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5月30日,由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民族地区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杂志社、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室共同举办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2.
刘成高  张文娟  张昭怡 《民族学刊》2019,10(3):77-80, 126-128
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是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四川是一个多民族大省,同时四川省民族地区也是全国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多年来,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导致的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在四川省民族地区越来越突出。本文立足于民族地区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通过研究经济相对落后的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在资金、人才、政策等方面获得的教育资源现状和问题,探索实现民族地区教育均衡性发展的路径和方法,进而对实现教育公平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扶贫攻坚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委主持召开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研讨会,7月18日至24日在边城乌鲁木齐举行。来自12个省市的90多名民族经济理论工作者和民族工作者,就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商品经济、人才开发、开放搞活、交通运输、经济效益、工农牧业发展,以及三个经济地带的发展关系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根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6年11月19日至21日,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工作会议在汉召开。会议由五个分会组成:一是“湖北省民族地区电脑农业研讨会”;二是“湖北省民族地区‘双民双赢’活动研讨会”;三是“湖北省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研讨会”四是“全省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工作会议”;五是“全省民族地区使用开发银行信贷资金工作会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郭  相似文献   

5.
一民族出版工作是一项新兴的事业,解放以前,四川省各少数民族,和全国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统治下,在政治上没有平等权利,经济上极端贫困,文化教育受到摧残,民族语言受歧视,民族文字被排斥,因而也就不可能有什么民族出版事业。解放以后,四川省各少数民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永远结束了民族压迫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从而根本改变了民族关系,大大加强了民族间的团结互助,为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和工农业生产、文化教育事业以及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党的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是制定新农村发展战略,指导各地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我国不同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有着理论上的一致性和实践上的独特性,四川省民族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差异性,其新农村建设应该具有符合该地区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民族论坛》2008,(1):4-4
湖南作为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近年来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成果显著,但从县域层面来看,同沿海发达省区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民族地区县域经济,更是湖南经济发展的"短板"。11月30日,由湖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湖南省经济委员会主办,湖南省县域经济研究会、湖南省民族银发产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协办的湖南民族地区县域经济战略研讨会在长沙召开。会议期间,本刊记者就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特别采访了湖南省民委分管民族经济工作的副主任赵仁秀女士。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会召开民族经济研讨会,来自12个省、市、自治区的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以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南,围绕如何加快改革开放,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条主线,结合民族地区实际,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和观点。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大改革分量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出路在于实行改革开放。而抓住机遇,又是目前民族地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关键。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理论和实践,为民族地区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奠定了一定的基  相似文献   

9.
全国首次民族地区行政管理研讨会综述靳江好,施文波1993年10月4日─8日,全国首次民族地区行政管理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行。这次研讨会由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管理学会共同举办。来自11个省、自治区的有关专...  相似文献   

10.
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民族地区,人才缺乏的问题也日见突显。而正是有那么一批各民族人士,很早就已意识到人才对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性。他们长期以来为人才的培养大声疾呼,尽心竭力地办学兴教,在许多民族地区结合当地实际,顽强地闯出了一条发展民族教育的路子。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会长甲登·络绒向巴活佛,就是其中的代表者之一。执著的兴学之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地处四川省西北部,海拔3500多米,属高寒地带,是四川省重点贫困县,属老、少、边穷地区。当年红军长…  相似文献   

11.
《民族论坛》2008,(1):5-6
"郡县治、天下安",治理县政历来就是安邦定国的根本之策。这次会议期间,本刊采访了部分出席这次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研讨会的民族地区县(市、区)的领导,从他们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蓝图和希望。  相似文献   

12.
去年10月4日,胡耀邦同志在谈到民族工作时指出,做民族工作的同志要树立的第一个观点就是发展经济。要把这个观点摆在首位。并要求少数民族地区的同志,经常研究自己地区的情况,发展自己的经济。因此,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以马列主义经济理论和民族理论为指导,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现状和历史进行深入地调查、分析,从民族角度研究经济问题,从经济角度研究民族问题,正确认识民族问题与经济问题的内在联系,探索民族经济发展的一般规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少数民族约有1000多万人口分布在城市和散居地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口进入城市,城市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正确认识和处理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对于完善民族政策机制和工作机制、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7月28日,在上海召开了由中国民族理论学会和国家民委政法司主办、上海市民宗委承办的“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的专题研讨会。国家民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牟本理、中国民族理论学会会长伍精华、上海市副市长唐登杰在开幕式上作了讲话。北京、上海、武汉、南京、成都、深圳、青岛等地民委、民宗委领导及民族理论专家近40人参加了专题研讨会。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推进我省民族法制建设,落实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保障和促进我省民族地方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11月27至29日,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在兰州召开了“甘肃省民族立法理论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统战部、省民委、省司法厅的领导和西北民大、兰州商学院、  相似文献   

15.
1990年5月6——10日,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会在安徽省屯溪市召开了1979——1989年全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优秀成果颁奖暨学术研讨会。我国首次开展的民族经济研究评奖活动,共评出著作奖16名,论文奖32名,荣誉奖6名。这些优秀成果,既包括民族经济的基础理论研究,也包括与发展民族经济密切相关的应用研究;既包括发展民族地区的宏观战略研究,也包括各个民族地区与各个经济部门的微观专题研究;既包括大量的现实问题探讨,也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民族理论学会、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承办的“‘两个共同’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7月11日至13日在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召开。来自全国9个省市自治区的近4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围绕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这一中心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两个共同”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创新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云南省民族理论学会课题组提交的《促进云南少…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民营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经济增长率就越快.因此,发展民族地区的民营经济是发展民族经济的现实选择.论文在对我国最大彝族聚居区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彝族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发展民族民营经济的策略,从而使民族经济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 民族报道就是关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及民族问题的新闻报道,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地大物博,民族问题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以及边防的巩固。新时期,加强民族报道可以极大地推动民族现代化(包括少数民族现代化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而促进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在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之国家认同程度如何,对于维护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意义特别重要。以是增强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成为我国当下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宏观看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在尊重、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加强中华文化认同建设;强化各族人民之公民意识,培养国家观念。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由于历史的、社会的和自然的等多方面原因,使解放四十多年来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与内地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干部队伍素质低、数量少、人才门类不全、结构和分布不合理等问题。本文仅以四川省为例来探析民族干部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