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作文的灵魂,作文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启发诱导,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这烛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呢?笔者在创新写作教学研究的实践中进行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句话深刻地阐述了创新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渠道,它具有得天独厚的学科特点。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义重大。那么如何培养,才能使学生写出有新意的作文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当前我们要从语文教育的角度把“作文教学”建设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地。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长期以来,在作文训练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按固有的模式去要求学生,甚至为了考试得高分,在考前背诵作文,写出来的文章既无真情实感,更无创新可言,又怎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呢?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就必须冲破写作公式的禁锢,改革作文辅导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创新之花在作文中灿烂开放。  相似文献   

5.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于创新。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快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广大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新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及这两年的高考考试说明,都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培养和考查“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作文的教学和考试方面,这一点要求尤为突出。因此,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教育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所谓开放性作文教学,就是改变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中心,把教学的“小课堂”与社会实践的“大课堂”结合起来,通过丰富多彩的作文训练活动,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和作文质量。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说“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培养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这段话为我们指明了作文批改创新的方向。创新作文批改的指导思想是:通过批改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因为一篇文章从构思到完稿都是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的。我认为学生自批互改,教师浏览批改,重点讲评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  相似文献   

8.
应试教育禁锢了师生的思想和手脚,将师生引入“上课抠拼音,辨怪字,钻牛角尖;作文猜题、押题,切勿跑题”的游戏怪圈。为了“莫跑题”,学生只得步步小心,层层设防,不敢放开手脚,大胆创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它既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文创新是语文创新的重中之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作文教学,作为充满灵气和个性色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指导活动,对于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多年的实践使我体会到,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一个循序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今和未来教育工作的需要,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整体素质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 新教学大纲规定:“鼓励有创新意识的表达”,“尤其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而创新能力的主体是创造性思维。它要求思维不落俗套,别具匠心,富有新意。而作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培养与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极好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缺乏创新素质的学生将被时代所淘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必须努力寻求语文教学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佳切入点。“作文在语文教师的工作中是很重要的一环。”多年的应试作文,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学生被老师按应考模式牵着鼻子走,进行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是,一提起作文总是教师头疼,学生生畏惧,究其根源,都是应试教育惹的祸。“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大纲进行了修改,大大降低了习作要求。因此,作文教学要从“应试教育”的阴影中走出来,以学生为本,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由“封闭式”向“开放式”变通,就为作文教学构筑了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学生创新作文的最好老师。在提倡个性化作文的今天,如何让学生写好个性化作文——即创新作文,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十分重要。如何培养作文兴趣呢?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说:“学习作文,必须根据经验,从实际生活流注出来,那才合乎所以要写作文的本意。”这是学生“有米可炊”和写好作文的关键,更是克服学生害怕作文和培养兴趣的关键,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少些命题作文,多些自由作文(这也是新课标改“作文”称“习作”的原因之一)。如“记一次野炊活动”大多数学生都写得雷同像流水账。这次笔者把它换为“野炊中的小故事”,这时学生像热锅里的蚂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呼唤人的主体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优势,但长期形成的那种单一的培养应考技能为目的的教学观,将充满人性美的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新活动变成了枯燥、机械、虚假的应试训练,它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小学生对作文的“自主”和“自立”的心理需求。这种失落了学生个性的作文,是没有灵魂的作文。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就必须尊重学生自我,通过创设特别的情境,给学生自主活动,自由创造的条件。学生找到了自己需要表达的内容,然后有了一种强烈的要说出来的感觉,就能放松自我,充分投入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培养兴趣,激发创新的写作实践中去,从而写出自己所想表达的内容。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角色的转换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构建创新教育体系,培养现代创新人才”,成了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如何改变“人云亦云”、“千人一面”的中学生作文现状,代之以新颖别致、“个个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崭新局面,便成为我们语文教师苦苦探索和不懈追求的目标。笔者实践中发现,立足作文的主体——学生,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文是一种综合性的创造性练习,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叶圣陶先生强调:“语文教育在基本训练中,最重要的还是思维的训练。不要只顾到语言文字方面,忽略了思维的训练。因为,语言是和思维分不开的。语言是思维的固定形式。只有想清楚了才能说清楚。”在小学阶段下面所说的几种思维方式值得注意,抓好这几种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作文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知识经济形态的形成为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作为现代教育教学的实施者——语文教师怎样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走出一条作文改革创新的道路?我以为,在作文教学的范畴内确立“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现代教学理念,在作文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处处体现人本意识,解放思想,尊重主体,张扬个性,开放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这样既可使语文教师从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又为培养学生写作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先决条件。应当看到时下的作文课。我们许多老师操纵的是多媒体,灌输的是新潮的题型,但翻过来,倒过去,总也放不开手中的那根牵着学生鼻子的“缰绳”。总是对学生这也不放心,哪敢不周到。其实,我们不妨扪心自问,这样做的效果到底如何呢?因此我要说:“人本理念”是创新作文教学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9.
一说起作文。同学们就愁眉苦脸。为什么他们怕作文?原因在于:(1)头脑中是空的。没有积累大量的素材:(2)语言贫乏。无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变学生“苦学”为“乐学”。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广泛地搜集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我们从以下六个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感到学生作文中如果没有创新的意识,很难写出好文章,也不能有高质量的教学成果。通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认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应努力挖掘出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各种因素,特别要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注意以“新”为写作主线,不断改进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开发学生的潜能。对作文的命题、立意、选材、布局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