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原罪与自由意志--论奥古斯丁的罪-责伦理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奥古斯丁对自由意志的追问不仅开辟了哲学的新维度,而且首先为伦理学奠定了新的基础,使伦理学不再仅限于充当"生活指南",而是承担起确立人的绝对罪责、绝对权利和绝对尊严的根据这一使命的学问,开始了伦理学的历史性转向.而奥古斯丁对自由意志的追问则完全是出于他对基督教"原罪说"的信仰和理解.如果说对自由意志的追问是对人的自由存在的觉识,那么对自由的这种觉识首先是哲学从基督教信仰开显出来的.对人的自由的全面自觉是近代启蒙哲学的核心精神,在这个意义上,奥古斯丁对自由意志的追问遥远地召唤了近代哲学.  相似文献   

2.
《求是学刊》2017,(6):8-16
黑格尔在他的《精神现象学》中分析了启蒙和信仰之间的关系。按照黑格尔的分析,当启蒙批判信仰的时候,启蒙和信仰在意识上结构是一样的,因此启蒙批判信仰实际上是启蒙的自我批判,但是启蒙认识不到这一点,这是因为启蒙误识了自己。而启蒙对于信仰的批判导致了精神失落。它把有用性作为基本概念,在有用的世界中,手段被排除在目的之外,有用性全凭主观意志来确立。在这里个人的意志自由被确立起来了。而个人的意志自由是与一切社会组织形式相对立的。自由意志和社会组织的对立最终导致了恐怖。启蒙理性实际上是工具理性,被工具理性充实了的人是不会考虑真理的,他们所关注的只是有用性。这种只关注有用性的人也是乐于成为工具的人。这种人就是极权主义产生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3.
尼采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智者,更是一位精神强健的斗士,他以昂扬的生命姿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深切体验着真实生活所带来的内心富足与快乐;他富有激情地谴责理性主义以及基督教道德对个人主体性的忽视,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过度商业化及非个性化、非精神化的倾向,高扬个体幸福的合法性,主张个体应当用超人意志去体验生命、创造幸福,以昂扬的生命斗志“成为你自己”。尼采的幸福哲学对于激发人们与命运抗争、提振自我精神,努力追求卓越并真切理解生命的意义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4.
梁宗岱的早期诗歌创作主要体现在1924年出版的诗集<晚祷>中.这些诗借助宗教语境传达了"静穆"的情感氛围,含蓄,有暗示力,同时营造一种象征的灵境.与同时期作家冰心宗教诗相比,一个表现出温婉的,富于爱的情怀;一个则流露出超越自我的有限而追逐其无限的精神气质.梁宗岱早期诗歌的宗教体验,实则是一种"生命意志的彼岸化的需求".追求自我意志的超越性.梁宗岱的诗追求"心灵之真",也与他后来诗论中阐释神秘的象征主义灵境、"崇高之美"有了呼应.  相似文献   

5.
尼采是对西方哲学由近代向现代转换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德国哲学家,是一位非理性主义者。超人哲学是尼采学说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他认为体现强力意志的精神,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以至于人的发展,并没有止境,今后还将进化出一种超人。这种学说打破了自苏格拉底以来的西方理性主义传统、基督教的道德传统和启蒙主义的文化传统。尼采哲学思想强力冲击了当时的传统哲学思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刘拥华  博士 《社会》2009,29(3):101-132
布迪厄反对将社会看作实体性的物质结构,以为这一结构能够被感知和触摸;也反对将社会看作是种种表象和意志,呈现于主体性的感悟中。进而言之,他反对在社会与个人、物质与精神、结构与行动等二元论范式中寻求社会所在。就此而言,布迪厄的社会观,是将社会看作是实践者及其文化所型构而成的有机生命体。这一特定的社会观,建基于他对“doxa”概念的阐释。场域与习性则构成了一种具体的二重性存在。由此,布迪厄展开了其唯物主义人类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从二元论到二重性:布迪厄社会观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迪厄反对将社会看作实体性的物质结构,以为这一结构能够被感知和触摸;也反对将社会看作是种种表象和意志,呈现于主体性的感悟中.进而言之,他反对在社会与个人、物质与精神、结构与行动等二元论范式中寻求社会所在.就此而言,布迪厄的社会观,是将社会看作是实践者及其文化所型构而成的有机生命体.这一特定的社会观,建基于他对"doxa"概念的阐释.场域与习性则构成了一种具体的二重性存在.由此,布迪厄展开了其唯物主义人类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展现了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革命忠诚精神是一种心有信仰的担当精神、心底无私的奉献精神和矢志不渝的执着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彰显为勇挑重担、敢于担当,舍身为国、无私奉献,百折不挠、意志如钢。新时代大学生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忠诚精神,做到对党忠诚、对祖国忠诚、对人民忠诚。  相似文献   

9.
竹内好通过对鲁迅、孙中山、毛泽东等思想资源的发掘,从诠释"抵抗"精神的内涵出发,将民族经由"抵抗"这一行为获得主体性视为战后日本民族主义重建的第一要务。他虽然认同近代性与普世性,但民族主义的方向问题实际上被搁置下来。在"抵抗"优先的亚洲民族主义火把的照耀下,竹内好进一步洞察出日本文化无主体性的病理,从而更加坚定了他将抵抗加以前置的意志。因此,强调民族主义的行动性同时却忽视方向性这一思想盲点的出现正是竹内好自身独特的思考方式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尼采(1844—1900年)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非理性主义者,唯意志论者,是“生命哲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思想对现代西方哲学有深远的影响。尼采的创作一般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870年至1876年。这时他崇尚哲学家叔本华和音乐家瓦格纳,批判苏格拉底,反对19世纪弥漫欧洲的“学究气”,反对德国精神的“贫困化”,为缺乏“力”、“生命  相似文献   

11.
刘宗周是明代王学的殿军,其哲学思想大致可以归源于王阳明。王阳明曾对意志与理智的关系作了考察。他强调意志的作用,但又肯定了普遍的理智对意志的制约。在王门后学中,泰州学派着重发挥了王阳明注重意志作用的思想,并由此提出了“造命却由我”,“意为心之主宰”的命题,把自我之意的作用夸大到无以复加的地位,从而走向了唯意志论。刘宗周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泰州学派的局限,并试图通过对意(意志)知(理智)等关系的重新规定,以纠泰州学派片面突出意志作用之偏。刘宗周对意的考察,客观上构成了中国哲学(特别是王学)演进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这一点,刘宗周的弟子黄宗羲已注意到了:“先师(刘宗周—引者)所以异于诸儒者,正在于意”。(引自《年谱》卷中)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引起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王玉峰 《求是学刊》2007,34(5):32-35
尼采往往被看作是一个彻底的相对主义者和视角主义者。但是,尼采的"权力意志"学说首先是他用来批判以往独断论哲学家的一个工具,也即通过指出哲学家偏见背后的"权力意志"来说明哲学的虚伪性,对真理之相对性的揭示只是尼采"权力意志"学说的次要目的。  相似文献   

13.
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事业展现着伟大的精神。一个前进的时代,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民族,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志。这种精神,具有维系覆盖范围内群体的团结、稳定和发展的社会整合功能、明确的价值取向、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单位,概莫能外。耳熟能详的汉唐精神、五四精神、雷锋精神、航天精神,无一不诠释着、闪耀着特定时代的精神光芒,团结、激励、指引着当时的人们去实现他们的“中国梦”。习总书记指出,“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他进一步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相似文献   

14.
五月影讯     
1《南京!南京!》导演:陆川主演:高圆圆、刘烨、范伟、秦岚等以中国民众的抵抗意志和一位日本普通士兵的精神挣扎为主线,提出一个与以往的历史叙述完全不同的南京。这部电影为中国历史上这一段惨痛的往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历史思考。  相似文献   

15.
小巧玲珑的形式美 诗之为诗,首先以审美的愉悦映入读者感官的是形式。“这种创造出来的形式是供我们的感官去知觉或供我们想象的,而它所表现的东西就是人类的情感。”(苏珊·朗格《艺术问题》13-14页刘畅园的诗歌,形式短小,自由流畅,留给读者、一种复杂多样的运动感觉。如《海与我》: 海 很大 我 很小 我不怕海大 印给他 一串一串脚窝 他不嫌我小 用浪花 给我唱歌这是一首哲理诗,前两节写人与海对比,人不过“沧海一粟”。文字已经筒省到不能再少了。人与海不成比例的误差,从诗的形式感上显露出来。后两节从人的意志和精神去写海,赋予人的力…  相似文献   

16.
王玲 《社科纵横》2013,(3):97-101
黑格尔认为法是理念的自由,他以此不仅把法看成由文字表述的条文构成的通常意义的法,而且把法理解为由伦理道德构成的精神性的存在,认为法是意志自由的表现阶段和形式,是人的精神的规定。黑格尔认为道德是主观的法,伦理是主客观结合的法。它们不仅是法的构成环节,而且是国家观形成的基础。黑格尔国家观是伦理道德与法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施蒂纳谴责政治自由主义的人权理论,认为社会权利是由自然血统、神或人民选举等赋予的异己的权利,应该通过“我”的强大权力将权利收归自己所有.他把意志作为法的基础,认为法律是统治者的意志,犯罪是对普遍的“人”、固定观念的蔑视.他主张将法、法律等从头脑中挤出,使之让位于我“自有的意志”.马克思认为,权利、法、法律和犯罪以客观的物质交往关系为基础,法、法律、国家体现着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马克思还分析了国家政体及其历史变化的社会物质生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曾撰文《体育之研究》,形成了他早期的体育观。认为体育有“营生”、“卫国”之功能,强调体育锻炼的意志至上,提倡“三育并重”与“身心并完”。他并身身体力行,对中华民族的体育发展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徐敏 《北京社会科学》2003,(1):66-69,139
张承志以知识青年的身份登上文坛后 ,一直在精神追求的层面上探寻。从他对底层人民的学习、对个人生存价值的追求到他在哲合忍耶身上找到生命的指归 ,这种精神探寻的历程无一不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他笔下的人物是精神的殉道者 ,而他借以传达这种精神取向的笔触又是不断变化的。本文从精神追求和艺术技巧两个方面解读张承志  相似文献   

20.
孙帅 《浙江学刊》2013,(1):23-29
本文旨在从原罪与淫欲问题入手分析奥古斯丁的人性论观念.从哲学上讲,初人犯罪是为了模仿上帝,希望像上帝那样拥有主导自己的自由,按照自我而不是上帝来生活.作为对原罪的惩罚,上帝将人交给了他们自己,然而,这样一来人的自我却彻底陷入了无法收束的境地.因为,被交给自己的人遭遇到了自我的分裂,从而丧失了控制自己的权能,不得不在存在的“沉沦”中逐渐接近虚无.淫欲就集中体现了人被交给自己之后的生存状态.淫欲意味着身体对灵魂的反抗,这一反抗根源于灵魂或意志自身的分裂.奥古斯丁的原罪学说表明,对人而言,真正的自我并不在我这里,而在超自然的他者即上帝那里;真正的自由并不在于意志意愿自身,而在于意志意愿上帝的意志.一旦人试图从上帝那里转向自己,人就会失去自我,意志就会像一个巨大的“重量”那样落到人的身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