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区习惯法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括了法律与宗教、禁忌等的关系以及藏区的习惯法对藏族民众日常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沿循法人类学关于法律的社会功能的研究进路,立足国家法与藏族生态习惯法对特定行为模式调整的8种具体关系类型进行阐释与归纳,认为国家法与藏族生态习惯法的实然性关系呈现出协作、冲突、并行三种面向。以国家法制统一为基本前提,以建构藏区生态善治为宗旨,则促进协作、解决冲突、适度并行,是二者之间建构未来应然性互动关系的合理进路。  相似文献   

3.
论藏族民间环保习惯法之思想渊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藏族环保习惯法的思想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史前时期的灵魂观,此外苯教的宇宙观和万物有灵论的思想也对藏族民间环保习惯法的形成产生了影响,佛教的戒律、思想和宇宙观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藏族的传统民间环保习惯法思想.  相似文献   

4.
论藏族习惯法的法哲学基础——以玉树部落制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族习惯法作为藏族法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深厚的法哲学基础,作为地方性知识它至今在藏族地区调整社会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民族多元与法律多元要求我们必须正视藏族习惯法的生成及运作机理,从藏传佛教中探寻藏族习惯法深厚的社会基础,从理性--建构理性主义--进化理性主义的思路中理解其赖以立基之土壤和存在的法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5.
青海藏区习惯法特点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藏区部落习惯法是指青海藏区部落确认或制订,赋于法律效力,由部落强制力保证在本部落实施并靠盟誓约定方式调解部落之间某些关系的社会规范。历史上,习惯法起到了保障部落安全,调整部落成员之间的关系,维护部落体制,维系部落社会健康发展的作用。今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制时期,由于青海牧区群众现代法制观念淡薄,习惯法仍然困扰着司法工作。因此,研究青海藏区习惯法的特点,对于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恢复性司法在我国藏族地区刑事冲突解决中的特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刑事法价值的时代内涵、刑事法的法律特性以及刑事法基本原则来看,恢复性司法与刑事法的基本理念不矛盾。从我国藏族习惯法的内容来看,其中蕴含着恢复性司法的基本精神;在现阶段,我国藏族社会属于机械社会,而且藏族习惯法具有宗教性,这为恢复性司法提供了广泛的社会现实基础和心理基础。因而,在我国藏族地区建立恢复性司法,不仅有利于刑事冲突的终局性解决,更重要的在于它为国家刑事制定法整合藏族习惯法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藏族有句谚语“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痛”,由此可见,茶是藏族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近年来,随着藏区经济的飞速发展,藏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能喝上有质量保障的“低氟藏茶”更是藏区人民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8.
解析当代甘南牧区民间纠纷调解中的藏族部落习惯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落实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以后甘南牧区碌曲县、夏河县按照藏族部落习惯法处理民间纠纷的案例分析、调解协议为基础,解析藏族部落习惯法在当代甘南牧区民间纠纷调解中的应用范围、处罚制度、调解组织。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后,随着教育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藏区的音乐创作队伍也逐渐发展成型.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藏族音乐携带着传统、时尚、流行等元素,成为当代藏区大众文化娱乐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成为藏区以外的人群了解藏区的一条纽带.本文通过对藏族音乐发展历程、特点和发展过程中的现象进行初步梳理,使读者了解、认识藏族音乐现状以及音乐人队伍状况,为今后更进一步发展藏族音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藏族地区主要有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四川藏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和成都平原之间,在历史上是藏族与内地多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往来的交通要道,与汉族联系密切。所以,藏汉双语现象与其他藏区相比,出现的时间要早,程度也相对高一些,具有与其他藏区不同的特色。如何认识四川藏区少数民族语言的社会功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社会基础、思想基础等方面探讨了青海藏区部落习惯法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藏区部落习惯法对现行执法活动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海藏区习惯法带有宗教、风俗习惯、民族意识及地域等方面的因素,对我国现行法律的执行影响很大。文章在分析习惯法与现行法律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浅谈藏区环保习惯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环保习惯法是藏族习惯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通常表现为各种生活禁忌、礼俗,集中体现在对草原、农田、水源,以及动植物的保护方面。藏族的生态观念及环保意识的形成,环保规范的内容深受宗教文化的影响,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佛教色彩。  相似文献   

14.
藏族拉弦乐器有牛角琴、铁琴、二胡、霍琴、藏京胡、根恰等。究其历史渊源 ,有些是在藏族本土产生并得到发展的 ,属本土乐器 ;而有些原本属于外来乐器 ,当传入藏区以后被藏族艺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改造和发展并使之藏化 ,成为藏传乐器。藏族拉弦乐器除牛角琴外 ,其余均从相邻地区或国家传入藏区的。其演奏风格、演奏姿势、定弦、音域等均有自身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王晓慧 《西藏研究》2023,(5):141-150+163-164
从西藏372件藏族离婚类纠纷裁判文书可知,藏族婚姻习惯法重规则执行、大家族利益,国家法在离婚自由、尊重婚前个人财产、彩礼或嫁妆以及未成年子女抚养、共同财产分割方面,更重男女个体平等,强调保护未成年人和核心家庭利益。推进藏族婚姻习惯法融入国家法,应完善法院调解和传统调解衔接联动的婚姻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婚姻审判程序,建立符合藏族婚姻特点的修复模式、加强法律教育作用,提高藏族现代婚姻家庭意识。  相似文献   

16.
佛教传人藏区后,随着藏族社会的发展而广泛传播、发展,成为一种被藏族化了的宗教——藏传佛教。活佛转世便是藏传佛教一大特色,它与佛教在藏区的传入、融合和发展的历史有密切的关系,是佛教理论在藏族社会中具体运用的结果。本文试就藏传佛教格鲁派之最大活佛世系之一达赖喇嘛转世制的产生及寻认灵童经过,作一简述,不妥之处,恳请指正。  相似文献   

17.
增林 《中国民族》2010,(4):30-30
见到郑晓幸代表,是在全国“两会”紧张的会议间隙。四川省是我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省内的藏族主要聚居在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等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十分重要。说起四川藏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情况,郑晓幸代表却不无忧虑:全省藏区尚有22个县图书馆无机构无馆舍无编制,578个乡镇中有508个无综合文化站,4083个行政村中有3983个村无文化活动室,群众“看书难”、“看戏难”、“文化鉴赏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其发展水平与藏区广大农牧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18.
如果你的脚步穿越中国的整个藏区,你会看到,在同一片信仰的天空下,艺术文化的大同与大不同。在云南藏区的中甸(中甸为县名,现更名为香格里拉县,是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这里的锅庄有藏族锅庄共有的激情与多情,也有其他藏区锅庄不可重复的精彩与感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藏学界、民族学界对于藏族部落习惯法的三种观点进行剖析,进而论述了法、习惯法、习惯三者的区别与联系,提出了“改革是方向”的观点。为此,必须加快立法的步伐,正确贯彻“两少一宽”政策,充分认识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性,采取积极,稳妥措施,逐步推进改革,实现藏族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20.
藏族传统的游牧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畜牧业在藏族传统的经济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我国五大牧区中,就有三个主要分布在藏区。藏区,特别是藏族牧区,基本上都分布在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以高海拔为特征的生态环境十分独特,在这种特殊环境中的传统游牧文化,更有其独特的内涵,本文仅就其中尚未有人研究过的游牧方式,结合青藏高原牧区的生态环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