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工会作为利益集团其中一类,其政治功能承载着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的内涵,具体则包含互保互助、集体谈判、劳动立法、产业行动与政治行动五个方面。台湾工会经历从国家威权主义向半自主化过渡再走向自主化发展的这一历程,其工会的政治功能五个方面在不同时期也表现出不同的强弱发展状况。但在台湾工会政治功能普遍走强的表象下,却浮现隐忧,其内生的诸多问题不可避免地使其工会发展走向一条功能异化之路。  相似文献   

2.
台湾经过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政治社会转型,分离主义思潮泛滥,使台湾青少年的政治认同呈现疏离化倾向.增进台湾青少年的中国认同应从多方面着手,应当营造良好的两岸交流交往的大环境,加强两岸青少年在各方面的交流,促进两岸青少年政治社会化过程的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3.
台湾政治文化具有浓厚的中国品格,与大陆同根连理,是中国政治文化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同时也应注意到,由于特殊的历史遭遇和生活经历,台湾社会已逐渐积淀出独特地方性格的政治文化。在政治情感、国家认同、族群问题以及民主认知等层面上都表现出独具的特质,这些特质或轻或重地影响着台湾地区政治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相似文献   

4.
台湾原住民文学最初集中于政治抗争的层面,与本民族母文化有所隔阂.经过自我省思,许多原住民作家不再拘囿于此,而将主要的笔触用于挖掘历史和现实生活中所累积的族群生活经验和智慧,肯定其特有的"自然世界观"和传统价值观念.他们以此重建族人的自尊和自信,并处理了现代文明和传统价值的两难困境、少数民族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小我"和"大我"的辩证关系,使其文化之根深扎于民族的沃土中.  相似文献   

5.
台湾近60年来进行过三次农地改革,每一次农地改革对台湾的农业、工业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形成了独特的“台湾模式”。台湾农地改革对大陆的启示是:不同发展阶段要求不同的农地制度安排;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促进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农地制度改革应注意发挥农民自治的作用;法律法规是推进农地制度改革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6.
蒋经国上台执政后,无论是国际环境,还是岛内环境都发生了很多变化。在各种因素综合影响下,台湾开始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从而使台湾政治生态开始发生巨变,对日后两岸关系产生了许多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1980年代台湾政治转型民主化和本土化的需要,国民党开始了改革进程,逐渐从威权式政党向民主竞争型政党转变。其改革历程受到台湾选举的影响而呈现较大的波动性。2000年和2008年台湾发生两次政党轮替,两党制逐渐成型。在此背景下国民党在组织结构上以"选举机器"为目标采取了众多改革措施,但是能否如愿建立现代化的民主政党仍存在许多的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8.
对外经援是台湾参与国际事务的重要手法,服务于特定的政治及经济目的。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台湾的对外经援活动已逐渐建立机制完备、制度化程度高的运行体系,在政治上成为"务实外交"的工具,在经济上促进了台湾的海外贸易,为海外私人投资项目培植了社会基础。台湾对外经援经过数十年积累,形成以双边经援为主,以多边经援为辅,与对外投资相互补充,以化解政治压力为目的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当代台湾农民的政治取向在总体呈现"绿化"的背景下,又因年龄和代际、组织能力和经营规模的不同而呈现多维复杂的特点.大致说来,青壮年农民和有一定经营实力和组织能力的农民在政党支持和两岸关系上往往具有相对温和、理性的特点.而老农和小农在政党支持和两岸关系上往往呈现激进和无理性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国宪法》”具有较高的调试弹性,使台湾的政治转型存在“回归宪政”的制度选项,台湾在国民党执政时期长达四十余年的威权体制肇源于“临时条款”而非“《中华民国宪法》”;国民党自身在内外压力下通过“本土化”等一系列改革完成政党转型,在失去执政权后能通过改造实现“体面再生”,表现出较高的组织调适弹性。这些高度的调适弹性使得国民党面对改革呼声采主动推进而不是推延或镇压,加之两蒋时期国民党对台湾的经济贡献,成为当时国民党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和政党轮替后仍然保持政治集团动能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台湾政党政治的成型,经历了一个从一党到多党再到两党政治的发展过程。但由于台湾社会的统独矛盾、省籍矛盾、族群矛盾的严重对立,两党政治的竞争陷入恶斗,其政策走向被扭曲为“台独”比拼,其造成的后果不仅危及台湾前途,也将破坏两岸的和平和稳定。本文将从台湾两党政治的形成和发展的演变中,揭示其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12.
13.
回顾了国民党退踞台湾后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变化,分析了2004年台湾"总统"选举前后政党政治的发展状况,对选举后的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两岸统一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论述,认为当前台湾的政党政治格局已经从国民党一党政治,演变为两极(民进党、国民党)多元(若干小党)格局的多党政治,蓝绿政治仍将是台湾政党政治的主色调,政党政治的演化也导致台湾社会政治文化呈现出明显的二元对立特征,也导致两岸关系的变数愈加复杂.  相似文献   

14.
史学思想的发展与时代思潮历来关系密切,因此研究史学思想必须结合时代思潮。时代思潮包括政治思潮、学术思潮,哲学是学术思潮的重要内容,如唐代的新春秋学对当时史学思想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5.
民意和制度这两个关键变量决定了未来台湾政党政治的前途。台湾两次关键性选举显示,经历了第一阶段民主化的喧闹和动荡,台湾已然发生了深刻的选民重组。在制度变迁的必要性已被广泛认同的情况下,政党重组甚至是整个台湾政治社会的重组都不无可能。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进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使初中政治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我们应当在理论上贯彻体验、模型模仿、能动性及生活化原理,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直接经验、交往合作及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关于网上购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上购物是一种新型的购物方式 ,不同于传统的现场购物。本文着重探讨了网上购物的主要特点 ,分析了网上购物在我国“叫好不叫座”的主要原因 ,并据此提出了争取消费者网上购物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方向管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 ,人类进入了一个情境多元智能的社会。新世纪中国加入WTO,急剧全球化 ,使得环境转变加剧。面对新形势 ,高等教育在新世纪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高等教育必须强化三意识 ,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多元智能人 ,并提出在教育过程中六种智能可以相互转换。这些是新世纪教学改革的框架 ,并进一步指出教学改革的方向及高校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知识分子开始组成了不同的派别,都想来拯救世界。各派争芳斗艳,都抱着相同的历史使命,对如何恢复正常社会秩序进行了持续的探索。各派都设计出一些理想的治国之策,对于儒学来说更是提出了一套独特的治国方略。儒家治国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由孔子创立,经孟子发展,荀子集大成。孔子坚持"礼治",主张"宽猛并济";孟子倡导"仁政",主张"推恩于民";荀子"隆礼重法",礼法结合。他们的治国思想基本反映了先秦儒家治国的思想。儒家治国理念在中国封建社会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卢梭的政法思想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浪漫主义的政治和法律是其根本特征。具体表现为五个方面:自然状态的人文理想,自然法的情感内核,社会契约的善良行动,公意社会的美德统治,法治的道德支持。道德价值的引入和张扬,使卢梭的政法思想卓尔不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