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赵秉文主张存理去欲,舍身取义,以实现自己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同时受佛老思想影响,不恋生,不畏死,用佛老的出世思想来排遣忧愁,这种复杂的修身思想是符合金朝时代趋势的。 相似文献
2.
张毅慧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2(2):113-114
赵秉文是金代著名的作家,有文坛盟主之称。本文选取了赵秉文的几首诗歌,分析他诗歌中所表现的以儒为主,佛道兼备的思想,并揭示其儒佛道思想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4.
赵秉文题画诗文本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吕肖奂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72-78
赵秉文是金源最早一位大量写作题画诗的诗人,他现存的题画诗共有四十五题六十一首。文章从题画诗所涉及的画家、绘画作品以及诗歌本身特点三个方面入手,对这些题画诗文本作了详细分析,以期对赵秉文及题画诗都能有深刻细致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夏宇旭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2,(1):58-61
赵秉文的儒家思想理念包括明理欲、“叙彝伦”,大力倡导孔孟之道,在实践中他也企图用儒家思想救国,并舍身取义,身先士卒,其忧国忧民精神至今仍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6.
论赵秉文的七言古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锡九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
赵秉文是金代中叶著名的诗论家和诗人。他主张作诗要师法古人,通过“不执一体”的模仿途径,最终达到“自成一家”。其七言古诗成就较高,多登临览胜之作,亦多国势衰微的感慨,诗风雄放杰出,豪迈刚劲,在学习李白、杜甫、苏轼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身特色。他的理论和实践,开启了金代诗坛学习唐人的先声 相似文献
7.
宋代理学天人关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谷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2):12-18
宋代理学家将“天”作为宇宙本体,并赋予其伦理含义。同时,又将“人”抽象为一个总体性范畴,概括为一种普遍性的精神存在。在此基础之上,他们从世界本原上说明了天与人的相合,并论证了天人为一的结合点在于“理”、“心”、“性”等,为天人为一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邓莹辉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0(1):36-40
“道”是理学美学理论最为推重的一个本原范畴,它主要是指思孟学派所言的那种个体精神价值或人格理想。理学家认为,从美学意义上说,道是存在本身,气是存在方式,道之美,是道德律令升华为哲学本体的美,是哲学本体本在于道德律令的美。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看,“文从道中流出”,“道”借助“文”这一载体呈现其空灵幽渺之美。 相似文献
9.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13(3):16-20
作为理学成熟期的理学诗人,陆九渊的诗呈现的是心学基础上的天地之心,朱熹的诗则更多地表现理学为背景的天地之理,两者都形象地再现了各自独特的理想人格形象,透示出相似的理学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0.
法伦理学基本问题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的法伦理学,历经二十余年发展,其基础理论、内容框架仍处模糊状态。困境的根源在于径直将其打造为一门学科,错误地将研究对象、理论体系作为其成立与否的直接衡量指标,剥夺了其应有的成长空间和时间。法伦理学不是边缘学科构建大潮中无意识的产物,只有具备“知识增量”的新事物才具有存在的意义。在当前阶段,法伦理学的恰当身份是新时代场景下拥有独特立场的一种新思潮。 相似文献
11.
《金史·赵秉文传》考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宏海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5):32-34
赵秉文是金代著名理学家,其事迹列于《金史.列传四十八》。通过对赵秉文《滏水集》以及与其同时代人的文献的考证可知,他出守宁边州的时间应为大安二年而非泰和二年,这是本传的错讹。《山西通志》、《中国大百科全书.历史卷》以及《中国文学大辞典》等有关赵秉文的条目也是以讹传讹。赵秉文并非《中庸指归.序》的作者。 相似文献
12.
张涛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赵翼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诗人、诗论家,其是否与袁枚、蒋士铨共倡“性灵说”,笔者对此并无疑义。但赵翼又与袁、蒋合而不同,其不同处在于赵翼以史家身份,遵从发展的历史唯物史观,积极倡导诗歌求变、创新的精神,追求和探讨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创新途径与方法,真正把“创新”作为诗歌审美价值的评判标准,因而赵翼在有意提倡诗歌“创新说”,而把诗写“性灵”纳入其诗歌创新的运营轨道。本文重点梳理了其诗论与袁、蒋的不同,详细诠释了其诗歌“创新说”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倪志安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2):77-83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实践本体论哲学,但传统的教科书体系仅从物质本体这个意义去理解和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很大的局限性。造成这种物质本体论局限的根源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史实根源和物质本体论局限的方法论根源。传统教科书的物质本体论局限对从理论层面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对实践层面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和教育都有很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岳天雷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2):8-15
权变学说是儒家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术界研究颇多的问题。其中,著名哲学家和史学家赵纪彬先生的研究最具突破性。他不仅对"权"字的历史起源及其生成为方法论范畴的逻辑过程作了缜密考释,而且对朱熹《论语集注.子罕》"可与共学"章的错简断章、孔子权说的特点、明代高拱权说的得失以及"权说"发展的规律性等问题也有着精湛阐发,并提出了许多独创性观点。可以说,赵先生在"权说"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实开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权范畴研究之先河。 相似文献
15.
论宋季的拟人制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尚书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23-30
南宋后期,文人写作了不少拟人制诏表疏,现在仍有当时编行的专集三家四种、总集两种传世.本文论述拟人作品的源流及写作特点,指出拟人制诏在宋季大量产生,既是对六朝、唐代文学的继承,又是宋人戏谑风气由诗词向文体的扩展,也是诗词中拟人修辞手法的延伸,同时还是接受民间文学(如"说话")影响的结果.拟人制诏在文学史上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它是文体解放的大胆尝试,为后代神话小说创作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成为民间文学向文人创作过渡的桥梁. 相似文献
16.
景俊鑫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1)
赵成庆是元代中后期重要的监察官,一生为官历经仁宗、英宗、泰定帝、天顺帝、文宗、惠宗六位皇帝,由正九品累官至御史中丞。"兵部尚书赵公成庆之墓"碑以及文献记载,其为官刚正,激浊扬清,不仅兼任过通奉大夫、资善大夫,并在至正年间任御史中丞兼兵部尚书等职,其对于元代中后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其后代至少十余人在明清两朝于多地担任要职,施政于地方,可谓功勋世家。 相似文献
17.
赵姨娘在《红楼梦》中的功能指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姨娘是《红楼梦》中荣国府贾政老爷的小妾。她出场次数不多,性格并不复杂,可以称其为"扁平性格"。性格只有在功能中才能彰显其价值。赵姨娘在《红楼梦》中的功能指向有三:一是对《红楼梦》小说文本而言,赵姨娘是全书情节结构的关键性人物,具有引发故事的功能;二是对作家曹雪芹而言,赵姨娘所代表的顽劣小人和"金陵十二钗"所代表的"脂粉英雄",构成了曹雪芹对女性的全面认识,进而指向他对人性的辩证思考;三是对读者而言,可以说,赵姨娘是一个本体象征。即是贾府中绚烂至极的糜烂乖戾气息的绝妙象征。这种象征功能指向了对"钟鸣鼎食"的繁华世家走向式微命运的思考,并指向对封建末世的批判。 相似文献
18.
赵炎秋主编的《中国古代叙事思想研究》第一次全面描述了我国古代叙事思想,其强烈的理论自觉意识、整体观、中西比较视野以及深入社会肌理探究叙事思想的批评路径,具有建构中国叙事学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胡贤鑫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56(3):301-307
中国古代哲学家多把人的修为、道德教化乃至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归之于人性的善恶,因而研究人性的根据、善恶的起源便成了中国古代人性学说的基本任务。但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大多不敢直面社会,而往往把人性归结为外在于社会的天、天道或天理,于是形成了中国古代人性学说的一大特点:从宇宙论寻找人性论的根据。中国古代人性学说的这一特点,突现了一条基本规律:人怎样认识自己就怎样认识世界,怎样认识世界就怎样认识自己。 相似文献
20.
赵执信是清初山左诗人群体中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位。其诗文、诗学理论、诗余乃至书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时期以来,赵执信研究在学界的努力下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具体有赵执信概论性研究、赵执信诗文及诗歌理论研究、赵执信与王渔洋关系及其交游行迹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