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四川省广安市是四川东部的一个农业大市,辖3县1区1市,有175个乡镇、2886个行政村,全市450万人口中有80%的人口属于农村人口,由于地理、交通和环境的影响,农村制假售假、短斤少两、劣质商品损农害农等现象仍很突出,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不断深入的当今,在城市消费环境有了相当大改观的现在,农民群众渴盼农村消费维权更方便,市场消费更保险、更安全。农民群众的这种渴盼,给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广安市组织相关部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后,在全市实施了“农村12315消费维权村村通工程”,并于去年试点建成了1056个“农村1…  相似文献   

2.
我国有70%的人口住在农村,农村需求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消费市场的潜力巨大,启动农村消费、开拓农村市场,对拉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消费的现实状况及其根源 目前,我国的农村市场属于初级市场、农村消费趋于平淡,农村消费潜力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民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明显滞后。改革开放20年,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由温饱奔小康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受过去消费意识和消费传统及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共同影响,农民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同我国经济的总…  相似文献   

3.
2001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取消粮食定购任务、放开粮食市场和价格,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战略性决策。粮改实施一年来,农户的粮食收支和结存情况如何?粮食安全问题是否受影响?最近,我们利用2700户农村住户调查资料,对粮改第一年我省农户的粮食生产、粮食消费、粮食销售和粮食结存等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自1984年开始,我省商业系统食品经营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取消了生猪派购,放开生猪价格。由于近年来生猪饲养量出现了较大的波动,我市食品公司为了保障市场的猪肉供应,自己开办牧场,饲养生猪和家禽。截至1988年年底,嘉兴市食品公司共办畜禽场4个,肉猪存栏7569只。家禽5.48万只。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省农村消费品市场由旺转疲,而农民结余购买力却不断增加,这一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现根据我省270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对农民的收入、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关系作如下分析.1989年以来农民的收入和消费状况1989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10.72元.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6.
投资、出口、消费被比作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相比投资和出口需求的强劲增长,消费还是“三驾马车”中的“跛足”,而开拓农村市场又是拉动消费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近五年来我省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由2002年的508%降至2006年的47.2%,其中农村居民消费更是不断萎缩,对GDP的贡献率持续下降,由2002年的13.4%下降到2006年的9.7%。要全面扩大消费需求,必须大力重视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浙江有4980万常住人口,其中43.5%的乡村人口,其消费需求的增长和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将对整个经济发展形成持久的、巨大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革开放20多年来,我县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已分沃7k军民警提高农村市场日趋望本市压规模不断扩大。但农村市场的发展仍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为继续保持我县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需要进一步扩大内需、启动消费、大力开拓农村市场。一、$#$$4#农民消费啻求不足。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对比看,1998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为1471.gi元,还没有达到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一半,比城市居民消费水平滞后6年左右。从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的份额看,占总人口775%的23万多农业人口的购买力尚不及6万多城镇人口的购…  相似文献   

8.
广东农村贫困问题初步研究陈建贤贫困和发展是困扰当代中国农村的两大难题,广东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农村经济发展很快。1995年,我省农业总产值14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99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15.8倍和1.2倍。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农民...  相似文献   

9.
山东是一个人口大省,2005年末常住人口为9248万,居全国第二位;山东也是一个农业大省,2005年农业增加值为1927亿元,居全国首位;山东又是一个农民大省,2005年农村居民为5086万.占总人口的55%。由于山东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农民大省,所以山东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任务特别繁重,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全国的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为了科学评价我省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果,山东省统计局根据国家统计局下发的全国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对山东全省和17个市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进行了监测和评估。从监测的结果看,山东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2005年山东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50.1%,也就是说,从2000年开始,山东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走了一半;恩格尔系数降到39.8%,农村居民的总体生活开始向更加宽裕的小康迈进。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要把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把提高农民和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作为扩大内需的重中之重。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数的50%,因此,启动我省农村消费市场、促进农民消费,将对拉动我省经济增长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董洪清 《四川省情》2002,(10):20-21
中国经济经历了1991~1994年强劲扩张后,从1995年起连续收缩,并呈现市场疲软、萧条态势。为了改变需求约束所带来的诸多尴尬,国家从1998年起开始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内需不足的矛盾并未完全消除,尤其是农村消费市场始终启而不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再发展。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数近70%,如果农村消费市场能够实现有效启动,无疑对解决内需、刺激新一轮经济增长意义深重。故而,对此问题的深人探讨也就尤为必要。 一、农村消费市场启而不动的原因探析 市场的启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实现需要社会相关部门的互动,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启动亦是如此。这里,笔者拟从消费主体(农民)、消费  相似文献   

12.
农村消费是国内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最直接、最快速、最有效和成本最低的方法。特别是在当前,由于国际性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和投资造成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因此扩大农村消费、促进农村消费提升应当成为保障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陕西现有农村人口2200万人,占全省人口近六成,2008年陕西农民收入同比增长18.6%,是自2000年以来陕西省农民受益最好增幅最高的一年。农村居民是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最大消费群体。农民收入的日益提高,消费观念的逐步改善,消费社会化程度的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13.
巴彦淖尔市农村市场的开拓与发展对全市经济健康平稳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农村市场的服务对象是农牧民,特别是在当前外需紧缩的情况下,农牧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对全市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拉动作用.国家明确提出,"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农村人口多,范围广,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如何?如何扩大农村消费?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研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广东这一轮市场物价的走低是由1994年的8月份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指数分别上升22.3%和24.2%的顶峰逐渐回落,至1997年3月份商品零售价格开始出现负增长,至今已近两年。其中部分商品价格持续下降,累计降幅较大,甚至价格低于成本,按目前价格走势看,有延续下降的可能,本文就近两年来广东物价基本情况和特点持续走低的原因及对策建议作些探讨。一、基本情况与特点1.市场物价呈通道式下降走势,降幅波动不大,总体呈加速走势。分季来看,与上年同期比商品零售价格1997年一季度升1.1%、二季度降0…  相似文献   

15.
一、正确认识我省农业普查面临的任务 国务院决定1997年进行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这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次大规模的社会动员。工作任务十分艰巨,难度也相当大,是我们国家历次大型社会调查前所未有过的。 1、调查的工作量大。全国涉及9亿农民、2亿多农户;我省涉及1900万农村人口、470万农户和5万个乡及乡以下乡  相似文献   

16.
改革十几年来,农产品价格的调整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九十年代要进一步调整好农业生产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再上新台阶,必须继续深化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改革,培育和完善农产品价格运行机制。 一、农产品价格放开后仍存在一些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问题 14年的农产品价格改革,虽然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但由于整个宏观经济体制改革不配套,特别是在放开农产品价格后,生产、流通秩序和竞争原则未能同步发育,仍然存在一些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问题。 1、产销行为不规范。没有合同或合同约  相似文献   

17.
2000年房县农村市场的消费品零售额为1.77亿元,仅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3%,而人口却占全县的85%.可见,房县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大、发展空间大、商机作为大.因此,积极有效地开拓农村市场,拉动农民消费,推动经济增长,是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不仅需要政府主导,厂家、商家联手开拓,更关键是找准着力点.  相似文献   

18.
我省农村统计网络建设在前几年撤矿井乡中有所加强,相应统计内容也有所充实,统计工作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是就整体而言,农村统计工作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不相适应,突出地反映在近些年来虚报浮夸导致统计数据不实的情况大多发生在乡镇上报的一些主要统计指标上,诸如虚报工业总产值,瞒报人口出生等。这固然有深刻的社会原因,但农村统计工作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当前我省农村统计工作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适应,笔者认为,主要反映在六个方面:一是机构、力量不适应。在前几…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规定我国实行市场调节价、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三种价格形式。(1)市场调节价。市场调节价是指经营者自主制定,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但必须指出,经营者自主定价,不是完全根据经营者的主观意愿随意定价,其核心是通过市场竞争来形成。从政府对市场价格监管的角度而言,凡是已明确放开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必须要坚决放开让市场自发形成价格,不能随意收回定价权,或对其价格形成进行任意干预,但是政府可以通过对经营者价格行为的规范,间接调控市场价格,促进市场调节价的合  相似文献   

20.
广东流动人口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口与劳动力的流动,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一大社会现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人口与劳动力的流动随之频繁和加快,并对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稳定构成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广东流动人口的总量居全国首位,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全省跨镇流动人口有2530万人,跨县(区)流动人口有2105万,如此大的流动人口规模,给广东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一系列巨大的影响。因此,对广东人口与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在宏观上把握流动人口的发展规律,发挥政府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