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放式教学在指导思想上冲破了“闭合式”教学的怪圈,冲破课堂约束,参与社会实践,打破课程局限,做到各科相互渗透,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全方位育人网络。以品德与社会课的内容确立教育的中心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开展系列活动教育,各科配合,突出主题思想,通过课内活动和社会实践实现知行统一,使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实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品德与社会课只有实行开放,与其它学科、与家庭、社会、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才能得到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社会学科,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一门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养成的课程。是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事物、掌握科学知识、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和养成良好品质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是集历史、地理、品德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小学教育中如何进行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开放式教学在指导思想上冲破了"闭合式"教学的怪圈,冲破课堂约束,参与社会实践,打破课程局限,做到各科相互渗透,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全方位育人网络。以品德与社会课的内容确立教育的中心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开展系列活动教育,各科配合,突出主题思想,通过课内活动和社会实践实现知行统一,使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实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品德与社会课只有实行开放,与其它学科、与家庭、社会、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才能得到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倡导设计,建构、组织起学生发展需要的各类活动,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主体活动中实现自身品德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静 《科学咨询》2015,(4):16-17
品德与社会学科,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一门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养成的课程。是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事物、掌握科学知识、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和养成良好品质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是集历史、地理、品德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小学教育中如何进行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当前许多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尚存许多不足之处,这对于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不利的,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看法。一、当前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成因当前农村小学由于受到师资、办学理念和教育主管部门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科学利用网络资源去培养兴趣、激发热情、突出重点、联系实际、突出本位、增强实效、丰富内容、优化结构等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更好地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弘扬正气,拓宽学生学习内容,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从而使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和手段更加丰富,提高了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教师要让学生学好品德与社会,就要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喜欢《品德与社会》学科,真正参与到《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感悟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一、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品德与社会》课有些内容理论性、系统性较强,要把抽象的观点、深刻的道理向学生讲清楚,难度较大。对我们教师来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高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归纳论证等能力是相当关键的。而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设  相似文献   

9.
刚开始教品德与社会,课上得连我自己都不满意,我不得不开始琢磨上这门课的门道,通过近几年的摸索,我认为,品德与社会学习的思维难点并不多,要上好品德与社会课,抓住学生的心灵就能事半功倍,水到渠成!如何才能抓住学生心灵?下面谈一些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这是一个新的重要课题。我们学校坚持抓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下面结合小学思想品德课的特点谈谈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如何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这是一个新的重要课题。我们学校坚持抓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下面结合小学思想品德课的特点谈谈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一、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要在教学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教师如何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活泼、主动地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生命的满足,最大化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是一门育人课程,培养学生学做人,做一个对生活"有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有爱心和责任心有良好行为和个性品质的人."这门课程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注重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但事实上这门课的很多教师对活动教学存在着一定的迷惑.《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就如何上好小学《品德与杜会》课,笔者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4.
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应用得最多的方法之一,学生自主、合作能力是学校培养学生的一种基本技能。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每个学生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学生具备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在高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应用较多的切块拼接法是合作学习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5.
当前许多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尚存许多不足之处,这对于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不利的,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的学科,它作为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担负着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最根本的任务。知的目的在于行,激发道德行为作为品德教学的基本环节,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和持久化,是品德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它是集道德、历史、地理、法律、社会生活于一体的综合课程,那么,如何在这门课程中实施素质教育呢?这是很多老师困惑的问题。在这里,我浅谈一下自己的心得。  相似文献   

18.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纵观当前的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生硬灌输的多,学生主动求索的少,学生盲目接受书本的观点多,自己亲身参与活动的少,抽象、空洞的多,直观、实际的少。如何走出这一误区:一、改革活动教学模式品德课程力求“童心”, “童趣”。教师应把握教材和儿童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努力构建开放式的、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他们主动活泼地学习。  相似文献   

19.
常常听到许多老师说品德与社会课难教,"老师跟学生们讲半天的大道理,他们也听不懂呀!"诸如此类的抱怨总是不绝于耳.可回想起自己教这门品德与社会课的经历,似乎也有同感,不过也有例外.  相似文献   

20.
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由于农村的小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多。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增强本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让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呵护与关怀。那么,如何增强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呢?笔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