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象棋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博弈游戏.在心理学领域,基于学习迁移理论,早期研究发现国际象棋在改善儿童注意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提升学业成绩等方面产生一定积极影响.与其他博弈游戏相似,国际象棋需要棋手们实时进行互动,这个过程显然涉及社会认知能力.然而,鲜有研究关注下棋对个体社会认知能力的影响.本研究基于迁移理论,探讨国际象棋与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及其可能的内在影响机制.未来对国际象棋与心理理论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评估潜在的调节因素对两者关系的影响,并设计更严谨的实验排除安慰剂效应及非国际象棋特有的游戏元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Q记者:国际象棋有什么特点?徐炳兴:印度有一句古老的谚语:国际象棋是一片大海,那里昆虫可啜饮,大象可沐浴。没错,国际象棋可以担当这样的美誉。这是一项文明、高雅的智力运动,不同于其  相似文献   

3.
在不久前举办的国际象棋大赛中,14岁零2个月的艾蒂安·巴克罗,法国一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闯入了决赛。他执黑棋迎战加拿大的国际象棋大师凯文·斯普拉盖特,并在第41招时战胜了对手,创造了国际棋坛历史上的新纪录——成为目前全世界3000名国际象棋大师中最年轻的一个(原先的纪录是波比·菲舍尔15岁时创下的,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17岁时取得这一称号的)。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曾经只有西方人独步的舞台。如今,因为他的加入而更多地融入了东方的旋律。虽然和世界冠军相比,并列世界第九名的成绩似乎微不足道,但对于中国男子国际象棋来说,叶江川无疑推开了一扇通向顶峰的大门。妙手偶得之1981年秋,温州,国际象棋全国个人赛的最后一轮。赛场一隅,叶江川全身俯在棋盘上,下意识抖动着的双腿透出了他心中的激动,他的对手是曾两获全国冠军的陈德。当陷入绝境的陈德伸出手表示祝贺时,叶江川竟然激动得无法伸出抖动的手。没有人会想到,中国国际象棋从此会走入一个如此漫长的“叶江川时代”。其实,叶…  相似文献   

5.
《金陵瞭望》2010,(25):79-86
“当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走了怎么办呢?”“亲爱的,那就停下来,看看全局!” 当局者迷。 国象就如同生活。停下来,站得远点。 停下来看看,看看自己还有什么子儿,对方还有什么子儿。 我们都说“学国际象棋是启智”,那么什么是智慧呢?  相似文献   

6.
金秋九月,桂花飘香。温州,迎来了荣膺"国际象棋之城"15周年纪念。15年前,当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将"国际象棋之城"的铜匾交到时任温州市副市长陈莲莲手里时,温州成为中国唯一获此称号的城市,迄今亦是如此。15年斗转星移,温州的国际象棋依然蓬勃,一届届比赛成功举办,一代代棋手茁壮成长,一个个业余培训机构红红火火。温州,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无愧"棋城"这个称号。15年来,温州国际象棋人未敢懈怠,为这项风靡全球的智力运动孜孜努力。有人说温州人善商,而国际象棋的盛行,证明了温州人也善棋,善棋和善商一样,拥有的是精明和素养。更加引人注目的是,国际象棋在温州走出了自己的模式——教育为本,棋为载体。国际象棋在培养温州青少年的智力与素养上起到了独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作为小说家,纳博科夫却以排局闻名国际象棋界。在文学创作中,纳博科夫有意识地应用国际象棋排局的艺术,令其叙事策略具有极强烈的个人风格。其回忆录《说吧,记忆》所具有的螺旋型结构、重构记忆、对读者的欺骗等叙事策略,呈现出与国际象棋排局艺术的相通性,形成了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8.
这些年来,我最常被问及的问题大概是:"你能向前看多少步?"可以说,这个问题既深奥又无知。它直指国际象棋的核心,但也几乎无法回答,就好像问一个画家创作时画了多少笔,好像这与画的品质有关。我们无法将国际象棋简化为算术问题,第一个原因是国际象棋中的计算数字非常巨大。每步棋可能会有四个或五个应着,每个应着又对应四个  相似文献   

9.
《金陵瞭望》2009,(22):6-8
在南京举办的中国(南京)国际象棋超级大赛,是跨年度国际象棋大满贯顶尖赛事全球首站,备受世界瞩目。值此开幕之际,国际象棋界及社会各界为大赛送上热情洋溢的祝福。  相似文献   

10.
《金陵瞭望》2010,(25):54-56
第—站 中国南京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沿岸,人口逾七百万人。在这里,古老与现代交汇,自然与智慧并存。2009年2月,中国(南京)国际象棋超级大赛以全票通过国际象棋大满贯协会理事投票,成功加入国际象棋大满贯赛事,提升了南京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11.
《金陵瞭望》2009,(22):14-17
中国(南京)国际象棋超级大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国际象棋大师。全球最智慧的头脑,当之无愧的王者,将在这里一决高下。  相似文献   

12.
《金陵瞭望》2010,(25):7-38
2009年2月1日,南京成为目前中国唯一拥有国际最高等级国际象棋大满贯赛事的城市。中国(南京)国际象棋超级大赛成为全球国际象棋大满贯赛事的起点站。2009年9月27日到10月9日,2009中国(南京)国际象棋超级大赛暨世界国际象棋女子大奖赛于浦口珍珠泉畔圆满落幕。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与作文》2009,(5):26-27,29
教育大臣查尔斯&#183;克拉克鼓励孩子们下棋以提高学习技巧。克拉克先生本人也热衷于下棋,他已与英国国际象棋联合会谈论过在中、小学发起此类活动的事宜。  相似文献   

14.
田红卫 《金陵瞭望》2010,(25):42-48
国际象棋大满贯赛事现包括南京国际象棋超级大赛、荷兰维克安泽超级大赛、西班牙利纳雷斯超级大赛、保加利亚索菲亚超级大赛和毕尔巴鄂大师总决赛。  相似文献   

15.
在贝克特小说《莫菲》中,国际象棋具有不容忽视的叙事功能,影响了人物、空间及叙事进程三个叙事核心要素。《莫菲》的核心是困境意识,表现为三个方面:身体困境、空间困境及交流困境,其中又以交流困境最为关键。贝克特创造性地采用了国际象棋来建构小说的困境意识,包括三个层面:身体层面上,莫菲与“镜像自我”安东先生通过下棋交流,二人的对局具有自我搏斗的含义;空间层面上,国际象棋游戏的封闭空间与莫菲的生存空间都有一种异质性,且故事空间的冲突表征了人物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矛盾存在;交流层面上,小说以一局棋谱解释了主要人物无法交流的困境,引导读者对人物及事件做出判断。小说中的国际象棋既是人物在无法交流之处的交流,也暗含理性与非理性对话的无法达成。  相似文献   

16.
《金陵瞭望》2009,(22):34-35
利纳雷斯国际象棋超级大赛诞生于西班牙南部小城利纳雷斯,至今已举办31届,由政府出资举办时间为每年的2月,素有“国际象棋的温布尔顿”之称,是国际象棋界水平最高的传统赛事之一。利纳雷斯是一个欧洲文化与阿拉伯文化交融的地方.众所周知,这两种文明都与国际象棋有关,于是孕育了别样的城市风情和众多民间高手。  相似文献   

17.
《金陵瞭望》2009,(22):10-13
2008年,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提出举办倡议,在南京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下,2008中国(南京)国际象棋特级大师邀请赛于当年12月10日—22日在浦口珍珠泉举行,获得了圆满成功,成为当年全球最高等级的国际象棋大赛。  相似文献   

18.
浦轩 《金陵瞭望》2009,(6):14-15
题记:2009年1月31日,年初六.当我们还沉浸在牛年春节的喜悦之中时.从世界的另一端一荷兰传来了很“牛”的好消息.国际棋联大满贯赛事执委会全票通过中国(南京)国际象棋超级大赛加入国际象棋大满贯行列.这意味着仅举办一年比赛的南京迈入了国际象棋的巅峰舞台.也宣告了南京没有顶级国际赛事的时代结束了。美丽的果实.来自于辛勤的浇灌……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作为豪放诗人和文化主帅,他以革命性的作用力动摇了根深蒂固的文化体制,把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新的文化艺术理念与事业推向力拔群山的境界,铸造了几代新文化的继承人,他以新的艺术风格和气派融汇新传统文化,并深深地潜伏于民族心理结构之中。  相似文献   

20.
《金陵瞭望》2009,(22):38-39
毕尔巴鄂市是每年度国际象棋大满贯赛的总决赛举办地,获得分站赛冠军的大师们将在这里展开最精彩的巅峰对决。这座曾经的工业老城正处于向现代都市转变的过程之中,政府格外重视城市的文化气质和内涵:不仅建造了古根海姆博物馆,举办的国际象棋赛事也已经产生巨大影响力、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