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道德及其教育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环境作为一个道德问题的提出,是近十年来的事情。过去道德只涉及人与人的关系,未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人来说,自然环境只是作为人类活动的空间条件或满足人类目的的手段而存在的。长期以来,在人们观念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人是改造的主体,自然环境是被改造的客体,主体的人根据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通过劳动来作用于自然界,改变它的面貌,创造有利于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人类需要的物质财富。同时,人类主体的力量通过改造自然环境的客体而体现出来。但是,当人类按自己的愿望,利用人类智慧制造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人类中心主义"遭到种种质疑,"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应运而生。"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一个科学形态的价值命题,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以人为中心即以人为主体;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以人类的整体利益为中心;在对人类的主体的界定上,主张从人的对象性活动、从主体的实践中理解人的主体性。"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基础,与可持续发展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环境意识乃当代人类生存观念的重大变化 ,本质上是生存论意识。自然环境是人生存的内在要素。环境具体承载着由人与自然所构成的开放性的生存统一体。通过反省技术理性的状况 ,重思伦理学的本体论原旨 ,自然的生存论本体论意蕴得以揭示出来。应当通过对人的感性活动的肯定以及当代人的生存实践活动的自身批判 ,赋予人与自然以主体间性。人与自然的生存论统一是通过社会化的人的历史性生成所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地理环境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恩格斯曾经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行为的对象。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在不断地与自然环境作斗争的过程中,改变着自然界,也改变着人类自己,从而创造和发展前进着。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地理环境。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地理环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特定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黄平  龚勇安 《兰州学刊》2001,42(3):33-34
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人们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针对有人提出"自然界是独立的、有其自身的价值,人应服从自然的利益"的观点,本文分析了"以人为中心"作为价值命题而并非存在命题、价值的主体归根到底是"人"或"人类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应该是共生的一体化的关系,指出提倡环境价值不仅不与"以人为中心"相矛盾,而且必须"以人为中心",只有这样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才能最终得到解决,真正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世纪之交我国制度变迁范式的回顾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样的一个命题一直困挠着历代和当代的经济学家:人类社会不断完善的经济制度应该是由知识精英“理性设计”的产物,还是由经济主体在自由、自觉的经济活动中创造、试验、选择与自由博奕的结果?经济人是经济活动的生产力主体,这种主体在中国没有建立起来;在这经济主体中,个人主体具有原始性和初始性,自然人主体是产权制度变革的基础。现在,结合前述问题引发的思考是:这种个人主体现实化的制度基础该通过什么手段实现?这个命题涉及到对中国改革的深层沉思:①在中国已经被实践证明有效的改革措施究竟是高层知识精英“理性设计”的产…  相似文献   

7.
一、主体性:人、作家作为主体的前提条件在人类活动中人是主体;在文学创作中作家是主体。这种说法并没什么不对。但是,有的同志把一般意义上所说的“主体是人”这一命题变成了:人从来和永远是主体”,断然认为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主体,并以此否定人作为客体存在的可能,这就颇令人费解了。  相似文献   

8.
葛剑雄 《江汉论坛》2023,(2):109-113
<正>对“地理环境”的定义,我采用《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卷》的说法:“生物,特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具体来说,“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或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或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上述三种环境各以某种特定的实体为中心,由具有一定地域关系的各种事物的条件和姿态所构成。这三种地理环境之间在地域上和结构上又是互相重叠、互相联系的,从而构成统一的整体地理环境。但我认为,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可合称为人文环境(或人文地理环境),因为无论经济还是社会文化,都是人类活动的产物,都是人类在特定的空间中的活动所形成的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9.
公民环境权是伴随着环境侵害问题而产生的权利概念,它的讨论和研究始于本世纪六十年代初,随后不断迅速发展.从而成为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本文拟对其作初步探讨,以求教于法学界同仁。一、公民环境权的创立我们知道,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是自然环境的产物,同时又是自然环境的改造者。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限于对自然认识水平的低下,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尚不足以破坏自然环境,因而环境资源被认为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任何人无须支付任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环境生态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发展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真理 ,即人类要生存发展 ,总离不开光、水、土、气等因素构成的自然环境 ,而这些又是农业环境的基本要素。只有在这些要素的作用下 ,通过各种农业生产措施 ,才能把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和其各种加工产品。如果没有这个转化 ,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条件就得不到保障 ,也就谈不到社会的发展。人本身是自然环境的产物 ,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改造又成了自然环境的对立面。发展经济一方面为社会创造了财富 ,另一方面在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 ,又不可避免地要排放大量“废弃物” ,如果不加处理或处置不…  相似文献   

11.
略论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活动可以分解为人类主体、自然客体和中介系统三个方面,只有这三个方面均有发展的可持续性,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此前有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讨论基本上聚焦于资源、环境等客体性因素和技术、劳动等中介性因素上,主体条件是一大盲点。对中国这样一个从计划体制转向市场体制的国家来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主体条件的创造是首要的工作。主体条件的基本含义是:必须使民众成为生产经济与文化物品的权责统一的主体,而政府则成为生产社会秩序的主体,两大主体问构成相互制衡关系。  相似文献   

12.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可以说,自然环境为人类的产生创造条件,人类又从自然环境的变化中得到发展。由穴居野处、逐草为生,直至今日的现代生产和文明,无不反映了人类适应环境、利用环境和改造环境的进化过程。虽然自然界是独立于人类社会之外的,有着自身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规律,然而,一旦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参预自然界的物质运动,环境问题就不单单是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和环境地学等自然科学的问题,而且也是社会的经济学的问题。经济学开始加入了环境科学。  相似文献   

13.
"劳动创造了美"是马克思<手稿>中的重要美学命题.从哲学人类学的高度,马克思把人的本质视为该命题的逻辑起点.美与艺术是人类社会实践改造世界的产物,美的本质即人的本质,即劳动实践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人类的居住环境,是直接地(物理化学条件)和间接地(食物链港作用的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最错综复杂的结合。一方面人类居于主动的地位,不同的居住形态是不断地被认识、创造、利用、改建和保护的对象的反映。另一方面,居住环境又经常地影响着人类活动的地域特性和地域差异。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通过社会和生物这两条途径进行的。原始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无论是穴居野处、采集狩猎、种植饲养,还是兽驮舟行,都与特定的地理环境有关,都是利用或适应一定的地理环境条件。由于人类所创建的人工居住环境能够减免自然因素对人的直接影响,所…  相似文献   

15.
主体是与客体相对的哲学范畴,在辩证唯物主义中,主体是指认识与实践活动的承担者,客体是指主体认识与实践的对象物。辩证唯物主义主客观是指导各个领域中认识主客性质、实践主客关系的理论基础。在经济领域中,目前人们重视客体研究,这是很必要的,但忽视主体研究,这是不应当的。本文着重探讨经济学中主体因素,谨作为改进与完善经济学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环境权论——人权发展历史分期的视角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人权发展的历史经过了初创期、发展期和升华期 ,三个时期的核心性人权分别是自由权、生存权和环境权。自由权的实现要求国家履行消极不妨碍的义务 ,生存权的实现要求国家或社会积极地提供保障 ,而环境权是自得权 ,是保有和维护适宜人类生存繁衍的自然环境的人类权利。这项人权的权利主体是人类 ,义务主体也是人类 ,是人类的分体及这些分体的各种形式的组合。它的实现以人类履行自负的义务为条件。学者们所讨论的国家环境权其实是国家对外的主权和对内的环境管理权 ;而所谓“公民环境权”实际上是享受、使用生产生活环境的民事、行政等权利和参与与环境有关的公共事务管理的公民权利 ,而不是环境危机时代新生的属于升华期人权的人类环境权。  相似文献   

17.
一、文化是认识的主体 性、社会性和历史 性的现实基础 首先,文化是认识的主体性的现实基础。文化直接说明人本身,说明作为活动主体的人的发展程度,说明这一主体对于各种不同社会领域人类活动的条件和方法掌握的程度。对于人来说,掌握文化就意味着培养一种能力,使过去人类活动的成果“主体  相似文献   

18.
论认识主体与文化环境的相关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在我国认识论研究中,人们更多地专注于探讨主体认识的内部条件。我觉得这是不够的。要想弄清主体及其认识活动的内在奥秘,还必须同时探究主体认识的外部条件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关系。本文就是沿着这样一条思路,着力来探讨认识主体与其所处文化环境的相关效应。自人猿揖别,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后,作为认识主体的人,不再是在一种纯自然状态下来从事其认识活动,而是一开始就处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一方面,依赖并受制于这一文化  相似文献   

19.
人机互动演进的哲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机互动不仅是个技术命题,更是人类古老而现代的哲学命题.它经历了手工工具时代"人绝对主导的弱互动"、机器时代"机高度独立甚至'反控'的弱互动"和网络时代"人机高度融合的强互动"三个演进阶段,并呈现由弱到强、由分离向融合、由浅入深、人的主体地位由确立到缺失再到在更高技术水平上复归的演进轨迹.  相似文献   

20.
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政治哲学的核心命题。近代德国政治哲学强调国家,通过伦理与精神的统一奠定了普遍性的政治观念。费尔巴哈把人而非国家视作政治观念的总体,他对"类"概念进行绝对化的理论抽象,开创了反思性的人的原则,而由于他拒斥理性中介,即使最大限度的预设了人的感性生活,却无法超越精神哲学体系。马克思坚持了费尔巴哈关于政治伦理外在于人的判断,继而认定人不只是"概念的政治"的总体,且应当成为实践活动的主体,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继而消灭政治社会的异化规定。马克思把人的共同体——"类"定义为必要的理性中介,将它置于人与社会的关系之中予以扬弃,是实现普遍人类解放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