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隐喻的语用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一种语用现象。从语用学角度来解读隐喻的首要任务是研究如何辨认和理解隐喻这种语言现象。读者对隐喻的辨认很多时候是在潜意识中完成,但这种辨认过程依赖于以下四种方法:观察隐喻信号;判断隐喻的始发域和目标域;串联隐喻的连贯网络;体会使用隐喻的意图。隐喻只有在一定的语境里才能成其为隐喻,因此对隐喻的理解首先依赖于一定的语境。语境不仅对隐喻意义的推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语境所提供的信息量对隐喻的理解过程也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隐喻是一种语用现象。从语用学角度来解读隐喻的首要任务是研究如何辨认和理解隐喻这种语言现象。读者对隐喻的辨认很多时候是在潜意识中完成,但这种辨认过程依赖于以下四种方法:观察隐喻信号;判断隐喻的始发域和目标域;串联隐喻的连贯网络;体会使用隐喻的意图。隐喻只有在一定的语境里才能成其为隐喻,因此对隐喻的理解首先依赖于一定的语境。语境不仅对隐喻意义的推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语境所提供的信息量对隐喻的理解过程也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解读语篇意味着确立语篇中各语句之间语义的连贯性。本文围绕语篇的基本特征 ,讨论了语篇理解的策略 :推断隐含、辨认预设、辨认篇章型式结构、辨认篇章主位结构。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预设的研究主要是采取语义和语用两种方法。预设作为一种隐含义,是语言中一种特殊的推理现象。预设与语用策略旨在通过语境动态地把握语用预设与语用策略的关系。交际者可以通过利用预设的共同性、恰当性和可取消性等特性来表达隐含意义实施语用策略,以达到其交际目的;也可以根据预设通过语音、词汇、句法等手段来突出信息中心以改变信息结构实施语用策略。同时,根据说话者和听话者的不同角度而产生的预设失误也会影响到语用策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文化因素语用意义英汉翻译潘红语言作为传达信息的符号系统,虽有它们约定俗成的规约意义(Conventionalmeaning),但语言系统这种自身的符号意义是抽象的,它只有在具体的语境里才具有实际的含义──语用含义。而对话语语用意义的推断不仅需要一定的...  相似文献   

6.
跨文化交际中言语的文化预设正确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预设是诸多语用预设的一种,它表现为文化现实与语句文化背案之间的联系。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文化预设对言者意义推断的影响,言者意义的推断不仅基于文化词汇的预设,而且还依靠非语言表达,也是语言和非语言信息共同作用的过程。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正确解读言语中的文化预设,才能推断出言者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修辞互动的视角看隐喻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理解过程是修辞表达与修辞接受双向的修辞互动过程.隐喻理解首先是对隐喻的辨认,然后是对对隐喻意义进行推断.隐喻的辨认有时候依靠一些比较明确的信号,有时则依靠话语中语义与语境的冲突及其性质.在理解隐喻的过程中,隐喻的表达者和接受者的有效地互动可以实现隐喻修辞意义的最佳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8.
语用含糊在语言交际中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语用含糊策略是在言语交际中经常被使用的话语策略之一,对于交际参与者来说具有积极的交际意义;指出语用含糊不仅可以提高话语的灵活性,也可以加强话语的适合性,恰当的语用模糊可以创造出十分恰当的语言效果。  相似文献   

9.
从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了英语语言的隐喻化特征及其与认知的关系。隐喻的理解可以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隐喻的辨认,然后是隐喻意义的推断。语境在隐喻的辨认和理解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隐喻的语言并不是对会话原则的违背,其理解也并不像语用学家所假设的那样,需要先理解字面意义,如果发现字面解释异常,要根据语境推断出其比喻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语用预设与跨文化语篇的理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设作为一种语用推理 ,是一种依赖于语境的意义 ,它是说话人组织信息的策略 ,并受说话人对听话人所谈事物的熟悉程度的估计的影响。预设体现了语言使用者与语句之间的关系。语用预设的理解因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存在差异。探讨合适性和共知性这两个与语境关系密切的语用预设的特征 ,以利于在跨文化交际语篇中正确理解辨识语用预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浚县方言的人称代词跟普通话相比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单数形式与普通话相同,但句法功能较受限制.复数形式都来自合音,且复数单用逐渐向基本意义渗透,其中第一人称的复数单用已经进入基本意义.人称代词的基本意义在语用中常常发生变化,应该看作是语用中的转义,与基本意义分开讨论.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论述英语动词进行体的一些基本概念,研究这一语法范畴的语义实质,并时进行体的语用功能作总结,可见,抓住某一语法形态的实质是运用该语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英语与其他语种一样存在着形式与意义不一致的语用问题 ,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 :陈述句起疑问句、祈使句作用 ;疑问句起着陈述句、祈使句作用 ;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义 ;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义。由于说话者的目的不同 ,选择的表达方式就不同 ,其语用意义也随之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与以往意义观不同,语言顺应论认为"语用视角下的意义研究应该回归复杂性"。这一基本命题涵盖三方面的内容:在本体论上,意义研究需要走出分析性,转入复杂性,从而回答"意义是什么"的内涵问题;在价值论上,意义研究必须突破语义三角,建构语用三角,从而廓清"意义意味着什么"的价值困惑;在认识论上,意义研究应该锁定优化解而非最优解,从而刻画"意义应当成为什么"的认识指向。  相似文献   

15.
以英语still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作为语用标记语的语用特征和语用功能。从语料分析中发现,still作为语用标记语在话语中的位置并不总是位于句首,经常出现在句子中间;still不具有命题的真值条件意义,没有概念意义,而具有程序性意义;still不仅具有表对照的语用功能,还具有转折和让步的功能,表说话人的主观态度,以及表时间和情状的持续和增量等功能。  相似文献   

16.
同义反复是在同一个词组或句子中,由不同词语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用现象,主要涉及到词与词之间的同现关系.通过对汉英词语搭配中同义反复现象的对比,了解该现象在两种词语结构中的差异和原因,从而可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实现两种语言在形式相异下的语义对等.  相似文献   

17.
语言史资料表明:“尢”为同形字:一音读“you”,为“尤”的异体字;一音读“wang”,为“尢”的异体字。姓名“尢列”中姓氏“尢”,依照“名从主人”的原则当读“you”,而只根据语文辞书和文字自身的音义状况则无法确定其音读。对“尢列”之“尢”音读的探讨表明,适当关注语用规律、原则,可以提升文字、辞书知识在日常语言生活中的作用与效度。  相似文献   

18.
《文心雕龙》中的问句以设问为主。穷尽描写表明,《文心雕龙》设问辞格的形式标记有单用、连用、套用三种情形。《文心雕龙》中的设问辞格有其语用意义,独具共时表达功用和历时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德汉两种文字在意义范围和使用习惯上差别很大,有的词语可同时译成不同的汉语,有的在汉语中还很难找到对应的词。因此,对德语字词进行汉译,合理选择词义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翻译时必须根据词在句子中的作用,上下文的联系,以及在不同语境的应用上,判断出词的确切含义,选出最恰当的汉语词语把它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20.
从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基于预设理论,对语用预设在新闻发言人应答话语生成中的基本功能进行了分析探讨。其功能主要表现为:信息压缩、“额外”观念信息的裹带、言内意外等。对于新闻发言人来说,善用预设不失为会话过程中一种行之有效的语用策略或交际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