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元712至714年,穆罕默德·宾·卡西姆率领阿拉伯军队先后攻陷了第巴尔(今卡拉奇附近)、尼伦(今查拉克附近)、婆罗门阿巴德(今海德拉巴附近)和木尔坦等城镇,整个信德遂置于阿拉伯人统治之下。这一历史事件及其对印度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一直为历史学家们所忽视。有的人甚至认为,阿拉伯人征服信德对印度社会没有什么影响。例如,印度学者恩·克·辛哈等人在谈到这一历史事件时说:“阿拉伯人征服信德曾经被形容为‘印度历史和  相似文献   

2.
一公元8世纪初叶,阿拉伯帝国阿巴斯王朝占领信德以后,建立起包括法院在内的国家机构和包括法律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设信德为行省,下设4个州。每州设州长、宗教事务顾问和教法官各1名,都由穆斯林担任。州辖县的县长则一般由印度教徒担任。个别恢复土邦王公统治的地区,则配备顾问和教法官各1名,以推行伊斯兰法。城市设立的法院,则任命1名法官,  相似文献   

3.
一、引语突厥穆斯林对北印度的进攻和德里苏丹国的建立是13世纪南亚次大陆最重大的历史事件。突厥穆斯林的胜利使伊斯兰教徒大规模移居印度,并促进了印度同西部伊斯兰教国家的交往。相当一部分印度教徒改信伊斯兰教,又使印度的穆斯林社会日益扩大。于是,印度在很长的时间里一直处于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两种文化并立、斗争和融合的复杂局面中。印地语文学中的苏非爱情传奇诗就是这种局面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在印度历史的研究中,科技史所占篇幅甚少,即或偶有提及,也多局限于古代与中古初期,至于穆斯林进入印度以后自然科学与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因语言阻隔、文献无征等种种原因,很少有专门的讨论。印度本民族的科学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西方殖民者侵占次大陆以前,一直循其固有的脉络稳步发展着。莫卧儿王朝建立以后,印度在比较长的时期内保持了稳定而统一的政治局面,该王朝统治的二百多年成为波斯、阿拉伯与印度本地的科学文化相互融合,形成印度近现代科学文化的重要时期。十七世纪中叶,随着社会生产与文化事业的发展,印度的科学技术也达到了更高的水平,但此后又经历了由盛而衰的过程。回顾一下这方面的情况,有助于我们对莫卧儿王朝封建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一、印度近代伊斯兰教改革运动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印度在沦为殖民地以前的最后一个王朝——莫卧儿王朝是由伊斯兰教徒统治的。他们在覆灭过程中对外国殖民主义者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因此,在英国开始建立统治的时期,一直执行着反穆斯林的政策,特别是在1857年印度民族起义前后,这种政策表现得更为明显,伊斯兰教徒在接受西方教育、充当官僚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和从事商业活动等方面都受到了歧视和排挤。为此,印度穆斯林的上层对殖民当局抱着既敌视而又绝望的态度。在1858年印度全部沦为英国殖民地以后,穆斯林的政治势力遭到了彻底的毁灭,穆斯林不再成为他们主要的  相似文献   

6.
194 7年 ,随着巴基斯坦的独立 ,信德省大批印度教徒迁往印度 ,持续百年的该省印—穆矛盾也随之消失。独立后的信德省 ,穆斯林人口占 95 %以上 ,他们又作了当地的主人 ,按说信德从此该和平安定了 ,信德人该同心协力建设家园了。但事实并非如此 ,印度教徒走了 ,不同宗教的矛盾没了 ,同一种宗教的穆斯林内部却出现了矛盾。独立后的第七个年头 ,“信德民族主义”运动的再次抬头就是这种矛盾的反映。信德民族主义的再次出现表面上看是由“一单位方案”引起的 ,但实际上 ,“一单位方案”只是一个触发点 ,它的再次出现有着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背…  相似文献   

7.
一源远流长、独树一帜的印度法律文化在近代受到英国法律文化的严峻挑战。早在三千多年前,以《吠陀经》和同时代的非雅利安人的习惯为基础的印度法已经产生,至公元前三世纪左右,出现《摩奴法典》等法规汇编,其影响及于东南亚诸国,从而逐步形成了印度法系。公元十世纪以后,印度受阿拉伯人统治,伊斯兰法虽被引入某些地区特别是北方各省,  相似文献   

8.
1857年民族大起义之后,印度穆斯林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一落千丈。为了振兴穆斯林,次大陆著名穆斯林启蒙思想家赛义德创办《道德修养》杂志,引导人们同腐朽的道德观决裂,并唤醒穆斯林的民族意识,使之成为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9.
奥朗则布是莫卧儿人的最后一位皇帝,死于1707年。但今天,他仍然活在千百万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心目中。对印度教徒来说,他是狂热的伊斯兰教统治的象征,对穆斯林来说,他是他们信仰的保卫者。尽管两种认识都有神话色彩,但这无关紧要。人数众多的印度教徒怀着恐惧,怕奥朗则布会再次降生,把穆斯林的统治强加在他们头上。而占人口少数的穆斯林却怀着希望,认为奥朗则布会再  相似文献   

10.
苏非派是伊斯兰教内部的一个神秘主义派别。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苏非派也移入次大陆。从712年阿拉伯人在信德建立第一个伊斯兰教小王国到1526年莫卧儿人到来的几个世纪,是印度苏非派活动的主要时期。社会环境的变化为它的发展提供了各种契机,苏非派自身的发展经历也为它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与教训。11-15世纪是苏非派在印度的发展时期,它取得的成功在其他任何地方都不曾有过。它不仅确立了自己在伊斯兰教宗教生活中的突出地位,同时还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本文试就印度苏非派的发展及其对印度社会的影响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以求对它有一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南亚地区的大部分原来是英国长期统治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慑于当地风起云涌的民族独立运动的巨大压力,开始撤出印度。它以宗教信仰为依据,把印度次大陆划分为以印度教为主的印度和以穆斯林为主的巴基斯坦;并给予印度次大陆560多个土邦王公自由选择参加印度或巴基斯坦的权利。从此南亚这两个主要国家便成为互相对立、不可调和的宿敌。印巴独立以来,两国之间发生了三次战争和无数次边界武装冲突。第三次印巴战争以东巴分裂  相似文献   

12.
一、古典数论形成时期的杜会历史背景与派别斗争情况印度婆罗门系统各种哲学形成独立学派的时代大概在孔雀王朝衰落以至发多王朝兴起的时代(公元前三至二世纪——公元四世纪),亦即奴隶占有制开始衰落和封建关系开始形成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印度社会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随着经济的繁荣,文化生活也空前高涨起来。印度的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天文学和医学在古代是比较发达的。在梵书时代我  相似文献   

13.
贾东海  李华 《社科纵横》2006,21(6):166-166
经中央文献研究室授权,由马福元先生编撰的《马克思恩格斯论阿拉伯文化》(民族出版社,北京,2005年4月版)一书,终于出版了,这是新中国建国后第一部《马克思恩格斯论阿拉伯文化》的坚实力作。一、这部文集作者收入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阿拉伯、伊斯兰教、穆斯林和阿拉伯国家、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与西方殖民主义国家间相互关系的重要论述和能查阅的全部文章。全书共分十二部分。(一)马恩“论阿拉伯;”(二)马恩“论伊斯兰教;”(三)马恩“论穆斯林;”(四)马恩“论叙利亚;”(五)马恩“论埃及;”(六)马恩“论阿尔及利亚”;(七)马恩“论摩洛哥;”(八…  相似文献   

14.
刘向阳 《南亚研究》2010,(4):111-123
印度的穆斯林是印度人口众多的少数群体。印度独立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印度实行经济改革以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然而,印度穆斯林却未能充分享受到发展所带来的成果,在政治参与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等方面面临着发展的困境。这一困境是历史和经济原因、印度政府的忽视、穆斯林自身原因和教派冲突的影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印度政府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18世纪后期,印度实际上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大肆掠夺印度的财富。尼赫鲁先生曾引用爱德华·汤姆逊的话:“人们记得英国人所统治的印度的初期历史,那大概是世界上非法榨取的最高纪录了。”①殖民主义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维持自己的发展,必然对人民进行压制,这就激化了殖民统治者与印度各阶层人民之间的矛盾。所以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印度各地就出现过不同阶层、不同规模的起义。多次的起义锻炼了队伍,也使统治者真正认识了人民的巨大力量。英国殖民者也在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地变换统治手段,企图缓解他们与人民之间的  相似文献   

16.
一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征服印度的过程中,就开始着手改变印度的土地关系,使之适应殖民剥削和统治的需要。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他们先后在孟加拉、奥里萨、比哈尔实行了柴明达尔制,在孟买和马德拉斯管区的大部分地区实行了莱特瓦尔制,在西北印度实行了玛扎瓦尔制。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又在这三种地税制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税制改革。所有这些措施,归结起来目的有三:1.凭借殖民国家对土地的最高所有权,保证得到相对稳定的土地税收入。2.培植一个其利益与殖民统治息息相关的新地主阶级,作为殖民  相似文献   

17.
在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约公元前273~前232年)统治时期,佛教从恒河中下游地区传播到印度各地,并不断向周围国家传播。佛教作为东方发展在前列的一种高雅文化,于西汉末、东、汉初逐渐传入中国。印度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历程,大致  相似文献   

18.
阿拉伯文化具有相当强的宗教性,从物质、社会组织、精神生活三个层次都有其独有的特点.但求同存异是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标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最大特点是,以宗教规定的行为规范为核心,以阿拉伯人原有的文化为基础,尽可能地吸纳一切有利于阿拉伯人发展的其他文化的因素,使之为伊斯兰的教义服务.而中国的文化的核心就是儒家文化,这是一种入世文化.还有一种出世文化,即道家文化,是用来修身养性的.中国文化的特点是"天人合一","和合","中庸",顺应自然,而不是违背自然.因此阿拉伯人和汉族人有很多共同之处,比如说信命,讲究孝道,对人热情.在汉阿跨文化交际中应注意自己的传统,动态地去看问题,尊重各个民族各个信仰的群体,了解中国的穆斯林民族.  相似文献   

19.
辽代契丹习俗文化源流考张国庆契丹是我国古代北方地区的一支少数民族。从公元10世纪初至12世纪初,契丹人建立的辽王朝,曾统治我国北方长达200余年。有辽一代,契丹人形成了自己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习俗文化。树有根,水有源。同自然界各种现象一样,一个民族的...  相似文献   

20.
古埃及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随着古埃及语言文字的终结,传统宗教信仰的消失,阿拉伯人统治埃及的开始,到公元7世纪中期,古埃及文明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成为失落的文明.直到1822年,法国语言天才商博良释读象形文字成功,才揭开了古老文明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