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那一代人而言,满屏幕都是密码 先定基调,《武林外传》是中国电视情景喜剧史上两大最巅峰之一(另一部是《我爱我家》)。截止到包大仁出现之前的戏份,是中国电视剧史上的巅峰之作。就武侠题材而言,似周星驰《功夫》般的存在——而又要扩得更深远。  相似文献   

2.
杨义先生在其《重绘中国文学地图通释》一书中谈到《西游记》的影响时,这样写道:比如说在陕西发现了一幅木刻的民间画,叫《庇(弼)马瘟(温)》,画着的是一个猴子拿着一个大红桃子,它的肩膀上蹲着一个小猴子,用手怯生生地指着那个桃子,后面是一棵松树。这《庇马瘟》的画,实际上用在过年的时候贴在马圈、牛圈、猪圈上面,要借孙悟空的威灵来避邪,来镇压瘟神—民间对孙悟空是这么一种理解。实际上是把一个神话文学形象转换成一种原始信仰的六畜保护神(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122页)。  相似文献   

3.
裘山山,女,1958年生于杭州,1976年入伍,1983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部队文化教员,文学刊物主编等。现为成都军区一级创作员。 1978年起开始发表作品,主要是小说和散文,至今已发表作品300万字左右。作品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四川省第二、第三、第四届文学奖,成都市政府金芙蓉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八、第九、第十届百花奖,夏衍电影文学剧本奖等若干奖励。并有部分作品被翻译为英文、日文和韩文。现为中国作协全委委员,四川作协副主席。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我在天堂等你》、《到处都是寂寞的心》、《春草开花》;小说集《裘山山小说精选》、《白罂粟》、《落花时节》、《一路有树》;散文集《女人心情》、《五月的树》、《一个人的远行》,长篇传记文学《隆莲法师传》、《从白衣天使到女将军》,电影剧本《遥望查里拉》、《我的格桑梅朵》,电视剧本《女装甲团长》等。  相似文献   

4.
【正】夫家偶遇,"粉丝"爱上偶像她对他的感情是从单纯的"追星"开始的。1933年,刚满15岁的她正上儒励女中,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他发表在《文学》杂志上的《虞姬》一文,顿时着迷了。一字不落地读完后,她牢牢记住了那个让古人喊出"爱情万岁"的名字———陈白尘。  相似文献   

5.
寇芳民 《统计与社会》2007,(3):44-45,48
西柞高速路建成自2007年元月20日正式开通后,随着《华商报》、《商洛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不断的大量宣传报道,去柞水旅游的车辆明显的一天比一天多起来了,从大年三十开始,进入柞水的车辆大规模猛增,到大年初一竟达到了15000辆之多,刹时,一个昔日在商洛市最为偏僻、最为贫穷、最为落后的山区小县一下子成为旅游名县,一时间好像给人一种车多为“患”,人多为“患”,  相似文献   

6.
贾龙杰 《浙江统计》2003,(12):46-46
《统计法》颁布已经20周年,作为一个从事统计工作38年的老统计工作者,我深切体会到,20年来,统计工作环境不断改善、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不断提高,统计的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水平和质量也不断提高。尽管如此,在社会经济日趋多元化的格局下,《统计法》的宣传、贯彻和执行仍有“赶不上趟”的感觉,如何循法治统,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更广泛更深入地宣传、普及《统计法》首先,对统计工作者,尤其是基层单位统计工作者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和普及《统计法》,使之深刻认识到在工作中本身要依法统计,规范自己的行为。其次,应加强《统计法》在全…  相似文献   

7.
新《统计法》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对统计违法违纪现象做了明确界定。但不少同志,由于统计法制意识淡薄,可能做了违反《统计法》的事情而不自知!但法是严肃的,不管你是有意还是无意,主动还是被动,只要触犯了法律,必将受到法律的惩处!因此,在欢呼新《统计法》出台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实施的同时,有必要做一个善意而严肃的提醒:同志,请不要违反《统计法》!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代,民间的疫病是经常发生的,据《尚书》《诗经》《国语》《史记》和《汉书》等典籍记载,大多数朝代不同程度地发生过疫情。面对疫情,古人如何应对?在长期的"战疫"过程中,古人发明和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这些章法,时至今日,依然可鉴可用。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国学热”在社会有广泛的影响。 “国学热”现象观察 举凡“高级企业人才国学班”在各大学EMBA专修班大为流行,场场爆满,传统经典如《老子》、《论语》、《孙子兵法》、《史记》等,已经成为必读的教材,与过去“五四运动”、文革时期要“把线装书扔入茅坑里”、“破四旧”焚毁书籍的反传统风气完全迥异,可以看出形势已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国学热”在社会有广泛的影响。 “国学热”现象观察 举凡“高级企业人才国学班”在各大学EMBA专修班大为流行,场场爆满,传统经典如《老子》、《论语》、《孙子兵法》、《史记》等,已经成为必读的教材,与过去“五四运动”、文革时期要“把线装书扔入茅坑里”、“破四旧”焚毁书籍的反传统风气完全迥异,可以看出形势已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11.
李白故里行     
近日,跟随《人民文学》采风团,我来到了李白故里。李白从5岁起,一直生长、生活在绵州彰明县(即今天江油市)之青莲乡。江油人民,妇孺皆会讲李白——他的家世、出生、求学、成长、成就,他的正史、野史、逸事、神话、传说……蔚为大观,走到哪儿听到哪儿。上个世纪60年代,江油就建起了李白纪念馆,花园式的格局,有山有池,有亭有庙,俨然一座大公园;近年来又修复了李白故居陇西院、李白祭祀祠堂太白祠、李白衣冠墓、李白洗墨池、李白磨针溪等等;现在,又依凭着市区最高的山势,在山顶上新修了一座太白楼,那拔地而起的制高点上,那四层重檐的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12.
投稿须知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24(10):65-65
《统计与信息论坛》是公开发行的统计类学术期刊。集学术性、实用性于一体,主要刊登有创新性、探索性的学术论文。开设的栏目有:统计理论与方法、统计应用研究、统计调查与分析等。本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在《万方数据一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加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相似文献   

13.
邓俊 《四川省情》2009,(9):52-52
元和十年,自居易于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行诗《琵琶行》,留下千古绝笔——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相似文献   

14.
虽已退休多年,曾孝濂却丝毫没有闲下来,时常一出差就是半个月——不是为了推广科学画,就是写生创作。他历时30余年参与编纂《中国植物志》,已发表各类科学著作插图2000余幅,设计《杜鹃花》《绿绒蒿》《中国鸟》等9套邮票,又画了100幅花、100幅鸟……从1958年进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开始,曾孝濂再也没有搁下过画笔。  相似文献   

15.
茅盾文学奖得主熊召政的最新作品《大金王朝》近期出版,这是他继《张居正》之后,潜心十四年创作的又一部重磅长篇历史小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三国演义》著名的开篇,波澜壮阔的三国争雄由此开始。而巧合的是,将近一千年后,中国出现了另一个大三国时代—辽宋金争霸。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改朝换代的次数却不超过二十次,而辽宋金就汇集了三次这样的更迭。这个三国时代,涉及民族多,疆域广,比魏蜀吴三国更为深刻而长远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2009年6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下简称《统计法》),这部法律已在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了。这部法律的颁布实施,加上去年5月开始执行的《统计违纪违法行为处分规定》,  相似文献   

17.
《现代青年》2020,(4):78-106
每年的《现代青年》年度人物,都值得作者和读者期待,因为是对一年的回眸和致谢,也是为新的一年加油。过去的一年,《现代青年》呈现了一张张青春活力的面孔,一篇篇充满温度与力量的作品,还有众多艺术家和艺术机构为我们带来高雅的艺术享受,让我们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和魅力。《现代青年》年度人物如约而至。这是我们和读者、作者每年一度的约定。感谢所有入选的明星,艺术家,作家和诗人,因为你们,《现代青年》依然坚守,继续拓展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感恩一路有你们同行!  相似文献   

18.
际平 《四川统计》2011,(4):49-49
春节及其前后,猛然发现电视征婚节目,已成荧屏新亮点。据说每周收看各大卫视相亲节目,已成很多单身男女及其爹娘的必修课。粗略一搂,计有江苏《非诚勿扰》,山东《爱情来敲门》,湖南《我们约会吧》,东方《百里挑一》,浙江《为爱向前冲》,吉林《今夜爱会来》。不知道没看到的还有多少,但是点到的,都当游戏看过。  相似文献   

19.
也许残雪在国内很小众,但在国外,她是被翻译出版最多的女作家,代表作有《山上的小屋》《突围表演》《黄泥街》等。美国知名作家苏珊 桑塔格对她的评价是:“如果要我说出谁是中国最好的作家,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出残雪的名字。虽然,可能只有万分之一的中国人听说过她。”成功的关键是体内不息的冲动残雪原名邓小华,生于1953年,很小的时候她的父亲被安排在郊区劳教,一家八口人挤在简陋的房子里,虽然过得苦一点儿,但她的记忆里,还是愉快的。  相似文献   

20.
永远的巴金     
《四川省情》2005,(11):26-26
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国家和人民,我有无限的爱,靠用作品来表达我无穷无尽的感情。——巴金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自幼在家延师读书。1920年至1923年在成都外语专门学校攻读英语,参加进步刊物《半月》的工作,参与组织“均社”,进行反封建的宣传活动。1922年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发表《被虐者的哭声》等新诗。1923年赴上海,不久到南京东南大学附中读书,1925年夏毕业后,经常发表论文和译文。1927年赴法国,翌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