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育安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6)
清代的币制和纸币流通李育安历史发展是有连续性的。尽管明王朝被清王朝推翻,但清政府执政后,却继续推行明代的货币制度。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清王朝的货币制度,比之明王朝时更加复杂比了。本文就清代的货币制度、纸币发行和流通等问题作点粗略的... 相似文献
2.
杨朝亮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9,28(2):101-105
李绂是清代康雍乾时期的儒臣,除一生致力于政治外,于传统学术亦用功较深,著有《穆堂初稿》、《穆堂别稿》、《陆子学谱》、《陆子年谱》、《朱子晚年全论》、《朱子不惑录》、《阳明学录》等书,学术事功双峰并峙。尤其是在陆王学术方面,颇有见地。钱穆先生曾评价李绂说“以有清一代陆王学者第一重镇推之,当无愧也”。为陆王学术争正统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赵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05-110
清代苏州竹枝词作为一种吴地文化现象 ,无论在创作风格还是在涉及社会生活的广度、深度方面较前代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创作的触角伸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苏州现存清代竹枝词达 10 0 0余首 ,名姓可考的作者有 10 0余人。以竹枝词记苏州风貌的不仅有尤侗、汪琬、叶燮、王士祯等著名文人 ,还产生了多位专以博采吴郡故实撰写竹枝词为己任 ,并结集留名的高产作者。 相似文献
4.
周振泰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
清代科举考试,自顺治三年(1646)丙戌开科取士,到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止,正恩会试112科。苏州府考取了十三个会元,二十五个状元,六个榜眼,十二个探花,状元数占全国的22.5%,为全国各府之冠。关于清代苏州府在会试中考取的情况,根据《清秘述闻》等书的记载,介绍如下: 康熙十二年癸丑科、十五年丙辰科、十八年己未科的状元,为长州韩菼、彭定求、常熟归允肃所蝉联。 相似文献
5.
田雁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1)
苏州府“在顺治初,因明制,州一县七。雍正二年,升太仓为直隶州,割崇明、嘉定属之。又析长洲置元和、昆山置新阳,常熟置昭文、吴江置震洋。乾隆元年,又设太湖厅。光绪三十年,设靖湖厅,隶府”共领九县二厅。清代苏州的状元,长洲县七名、吴县七名、市熟县六名、元和县三名、昆山县一名,计有二十四名。另有嘉定县一名,因为王敬铭(嘉定县人)于康熙五十二年考取状元时,嘉定县尚“属苏州府,”故清代苏州府总共有二十五名状元。 相似文献
6.
陈履和,云南石屏人。他是清代乾嘉时期重要学者崔述(东壁)的学生和挚友。崔述所著《考信录》得以刊布天下,对古史研究发生巨大影响,这和陈履和的功绩是分不开的。除此之外,陈履和的生平事迹也还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本文对此略加考述,希望对于研究清代滇南人物和云南与中原文化学术交流等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耒阳市是纸圣蔡伦的故乡,城市不大,耒水河绕城而过直通湘江,是南下入广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耒阳市煤炭贮藏十分丰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正因如此,耒阳也成为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地 相似文献
8.
戈春源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
清朝苏州紫阳书院,闻名天下,为当时全国著名的学府之一。该书院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由号称天下第一清官的江苏巡抚张伯行创建,至1905年始告结束,历时几近二百年。自办学以来,“高材诸生,肄业其中”,“英才蔚起,代有其人,故声名人物,甲于海内”由于办学成绩卓著,“得人最盛”,受清朝政府的多次嘉奖。康熙皇帝授予“学道还醇”扁额;乾隆皇帝亲赐“白鹿遗规”四字及新刊十三经、二十二史各一部;同治皇帝为之亲书“通经致用”的题词。 相似文献
9.
正当明末资本主义萌芽在苏州成长起来时,风云变幻、江山改色.清军于顺治二年五月(公元1645年),渡江南下,六月占领苏州,使繁华的苏州生灵涂炭.清军强行剃发易服,遭到广大汉族人民的反抗.太湖渔民赤脚张三、毛二率领义军一度攻占苏州.昆山有王佐才、顾炎武领导的守城斗争.战争使苏州的社会生产力受到极大的破坏,商业萧条,市场萎缩、门庭冷落.到了乾隆盛世,清朝统治者注意调整满汉关系,制订恢复与发展生产的措施,苏州又慢慢地恢复了生机.本文试就清代苏州的经济状况作一大致介绍. 相似文献
10.
古代邸报的发行体系承载着邸报传播的最后环节,也是邸报价值能否有效实现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关于清代邸报的发行抄传研究十分有限,诸多问题并没有彻底厘清。清代邸报的发行主要有两大系统组成,即驿传系统和提塘发行。驿传包括中央和地方两级机制;提塘发行为清代邸报最有特色的发行模式,它包括京塘和省塘两个层级。两者共同组成清代邸报的发行网络。 相似文献
11.
清代苏州书院到乾隆时期达到鼎盛,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办学体系,以紫阳书院、正谊书院为代表,在办学条件、学习科目、师资水平、教学方法超迈官学,学术上成为实学重镇,但官学化倾向及为科举服务束缚其向更高的水平发展。随着近代社会进步与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书院终于链接到新式教育体系中,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清代苏州书院到乾隆时期达到鼎盛,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办学体系,以紫阳书院、正谊书院为代表,在办学条件、学习科目、师资水平、教学方法超迈官学,学术上成为实学重镇,但官学化倾向及为科举服务束缚其向更高的水平发展。随着近代社会进步与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书院终于链接到新式教育体系中,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武喜荣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1):25-26
朔州人王赓荣是清朝光绪二年榜眼,是封建科举时代朔州第二个获得科举高等第的人。王赓荣科举成名入仕后,先任翰林院编修,后出任广西浔州知府,正直敢言,以国事为重,不计个人恩怨,颇有政绩。致仕归里后主持书院、兴学育才,并属意著述,多所刊布传世。 相似文献
14.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
朔州人王赓荣是清朝光绪二年榜眼,是封建科举时代朔州第二个获得科举高等第的人。王赓荣科举成名入仕后,先任翰林院编修,后出任广西浔州知府,正直敢言,以国事为重,不计个人恩怨,颇有政绩。致仕归里后主持书院、兴学育才,并属意著述,多所刊布传世。 相似文献
15.
穆德全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4)
蒋湘南是晚清对期中南地区的回族大学者,一生著述颇丰。对他在学术上成就的研究,可以丰富回族史的内容。一蒋湘南,字子潇,河南省固始县蒋集附近的回族人。生于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卒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父早逝,母教之诗书,抚育成人。幼聪慧颖悟,其叔甚喜爱之,延元代马祖常大文士后裔河南光州回族大儒马彭(字春圃)为师,马彭得英才而数育之,赞称蒋湘南为“天下奇才”。未弱冠,即考取了秀才。偌大一个固始县,而蒋集的回回中出了一位少年秀才,这是固始县回族中破天荒的大事,全县回、汉人民皆称蒋湘南为“蒋才子”。从此,蒋湘南名扬豫南。道光五年(1825年),蒋湘南考取拨贡,河南学使吴巢松深爱其才,收为弟子。蒋湘南拜吴学使递门生帖时,吴巢松赋诗称赞说:“一鞭初指仆公来,难得风檐有此才”。道光十四年(1834年),蒋湘南又得副贡,道光十五年(18(?)5年)中了举人。 相似文献
16.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3(6)
王德广,男,湖北省钟祥市人,1953年生;1987年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2004年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硕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7.
许卫平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
清代扬州学者在方志学方面曾进行过比较深入的研究。他们积极投身地方志书的编修实践 ,深入展开方志理论的研究探讨 ,努力从事旧方志的整理利用 ,取得了足堪称道的成就 ,使之成为他们煊赫辉煌的学术文化成就的组成部分。对此方面成就作系统总结 ,有助于全面地认识和评估扬州学者的学术成果和在学术思想方面的贡献 ,有裨于对中国方志学总体成就的认识 ,并促进今日之方志学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孙忠伟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6)
目前史学界正在进行少数民族史学史的研究,筹划创立全民族的中国史学史.清代回族学者史学成就的研究是少数民族史学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清代回族学者的史学成就,需要了解学界在这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以便高屋建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徐道彬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7(5)
当今学术界将清代古音学研究分为考古与审音两派,但审音一派为何全被徽州学者所独揽?原因有二:徽州地域风土的特殊性及方言俗语的多样性;徽州学者既擅长古音考证,又精通等韵和今音,好学深思,善于创新。徽州学者创立审音派,使清代音韵学研究领域具有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并已具备近现代语言学思想的端倪。 相似文献
20.
胡玉冰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3):39-43,54
清代学者编写了数量可观的西夏史籍,洪亮吉的《西夏国志》、王昙的《西夏书》、秦恩复的《西夏书》、陈崑的《西夏事略》等原书均已不传,徐松的《西夏地理考》据称国外有传本,沈垚的文章收入其《落帆楼文集》中,周春的《西夏书》有残本传世。吴广成的《西夏书事》、张鉴的《西夏纪事本末》、张澍的《西夏姓氏录》和《西夏纪年》、王仁俊的《西夏文缀》和《西夏艺文志》、无名氏编纂的《西夏志略》等书均完整传世。这些西夏史籍的问世和流传,丰富了中国历史文献的内容,为研究西夏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