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慧萍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1996,(2)
教学中时常发现:学生做阅读理解的作业时,虽然文章中生词不多,但理解答对率却较低。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对所读材料仅看懂于字面意义,而不理解其言下之意;二是对所问的问题理解不够准确,甚至有把问题理解反了的。在阅读中要达到完全正确理解,自 相似文献
2.
小谈语篇分析与英语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花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356-357,371
阅读理解能力被誉为外语学习的听、说、读、写、译等五种能力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同时我们也看到提高语篇分析能力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以一。因此笔者将在文中从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这个途径展示语篇分析方法对加深学生理解语言现象进而培养其语言能力,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语篇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它强调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成功地掌握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技能。 相似文献
4.
吴娜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69-71
语篇教学法通过分析语篇的类型及组织模武,帮助学习者熟悉各类常见语篇模式,把握语篇内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培养学生通览全篇的能力。通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引入语篇模式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作为阅读前和阅读后活动是有效的,可以更好地提高阅读效率。 相似文献
5.
重谈语用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思益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4):139-146
文章从说话人的角度论述了语言应用规则,从听话人的角度论述了话语的理解规则,把说话和听话双方统一于语用场,构成一个完整的言语交际模型,这正是语用学研究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6.
在书面语篇中,读者与作者的心理互动是构成语篇连贯的主要因素。从这一观点出发,文章评介了Hoey的语篇的互动性理论和模式。它包括:1)较低级与较高级期望的提问—回答理论模式;2)图式和草案理论在语篇互动过程中的作用;3)SPRE模式与信号词。与此同时,还讨论了语篇互动性理论对阅读教学的启发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语境对语篇意义的选择与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卫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3):125-127
语境在语篇推理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关联理论认为 ,语篇语用推理用到的是内在化的、认知化了的认知语境 ,是听话人的一组关于具体语境的心理表征。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来进一步探讨语言交际主体在交际中如何利用语境来对语篇语义进行认知和认同 ,能更好地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张德岁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0(4):120-126
谓词性成分的音节数量和结构方式等节律形态制约着它们充当主、宾语的功能。就音节数量而言,单音节谓词的光杆形式用作主语时受到的限制较多,但可以相对自由地用作宾语;双音节动词与形容词在词汇化过程中都实现了功能的增值,它们一般可以单独用作主、宾语。同时,谓词的复杂形式,随着其语义内涵的增加,指称性也相应增强,用作宾语的频率和自由度更高。就结构方式来说,谓词性主语和谓词性宾语在结构类型上也存在着不对称性,谓词性主语中定中结构占绝对优势,谓词性宾语中动宾结构所占比例最大。统计结果表明谓词性主语的指称性强于谓词性宾语,在句法上指称性愈强的结构愈容易出现在主语位置上。 相似文献
9.
刘伊利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
语篇是言语交际中传递信息的载体。连贯则是语篇的一个重要特征。对语篇语义连贯的认识,从语用角度看,是一种对话语中心议题或语篇的中心思想的宏观认识,涉及交际者对话语的命题,对“会话含义”的理解,它受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交际意图和交际情景等语用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上述提到的共有知识、交际意图和交际情景三方面,讨论语用因素对语篇连贯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语境制约下的语篇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莉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6(4):90-93,140
翻译指的是一种语言的语篇材料被另外一种语言中与其对等的语篇材料所代替.因此,翻译的对等单位是语篇,即翻译应寻求两种语言的语篇材料在同一整体语境中意义和功能的一致.本文旨在从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三个方面来分析语境在语篇翻译中的制约作用,并通过实例来反映语境制约下的语篇翻译. 相似文献
11.
Sperber和Wilson提出从认知角度研究语境的观点和认知语境的概念,突破了传统的语境概念,对语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比较了认知语境观与传统的语境观的基础上分析了认知语境对语篇理解的制约和解释功能。语篇使用者应根据认知语境,寻求最佳语义以达到对语篇最大程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尹丕安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1):75-79
从信息传递角度探讨了主题衔接对语篇连贯性的影响问题。分析了语篇的语用含义与预设原则和对语篇信息传递的制约作用,划分并分析了语篇主题连贯性的两种表现形式。指出,主题衔接是构建语篇信息时应恪守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3.
孙纪燕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Z1):48-50
语境因素在语篇分析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对于正确理解语篇的语义、解释其交际意图及其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从语境的内涵入手,重点从文化(背景)语境角度来分析其对语篇分析的影响,指出社会文化对语篇的生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郑安雨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
近百年来的汉语语法研究,关于宾语的界说一直众说纷纭。这一纷争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受传统语言学理论影响以逻辑分析为基础的意义标准阶段;二、以结构语言学理论为基础的结构分析(功能)标准阶段;三、合取传统理论与结构理论之长的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相互印证标准阶段。我们认为对宾语界定的趋势将会以解释性为基础,以生成和转换为其手段。 相似文献
16.
郑安雨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3,(3)
近百年来的汉语语法研究,关于宾语的界说一直众说纷纭。这一纷争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受传统语言学理论影响以逻辑分析为基础的意义标准阶段;二、以结构语言学理论为基础的结构分析(功能)标准阶段;三、合取传统理论与结构理论之长的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相互印证标准阶段。我们认为对宾语界定的趋势将会以解释性为基础,以生成和转换为其手段。 相似文献
17.
成方志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
浅谈语篇衔接和语境制约因素成方志当说英语的人听到或读到长于一个句子的语段时,会毫不费力地断定该语段是一个意义连贯的整体,还是彼此之间毫不相干的一堆词。语篇(Text)这一术语在语言学中指任何一个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 相似文献
18.
阎立羽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1,(2)
(一) 在现代汉语(尤其是口语)中,常常会碰到一种颇为有趣的语言现象,例如: 扣——扣(儿) 把——把(自行车的“龙头”) 卡——卡(子) 筛——筛(子) 堆——堆(儿) 捻——捻(儿) 横线左边是动词,表示一个具体的动作,右边是名词,表示与这一动作相关的事物。语音上,名词与动词的声母、韵母、声调完全相同,是同音 相似文献
19.
苗冬霞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6)
一、有关维吾尔语宾语的几种观点 长期以来,维吾尔语语法学界对维吾尔语宾语(尤其是间接宾语)的看法一向是聚讼纷纭。有些人偏重于语法意义,把凡与动作有关的成分都往往看作是间接宾语。例如: ①Biz bayila drshanidin klduK。 相似文献
20.
宾语前置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东寅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
宾语前置溯源张东寅汉语语序从古到今变化比较小,“主一谓一宾”的语序一直占主导地位。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殷墟甲骨文亦是如此。如:贞:西土受年。(《乙》7009)妇好弗疾齿。(《乙》3164)我勿为宾。(《南明》143)帝受又。(《京》6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