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位于四川南部地区泸县的考古活动中,发掘出大量南宋时期的墓葬石刻,其中世俗生活题材的石刻在创作上的立意构思至为巧妙,如扑朔迷离的男侍石刻、精巧空灵的侍女石刻等等,均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在中国历代墓葬艺术中十分罕见。  相似文献   

2.
2002年,四川南部地区泸县石室墓葬中发掘出大量南宋时期的石刻浮雕画像,这些石刻浮雕画像雕刻内容中,"椅子"造型样式丰富,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感受,在全国范围内极为罕见,为我们提供了南宋椅子造型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3.
2003年四川南部地区泸县境内石室墓葬中发掘出大量南宋时期的花鸟兽石刻浮雕画像,其中花卉雕刻内容有:莲花、菊花等;鸟类有:双凤、双孔雀等;兽类有:狮、鹿等(图1).这些石刻浮雕画像表现内容丰富、雕刻精美、艺术风格独特,体现了南宋时期川南泸县独特的人文风貌与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4.
隋唐工部尚书的职能深受《周礼·考工记》影响,并与司空之间存在因承关系.东汉是隋唐尚书工部制度的萌芽期,魏晋南北朝是雏形和形成时期.隋唐尚书工部四曹在西晋时期就已全部出现,此后,除了所属部门变动剧烈外,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到了隋朝,由于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大兴土木以及中央制度的调整,尚书工部制度最终得以确立,并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虎豹神略考     
<正>1976年,南阳文物考古人员在方城县东关发掘了一座东汉时期画像石墓。原墓葬墓门由南北两个并列大门组成,其南门有两个门扉,一扉上刻引颈振翅的朱雀,中刻铺首衔环,下刻一虎;另一扉上部亦刻朱雀,下刻一通身金钱纹豹。两扉下部的虎豹当为帝阍。  相似文献   

6.
《南都学坛》2019,(1):29-34
胡旋舞和胡腾舞是北朝时期西域传入中原乐舞的代表性舞种,在古代文献和出土文物画像资料中多有体现,但学界对两者之间的区分标准和各自特点的认识仍较为模糊。从文献资料看,胡旋舞具有急速旋转、妩媚的特点,而胡腾舞则具有腾踏、豪放的特点。从图像资料看,胡旋舞手持长巾为道具,多踮脚,而胡腾舞则多叉腰,脚部平稳着地,道具使用亦与前者不同。舞种区分若离开身体语言解析,等于忽视了研究对象本质,难免片面。对隋唐墓葬中胡旋舞和胡腾舞的考证,需要在历史文献学、图像学的基础上结合拉班动作体系进行详尽分析,方能窥其原貌。  相似文献   

7.
隋唐两宋时期,合州赤水县治在唐武德元年和北宋熙宁七年曾发生两次迁移:第一次赤水县治于唐武德元年东移两里,影响不大;第二次,赤水县于北宋熙宁四年废而熙宁七年复置时,县治往北迁移至龙多山南五里之地。由于南宋至明清时期的地理志(方志)对赤水县治位置的记载甚为模糊混乱,故本文尝试对此进行梳理和考察。  相似文献   

8.
本文辑录前人相关成果,广采传世文献,对白鹤梁石刻中题记姓名者的行实、著述等做了进一步的考索,并仿《涪州石鱼文字所见录》之例略为按语,以年代次第系于今人较为习见的《水下碑林白鹤梁》一书所录相应题刻的编号、名称之下,以利阅读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辑录前人相关成果,广采传世文献,对白鹤梁石刻中题记姓名者的行实、著述等做进一步的考索.并仿<涪州石鱼文字所见录>之例略为按语,以年代次第系于今人较为习见的<水下碑林白鹤梁>一书所录相应题刻的编号、名称之下,以利阅读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隋唐燕乐”说认为,隋唐时代产生了一种新的音乐形式,名为“燕乐”。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隋统一之前,中国南北分治,由于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差异等多种因素,在长期的对峙过程中形成了南北各异的文化圈,音乐文化也同样如此。隋统一南北后,采取综合取舍的文化政策。初唐亦然,音乐文化盖即如此。隋代和唐初的官方音乐是以汉族音乐为基础,广泛取用少数民族音乐(也包括周边国家),因此隋代和唐初的官方音乐特点是杂揉而不是创新。初唐的高宗以后,一直到盛唐之前,基本上是整理,偶有创新,但并不具备创新的时代特征。迨及盛唐特别是天宝年间,才真正谈得上创新——作为一种宫廷音乐的“燕乐”才具有真正意义的新音乐涵义。兹就此问题,略作考察,庶几可见其真。  相似文献   

11.
四、摩罗─—傀儡戏─—耍孩儿─—肘姑子拙文《中国戏神初考》(以下简称《初考》指出,中国的戏神(喜神)信仰与佛教中的威报罗夫系密切。那么,摩眠罗与傀儡戏有什么联系呢?我们注意到,至迟在宋代,魔合罗已经用于傀儡戏的演出。还是先看它的形象。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十六说:摩限罗,“南人目为‘巧儿’,今行在中瓦子后市街众安桥,卖磨喝乐最为旺盛。惟苏州极巧,为天下第一。进入内庭者,以金银为之。德词云:‘天上佳期,九街灯月交辉。摩喉罗孩儿,斗巧争奇。戴短檐珠子帽,披小缕金衣。喷眉笑眼,百般地敛手相宜。转睛地功…  相似文献   

12.
《山海经》四方神名分别是东方折丹、南方因乎、西方石夷、北方,四方风名分别是东方俊、南方民、西方韦、北方。古人认为,太阳的日循环是经由东南西北的顺序运行的,东南西北四极点正对应着一日的朝、午、夕、夜四时。《山海经》四方神名的名义正好体现了太阳在朝、午、夕、夜四时,或者说东、南、西、北四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搜神后记》旧题十卷本 ,陶潜作。明代此书重新出现时 ,却存在一卷本和十卷本两个版本系列 ,一卷本不见于目录书 ,其原因是一卷本其实相当于十卷本的第一卷。在考察《搜神后记》的作者时 ,两个版本系列的区分开来是一个关键问题。从书中出现的年号 ,唐人类书的引用 ,以及书中所反映出来的作者的思想 ,可以确定一卷本确为陶渊明所作 ,而十卷本则是后人撰辑的  相似文献   

14.
南海神庙是中国南海丝绸之路的重要象征,其铜鼓诗及其铜鼓文化反映珠江三角洲族群团结、勇敢和开拓胸襟,是岭南文明的一朵奇葩。这种优秀传统既是源于当地生产、生活,又是融合了四方先进文化来发展自己的真实写照。它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精神。  相似文献   

15.
楚帛书四季神分别为句芒、祝融、蓐收和玄冥,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与当时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句芒为生育之神,萌生万物;祝融为火正,安排农事;蓐收为农神,教民收敛;玄冥为水神,防治治水.其神话原型分别是商祖契、楚祖祝融、周祖弃以及夏祖禹.楚帛书内容不仅反映出楚先祖祝融“绝地天通”宗教改革的客观文化背景,而且反映了楚先民原始农业特点.  相似文献   

16.
北宋神宗、哲宗、徽宗三朝统治的五十多年中,都实行开边政策,与生活在今甘、川、青地区的吐蕃,党项羌族进行过多次的战争,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宋神宗熙宁五年,玉龙开熙、河,在进攻吐蕃部落获得决定性的胜利后上奏宋政府说:“拓地千二百里,招附三十余万口。”说明吐蕃部落与党项羌部落散居在我国西边地为数不少,区域辽阔.对于宋代散居在我国西北边地的吐蕃族等族帐,似乎还没有同志对它作过一番考证和研究。本人不揣浅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年,吉林省文物工作队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金城屯西侧小山包上发掘了原始时代的墓葬四十座。墓葬的形制均为土坑封石墓。此种形制的墓葬还是初次发现。出土有陶器、石器、骨器、铜饰品等五百余件。出土陶器均手制,制作技术不高。大都是器壁厚薄不一,口沿高低不平,口径与底径不规整,胎体厚重,夹砂颗粒较  相似文献   

18.
19.
秦方瑜先生《王建墓葬新探》一文,是作者有关王建墓系列论文之第三篇。其前二篇为《王建墓后室石像质疑》与《王建基后室石像再质疑》。三篇本有联贯性。前两篇着重在提出问题,献疑。并论证其疑点之必然存在,同时亦提出作者本人之几个重要观点,释疑。由此上稽史册,中考风俗,下则对王建墓本身作反复细致之实地考察,融会贯通,乃能明确回答有关王建墓葬议论范围内之最根本问题,最重要之疑点,即王建之棺木及尸体究在何处? 通观三篇,其作法系步步为营,层层深入,最后乃豁然开朗,无所窒碍,自成其说。观其内容,盖从儒道两家对墓葬之学说及主张出发,结合王建、王衍父子既身为“皇帝”,又信  相似文献   

20.
~~诸葛亮墓葬之谜@吴桐 @李德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