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古人早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然而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却忽略了朗读这一环节,语文的课堂再也没有了往日的书声琅琅,学生也无法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朗读的课堂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因此笔者呼吁还语文课堂琅琅的读书声,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中最美的音符。然而如何加强朗读指导,如何提高朗读的有效性?这是摆在语文老师面前的难题,下面就此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堂既是学生探索、研究、创新的阵地,又是领悟、实践、发展的平台,语文教学既要曲径通幽,情趣盎然,又要为学生营造思维自由飞翔的空间。在语文课堂上,放手学生、相信学生,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宰”课堂,实现语文课堂的真正活跃,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激扬学生生命。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影视文化的发达,电脑的普及,“快餐”文化的冲击,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让成绩处于中低层面的职高学生对语文课堂失去了兴趣。语文课堂教学本身是丰富多彩的,但若仅靠教师一人在台上讲解,有时即使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却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尽管老师尽全力进行了解释,但仍有学生无法理解透彻。多媒体介入语文课堂教学,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课堂,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相似文献   

4.
星云 《决策探索》2014,(13):48-48
梁老师是大学时期教我们写作的老师,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饱读诗书,学识渊博,给我们的感觉是他什么都懂,所以我们有什么问题,就会向他请教,他总是耐心地为我们解答。有一回课问休息时,我们围着他聊天,一个同学问他:“梁老师,什么叫作反物质?”梁老师摇了摇头说:“这个我还真不知道。一会儿上课问一下同学们,看看谁知道。”上课了,梁老师让刚才提问的那个学生站起来把问题再说一遍,那个同学就又说了一遍。梁老师便说:“谁能回答这个问题?”有一个女生举起了手,梁老师便让她站起来回答,她站起来说:“正常物质的原子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构成,核外是带负电荷的电子:反物质的构成正好相反,它拥有带正电荷的电子和带负电荷的原子核。”  相似文献   

5.
“以学生为中心,以幸福快乐为根本”这是我们学校“262效能课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因此,在职高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展示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让学生充分享受语文、享受快乐、让语文的知识魅力吸引学生、人文魅力倾倒学生,智慧魅力熏陶学生,使职高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求知的幸福乐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在职高语文课堂中,构建“262效能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6.
教学工作是教育的主体工作,课堂教学又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主体阵地。“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地方,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发展,在独立探索中成长”。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至关重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必须做到“四要”:一要树立学生是课堂主人的观念;二要课前认真了解学生;三要课堂上调控学生;四要课后关爱学生。  相似文献   

7.
记得在课程改革刚开始时,有位前辈曾经这样对我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学生一生的命运!”这句话使我深感责任的重大。于是,作为语文课改实验教师的我,常常在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学生一种什么样的教育?让学生拥有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苦思良久,我认为,让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充分享受课堂时光,这应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的追求。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发挥他们的个性,让他们充分享受课堂时光呢?我认为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学生,让学生个性拥有更多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近年,常听到有人抱怨:“语文课是越来越难上了!”的确,当前的语文课堂上,学生要么不认真听讲,要么不发言,没有上其它科那么活跃。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兴趣是途径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直接动力。在语文教学中,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没有“兴趣”作保障,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决不可能的。只有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出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气氛,才能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参与合作等学习方式的改变。在二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积累了以下几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在语文课堂这个平台上,一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唤醒、碰撞、交融、分享,尽情享受着生命成长的快乐。德同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言:“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对教师和学生而言,课堂是他们学校生活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活动是他生命历程的重要一段。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认知活动的过程,更是学生焕发生命活力、促进智慧生长的过程,还是教师教育智慧生长和享用的过程。语文课堂理应充满智慧,理应成为师生诗意的栖居地。  相似文献   

10.
张少宁 《决策探索》2010,(16):59-59
提起语文,学生的感受是“想说爱你不容易”,教师的感受是“让我喜欢让我忧”。在长期的语文一线教学中,笔者一直致力于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爱上语文。反复探索中,笔者发现要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必然要回归本色,立足课堂,只有走“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这条路,才能实现“课改”要求,才能响应“减负”号召。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几十年的工作中,作文教学一直是我感到头疼的问题。虽然采取了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但效果都不大。在日常教学观察中我也发现,不少学生对作文较缺乏兴趣,没有表达欲望,语言干涩,内容虚假,没有真情实感。交上来的作文要么干巴空洞,言之无物;要么东拉西扯,白话连篇;要么是《作文选》、《新编作文训练》的翻版,尽是套路套话,没有一点生气和活力。甚至还有部分学生连句子都不能写通顺,习作内容条理不清,东拉西扯。目前进入高段,习作要求再次提高,我希望习作能力差的学生能在习作中达到语句通顺、言之有物,好的学生能在此基础上力争做到立意深刻。作为语文教师,也没有过多的时间对学生写作能力进行专门的辅导。怎么办?得到别人启示:把课堂小练笔挤进课堂,这何不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课堂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随机地学写一些小片断、小段落。它具有篇幅小、形式活、出手快、效果好等特点。课堂小练笔安排得合理,落实得有效,不仅能让语文课变得更加灵动和亮丽,更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句话:“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文章不胜枚举。作者在创作时,对于文章的谴词造句、布局谋篇等都细细推敲,反复斟酌。文本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载体,而且是习作训练的直接资源。我觉得语文老师应立足课堂,利用好手头的教材,带领学生揣摩作者谋篇布局的文思,体会各种各样表情达意的方式,为学生写作抓“典型”、挖“泉眼”、触“心动”、促“手动”,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喜读乐写,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上师范学专业课时我也特别记住了“学生有向师性”。我清楚地知道只有学习孩子喜欢老师,信任老师时,我们的一言一行才会成为学生的楷模。教育要让学生亲近老师,作为老师则要用心换取学生的真心。我认为把每一位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时时处处设身处地想孩子们所想,时时刻刻记着为孩子们解决实际的困难,这是老师的责任。学生的每一句话语、每一次欢笑、每一次哭泣、每一声叹息、每一次皱眉……作为老师,以一颗敏感、敏锐和细腻的心,去捕捉、去亲近、去温暖、去回应,让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学生都充满蓬勃生机,充满无限活力,让他们相信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事情,我们的心永远和他在一起,我们会与他一起关注生命成长中的种种困难,一起承担生命中的各种艰难与沉重,一起分享生命成长中的幸福和尊严。  相似文献   

13.
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我们的老师放弃了娱乐,也放弃了别人所拥有的花前月下、闲情逸致,甘为孺子牛,忘我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对于学困生,我们更是加倍付出心血。为学困生开小灶“加餐”,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众多老师的“必修课”。可付出后的结果呢?却是常听老师无可奈何地叹息:怎么学困生还是学困生,成绩毫无起色?而家长就更不领情了:我孩子能学多少学多少,别把他留晚了。言下之意,令人心寒。  相似文献   

14.
最大的学问     
魏剑美 《领导文萃》2009,(9):136-136
孔子曾经感叹说,颜回实在不是一个对我有所帮助的人啊,因为他对我所讲的无不心悦诚服。孔圣人所要表达的是,一个有所反思、质疑的学生才是真正有助于老师自身丰富的好学生。但让人困惑的是,即便是这样一个对老师毫无帮助的应声虫,居然由孔子给安排了七十二贤人中之第二的显赫高位。颜回英年早逝时,孔子哀叹说:“天丧予!天丧予!”这就不能不让人感到奇怪了。  相似文献   

15.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指出: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上还有一把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向互动语文教学模式,就是让师生双方平等交流,共同发展中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和谐灵动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一位优秀教师的宽容、尊重、理解并真心爱孩子,老师多一点爱心,我们的孩子们也一定会带给你预想不到的惊喜。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应高于友爱、齐于母爱。本文作者就自己多年来教导学生的经验,详细说明了如何“用心引航”教育学生。师德就体现在对学生深深的、不图回报的爱。廉价的爱是要什么给什么、真正的爱,不是你帮他点火取暖,而是给他一把柴刀,让他自己去打柴:给他火柴,让他自己去点燃生命的火焰。  相似文献   

17.
鲁迅在小说《出关》中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老子为了向他的学生庚桑楚阐明自己的“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的思想,他张开嘴巴,问迷惑不解的庚桑楚:“你看,我的牙齿还有吗?”“舌头还在吗?”当庚桑楚看到年迈的老师牙齿没有了但舌头还好好的时,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是借牙齿和舌头为喻,教导自己要懂得“硬的早掉,软的却在”的道理。  相似文献   

18.
一、乐学课堂理念
  展示学生才华,打造卓越课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感到厌烦,不要把他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都漠不关心的状态。”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要最大限度地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课堂是舞台,学生是演员,老师是导演。要让演员的才华得到充分的展示,既有知识的积累,又有能力的提升,还有兴趣的培养,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实现最大的效益,这就是我们追求的卓越课堂。  相似文献   

19.
作为老师,我们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学生,有让人心情愉悦的英才,也有让人头疼的“问题学生”。从自私的角度讲,老师都喜欢品学兼优的学生,但现实并不事事都如人意,每个班都会有原因不同的“弱苗”、“病树”,而对此类学生的教育关心,才能真正体现老师的智慧和大爱。  相似文献   

20.
很久以前,我曾问我的学生,在你们心目中,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孩子们这样给我答复,好老师有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的好老师,他认真地在尽一份老师的职责,努力把知识的重点,难点,考点交到学生手中,从而保证学生能学到东西,能考出好成绩;第二个境界的好老师,他还可以让我们在学习中收获学习的乐趣,领略知识和文化的魅力,并在学习中心甘情愿地追求成功;当学生们谈到第三个境界的好老师时,却没有这么具体地描述,他们只是满怀深情地写下这样一句话:他必定是可以影响学生一生的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