治含义、词的搭配、音韵问题及文化因素等方面进行推敲 ,尽可能选择相对恰当的词语。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同义词的定义出发,对英语和汉语中的同义词分类进行了对比探究,旨在对分类标准和语料研究的基础上,试图给这两种语言提供一个共同的框架。鉴于同义词之间不同层面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的同义词都可以分为六类,这种分类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对同义词的近义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对英汉两种语言的互译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阐述国内外学者对模糊语言学论述的基础上,以英汉的同义词为例,对英汉同义词的模糊性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同义词的模糊性是由同义词的外延不确切,具有游移性和重叠性所产生的,并指出模糊词义产生的基础是人类思维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词源的角度辨析了一组包括八个词的同义词(其中譏、诽、诋、诉、谤、诼、讦为王力先生的《同源字典》所无),证明了从词源角度分析词义、辨析同义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文章严格采用王力先生《同源字典》的上古声韵标准,广泛系联同源词,推求词源义。  相似文献   

19.
古汉语语序,与现代汉语语序相比,有较大的差异。古汉语语序的特点,例如,宾语前置、比较句中的形容词谓语前置、介词省略等,在今天的闽南方言中可以找到相似性。从语言发展的角度来看,教科书上所谓的"古汉语存在不符合逻辑思维的倒装",这是不符合实际的,是欠妥的。其实,古汉语语序与古人的逻辑思维是相符合的。  相似文献   

20.
旧戏台是中国式剧场构成的核心。自新舞台出现,中国式剧场从形制到审美都产生了根本性变化。旧戏台以演员为中心,看戏只是作为一种消遣;新舞台以布景为中心,照顾到了舞台整体,它净化了剧场,使得舞台演出成为一个严整的组织系统,逐步确立了“舞台本位”的演剧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