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缠足与近代中国妇女解放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缠足在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存在,给中国妇女的身心造成过严重的摧残。也因此引起当今中外学者的浓厚兴趣和深入探讨。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众多的论著研究缠足问题,包括缠足的起源、发展、影响、废止及其与近代中国妇女解放的关系等,尤其关注近代西方文化对缠足陋俗的冲击,特别是教会和传教士在宣传和推动男女平等以及反对缠足方面的领先作用。展示中外学界的研究现状、分析其研究的内容与特点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枪手部落     
木子 《新少年》2014,(10):2-2
听说过枪手部落吗?如果感兴趣,请随我来。在茫茫林海深处,有一支苗族的部落,叫岜沙。岜沙苗寨地处贵州省从江县,那里的男子佩腰刀,扛火枪,好威武,这是获得公安机关特批的。因此岜沙寨成了“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  相似文献   

3.
缠足在中国有着漫长的历史,随着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的转型,缠足这一风俗也经历了重大变革。长期以来,学者比较注重对缠足外在因素的研究,而对缠足者本身的研究关注较少,致使其长期处于失语状态。本文欲通过从缠足到废缠足这一转变过程,来解读清末民初时期妇女社会生活的变迁及社会地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刘达临  胡宏霞 《社区》2008,(29):45-45
中国古代的三大性畸形现象:一是娼妓,二是太监,三是女子缠足。其中,娼妓和太监在国外也有,而女子缠足则是中国古代所特有的现象。所以,过去西洋人视中国人为“东亚病夫”的时候,总以中国男人的长辫子和中国女人的小脚作为中国愚昧、落后的象征。  相似文献   

5.
放足与放心──戊戌不缠足运动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足与放心──戊戌不缠足运动的回顾钟年,张宗周在近百年前的戊戌时期,不缠足运动始终是变法维新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中国妇女的放足禁缠并没有在这一时期完成,但回顾当时维新人士针对妇女缠足的行为与言论,却仍能引起人们意味深长的思索。维新运动的领袖康...  相似文献   

6.
缠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摧残妇女身心健康、违反人道的陈规陋习,曾经对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缠足起源于五代,发展于两宋,鼎盛于明清,取缔于民国。古人对小脚极为欣赏,有十八种、九品之分类。缠足之所以流行,主要是由性爱需要、控制女性、保持贞节、文人癖好等原因造成。缠足之所以被取缔,主要是因为缠足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摧残,此乃时代发展之必然。  相似文献   

7.
缠足陋俗在中国沿袭久远,影响甚深。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缠足陋俗也发生了相应改变。这些变化肇始于来华传教士的努力,他们不仅大力进行反缠足舆论宣传,而且还将这些主张付诸于实践。虽说传教士的这些活动主观上是为其传教活动服务,有其局限性,然而客观上却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推动了近代反缠足运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两宋时期是缠足行为快速发展的阶段。缠足在两宋时期的快速发展,与两宋儒学复兴、程朱理学形成、宋词风靡等特有的文化因素密不可分。在这些特有文化因素的影响下,两宋时期的缠足呈现出足式纤直、缠裹自愿、停留在有闲阶级等诸多区别于后世缠足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发端于清末的不缠足运动既是女性身体解放的关键环节,也是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碰撞的产物,它与基督宗教的关系极为密切。一方面,它与基督宗教势力在中国扩张的历史轨迹同步,以厦门、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为中心逐渐向内地扩展,最终形成了网络化的发展格局。另一方面,在不缠足运动推广的过程中,基督宗教反对缠足的主张和实践也给中国的有识之士以深刻的启示,逐渐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妇女运动,并对中国女性的身体解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令中国社会各界人士不得不正视基督宗教的存在,从而加速了西方文明在近代中国社会的传播进程。中国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知识精英接受了传教士们对缠足的论断,进而开始审视自己的女性同胞,将"缠足"长久绵延之女俗嵌入到民族主义话语中,进而孕育出一种兼具历史意识和批判精神的文化政治实践。这不但使中国各界人士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伸张,并令这场不缠足运动从外国传教士拯救中国的行动转变为由中国男女两性参与的救亡启蒙运动。  相似文献   

10.
缠足影响国家富强是近代中国反缠足运动的主要思想依据,但晚清知识界在这一问题上存在较大的分歧.这一观念初由传教士发其端,甲午以前并未引起士人的多少关注,主要的思想交锋是在外国传教士及受其影响的中国教徒之间展开.甲午后,缠足影响国家富强的说法日渐流行,争论逐渐在中国士人间展开,特别是在反缠足运动积极开展的南方地区,争论显得尤其突出.新政时期,类似说法已非常流行.官方和民间都有很多人改变了以缠足为琐屑的观念,承认它影响了中国的富强.但争论仍在继续,并逐渐逾出南方而扩大到北方地区,发展成一场全国性的争论.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废缠足陋习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缠足作为一种摧残妇女身心健康的陋习,在中国流行有上千年的历史。进入近代以来,缠足恶习遭到了许多有识之士的猛烈抨击。民国建立以后,由于历届中央政府严颁禁令、地方大员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知名人士的率先垂范,到抗战前后,除偏僻落后地区外,缠足恶习已基本绝迹。本文对民国时期废除缠足陋俗运动进行了粗略的历史考察,同时对其历史意义及社会影响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李颖 《东方论坛》2004,(4):95-101
在近代中国的反缠足运动中,基督教传教士的倡导之功不可否认.在与中国人长期的接触中,来福建的传教士对缠足行为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身体力行地开展反缠足运动.厦门天足会的成立,开中国近代天足运动风气之先,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传教士在天足宣传上的泛宗教化倾向,使许多基督徒在抛弃裹脚布的同时,也注定了其天足运动最终要走向失败.  相似文献   

13.
不缠足运动发展到清末,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士绅阶层利用话语权势,在宣传不缠足运动中不断完善不缠足的理论,以促进妇女的解放;官方也改变了以往的旁观态度,转而支持不缠足运动,对缠足历经由劝到劝、禁并重,再到以禁罚为主,有利地配合了民间的不缠足运动,官绅对缠足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不缠足运动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4.
太平天国禁缠足并不是如有些学者所论证的“应急措施”,而是一项刷新社会的新政。禁缠足政策贯穿于整个革命过程并广泛地推行,而且收到了普遍良好的社会效果。禁缠足的政策虽是因要求妇女参加劳动而提出,但它更是太平天国改革社会陋习恶俗的既定政策,这项政策的推行有利于妇女身心健康和社会地位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民国防区制时代四川的反缠足努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国四川的缠足状况与不缠足努力甚少为学界关注 ,本文依据地方档案和报刊资料 ,初步重建 1917- 1935年四川“防区制时代”以官方为主的反缠足努力 ,并通过考察此后四川妇女的缠足情况来验证反缠足努力之成效 ,希望能对整个近代四川不缠足运动的大致进程有更为连贯和全面的认识。与过去“军阀落后”的既定认知相反 ,防区制时代四川一些军事主政者对妇女缠足问题比较关心 ,其禁缠足努力比较积极而且持久  相似文献   

16.
戊戌维新时期,以维新派为代表的国人掀起了自办报刊的热潮。维新派发起的不缠足运动,借助报刊的力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湖南维新派创办的《湘报》,通过刊载抨击缠足之害的文章,发布湖南不缠足会的各种告示,报道各地不缠足会的相关情况,刊登"印送不缠足歌"及"定做不缠足云头方式鞋"广告,从言论、报道、组织及广告等多方面对湖南不缠足运动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湘报》凭借其较大的发行量,扩大了不缠足思想和不缠足运动的影响范围,对湖南不缠足运动的发展功不可没。以戊戌时期的《湘报》为例,我们对晚清时期报刊媒介对不缠足运动的推动亦可管窥一二。  相似文献   

17.
克烈部落属于哈萨克三个玉兹中的中玉兹。克烈部落分为阿复玛依勒克烈和阿巴克克烈,阿巴克克烈又分为12个部落,这12个部落历史上一直居住在中国的阿勒泰地区。这12个部落于1836年选举产生了四个比,这四个比在《陶克汗的七章法律》的基础上共同制定了《阿巴克克烈四个比的法规》。本文主要探讨《阿巴克克烈部落四个比的法规》与《陶克汗的七章法律》的联糸和区别及其历史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代以来,缠足被当作损害女性身心健康乃至国族衰微的祸首的观点,只是“他者言说”,缺少缠足女性的“自我言说”与切身感受.通过对山东淄博地区缠足女性及其亲属的调查研究,并对缠足女性的“自我言说”进行挖掘,来展现缠足对女性身体与日常生产劳动所带来的实际影响.研究发现,当地缠足女性早年主要从事各类家庭劳动,而非农业劳动,这既是对传统性别分工的遵循,也证实了缠足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体化劳动时期,缠足女性被动员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开始承受家庭与社会的双重压力,并存在鲜明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9.
靺鞨族是中国古代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它是由勿吉族发展而来的。勿吉族生活地区由于出产并向中原王朝进贡一种被称为靺鞨的红宝石,因而靺鞨也就逐渐成为这个少数民族的名称了。靺鞨成为族名后,开始单指某一个少数民族部落或部落联盟,后来发展到多个少数民族部落或部落联盟。  相似文献   

20.
晚清废缠足运动是20世纪中国女性解放的初步尝试,也是女性身体解放的起点.与这一时代思潮相呼应,一批以此为题材的小说应运而生,记录了废缠足运动的曲折历程,为我们了解女性身体与时代政治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