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阳明和康德分别以“良知”和“自由意志”为核心建立起先验道德哲学。“良知”和“自由意志”既有相似性,又有不同处。两者都具有自律性、先验性;都认为意念是善恶的根源;都具有批判精神。两者所涵盖的范围、建立的哲学前提、实现的条件有不同处。中西哲学具有融通互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为摆脱当前道德危机以及建构普世伦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
康德与王阳明分别以自由意志和良知为核心建立先验道德哲学。自由意志和良知都 是道德法则的先验根据,具有自律的本质特征;但是二者建构主体道德自觉的思路又是迥然 不同的。通过对二者的比较,说明各自理论的优点和不足,并指出中西哲学可以融通互 惠,对如今的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意志的绝对自由对于康德哲学是一个根本性的前提,也是使其得以从纯粹理性进展到实践理性的关键概念.通过剥离人类自由意志中的经验性成分,区分只对特定主体的意志有效的主观"准则"和对所有理性存在者的意志都有效的客观"法则",康德对实践理性、道德与宗教的论述,得以超越近代以前的神学与哲学在自由意志问题上的争论,并将基督教神学所倡导的罪感意识改造成了一种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由道德宗教所倡导的有尊严的谦卑意识.  相似文献   

4.
康德论证了先验自由的客观有效性,此后又用道德律作为绝对命令采对其进行约束。最后,通过意志为自身立法的意志自律有效地统摄了作为自由消极方面的先验自由及作为自由限制方面的道德律,从而全面而深刻地凝练了康德的意志自由理论。  相似文献   

5.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通过论证意志自由和理性自律,展现了其理想道德人格的本真精神;从意志自由的逻辑起点到理性自律的至高点,再到自由和自律统一的内在人格魅力,展现了成熟自觉的道德人格的深刻内涵,赋予人以无上的人格尊严.康德道德人格理论在现代中国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罗尔斯的“社会契约论”策略与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理论”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康德把理性存在者的意志自律为基点,构设了目的王国的存在,实现了人格是目的的理想;同样,罗尔斯从自由平等的个人出发,构设了原初状态,达成了共识性的正义原则。不了解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很难理解罗尔斯的社会契约论策略。文章旨在对二者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和对比,其理论无论是个人提升自我品格,还是在文化多元的社会达成价值共识,都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也是有方法论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意志自由”历来是哲学、伦理学中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赞成意志自由的哲学家的一个重要依据是 ,人有意志自由是因为人有理性 ,因此 ,人可以不像动物那样受生理需要 ,欲望和情感等因素的摆布 ,而是能依靠其理性的能力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目标和行为方式。本文通过对理性与价值的概念 ,以及人的价值取向等问题的考察分析 ,指出人的生活目标和行为方式是由人的价值取向决定的 ,而价值和价值取向又根源于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的需要。理性的真正功能在于演绎推理和认识经验世界的因果关系。但理性不产生需要 ,因而从理性中不能产生价值。在人的价值选择中 ,理性只是一种为人的生物性需要服务的功能 ,其作用主要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识别自己的需要和价值。因此 ,在理解人类行为和价值选择的问题上 ,我们必须相当谨慎地看待理性的作用。必须充分认识到 ,理性在人的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中只具有辅助性功能 ,而不是一种起支配作用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自由意志作为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建设的基本概念在分析的意义上必然地联系于具有纯粹性和普遍性特征的绝对存在;这样的存在因为拥有自身的原因性而区别于经验的过程,并同时将这样的存在与普遍性的原则规定或定言命令统一起来,形成一个自由世界的标准。当然,自由的确立还在于获得世界统一的先验综合根据,在于取得自由意志与其行为结果的统一;自由原因性的可能来自理性存在的事实及其实践特性,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道德律命令才会因为“积极的自由”的存在而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立法法,因其特定的立法宗旨和目的而成为我国基本法中的基本法。其意义如此重大,自然引来人们诸多挑剔的目光,即将施行的立法法真的已尽完美了吗?本文认为,立法法对其立法意志的关注尚嫌不足,一方面,功利性的立法动因冲淡了立法的人民意志性,另一方面,立法中立的良性机制又难以真正确立。而立法的人民意志性无疑是一切法的精神支柱和生命之源,它将成为立法法所追寻的根本价值目标,并最终归结于委托立法体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康德普遍道德法则的绝对命令、人是目的、意志自律的论述,分析了康德普遍道德法则形式上的重要性,指出了康德道德法则的意义:作为道德主体的人要明确责任义务,强化道德自律,内化道德信念,发扬道德理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康德普遍道德法则的绝对命令、人是目的、意志自律的论述,分析了康德普遍道德法则形式上的重要性,指出了康德道德法则的意义:作为道德主体的人要明确责任义务,强化道德自律,内化道德信念,发扬道德理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康德道德哲学中的意志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志是康德道德哲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和康德伦理学说的方方面面牵连深广;同时它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性的概念。本文展示了康德意志观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康德意志概念的起源、性质、层次、划界以及区分等方面进行了认真地剖析。意志概念不仅在康德道德哲学体系的建构中发挥了作用,而且,它根本关涉康德道德学的核心内容,只有细致入微地检视康德的意志观,我们对康德的道德哲学才能既作出全景式的总体把握又有对局部问题的透彻理解,从而避免对康德道德哲学的种种误读。  相似文献   

13.
康德提出我们具有一类被称为“视之为真”的心理状态,其中包括主体对于判断的三个阶段的态度,即意见、相信和知道。康德说明他如此分类的理由是这些态度在主观和客观上的根据是否充分,然而康德事实上谈及三种意义的主观根据和两种意义的客观根据,并且三阶段的划分是依据认知现象性所作出的。一些研究者将视之为真划归“接受”这类命题态度,从而区别于当代的信念概念,这可能是一个误导性的观点,同时也会丢失康德主张中有益于当代信念论的内容,这些内容至少包括信念的实践性目标、信念的间接意志主义等。  相似文献   

14.
康德立足于普通人的道德意识而抽象出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由此派生出三种表达方式,把道德意识逐步引向自由意志的自我立法,使得行动主体具有了人格的尊严,并激发起"敬重"的道德情感,并最终在实践理性批判中确立了自由意志在人类道德行为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通过论证意志自由和理性自律,展现了其理想道德人格的本真精神;从意志自由的逻辑起点到理性自律的至高点,再到自由和自律统一的内在人格魅力,展现了成熟自觉的道德人格的深刻内涵,赋予人以无上的人格尊严。康德道德人格理论在现代中国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自由意志"是奥古斯丁思想的重要概念之一,奥古斯丁从形而上角度论证自由意志概念的三个维度:本源性自由、决断性自由、恩典性自由。康德也是从形而上维度论证自由意志概念的。然而,两者存在根本差异。奥古斯丁主要为神正论辩护,具有典型的信仰主义特点;而康德主要为人的理性辩护,具有典型的理性主义特点。虽然二者的自由意志概念有相同之处,但奥古斯丁与康德关于自由意志的理论旨趣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7.
当代伦理学的发展呈现出"外向化"和"内向化"两大趋势。前者表现为政治哲学的复兴,后者表现为道德形上学和道德心理学的发展。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来讨论和梳理康德的道德哲学,通过分析康德伦理学的"意志"、"理性"和"自由"等关键概念,反思康德伦理学三大公设的道德心理学意义,并在道德心理层面重新考察康德与黑格尔的伦理学说关系,从而初步勾勒出康德伦理学的道德心理问题的基本框架和关节之处。  相似文献   

18.
由于以理性与道德法则作为伦理学的核心概念,康德一直被认为忽略甚至否定了情感在道德实践中的积极作用。为此,一些情感主义者一直针对这种理性中心主义提出批评,他们认为,应该以自然情感、尤其是同情作为道德行动的根据。然而,这种批评在于人们忽视了康德在其后期提出的重要的关于同情的理论。在康德看来,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只有理性才能提供真正的道德根据,而在实践上,理性比情感能够更加保证道德动机的有效性。相比于情感,理性可能是反应比较迟钝的,但它却能最大限度地达到道德判断的准确性。康德所谓的同情需要受到理性的规范与引导,从而成为一种重要的道德情感。基于义务论的框架,康德的同情理论拥有比一般的情感主义观点更加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康德的希望之问所指向的并不是现世的幸福,而是来世的永福;同时,它也不指向至善理念,而是指向一个更为具体的目标,即成为上帝所喜悦的对象。希望之问之所以能够与认识之问和行动之问并列而构成对人之问的回答,是因为康德试图将希望之问同样奠基于纯粹理性之上。因为如不作此奠基,人类对永福之希望很可能由于根本恶的不可根除性而走向破灭。康德对希望的奠基是从道德意念的改善入手的,即善恶对象的概念本质上是出于人类的自由任性,人类只有通过对道德上完善的人性之理念的信仰并借助伦理共同体的力量而在道德意念上战胜根本恶,才有可能使自己配得上上帝的喜悦,从而达成希望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王阳明和康德分别以"良知"和"自由意志"为核心建立起先验道德哲学."良知"和"自由意志"既有相似性,又有不同处.两者都具有自律性、先验性;都认为意念是善恶的根源;都具有批判精神.两者所涵盖的范围、建立的哲学前提、实现的条件有不同处.中西哲学具有融通互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为摆脱当前道德危机以及建构普世伦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