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个体主体     
个体主体问題是一个哲学问题,这是因为,第一,任何时代任何个人的实践不仅需有一定的对象意识,而且需要有一定的自我意识,“我是什么?”这一问题终生纠缠着每个人;第二,人类主体由个体主体组成,人类的发展有赖于个体的发展,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有赖于个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因此,哲学在解答世界之谜、人之谜和世界与人的关系之谜时,必然内在地包含着解答个人之谜。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时代,人类的合作关系获得了空前的展开和发展。当代全球化的现实,为处于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个行为主体(包括个人、群体和国家)建立和发展合作关系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合作是社会行动的基石,是全球化时代个人、群体和国家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但这种合作关系的发生,还需要社会行动者具备一些主观条件和要求,如主体自身的资源稀缺、社会人的素质、效益递增以及制度约束等。在合作关系的形成过程中,充斥着竞争与信任的纬线,处理好与竞争和信任的关系,也是合作关系得以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王剑 《晋阳学刊》2009,(3):67-70
作为人类所特有的思维形式,自我意识具有一种辩证本性,即能在一系列的反观自照中不断地认识自身、超越自身、重建自身。从哲学史的维度把握自我意识扬弃的路径,有助于积极推动人类主体的自我反思进程,并在此基础上质疑“自我中心论”及“理性本体论”,进而重新定位并诠释人类理性及主体地位,调试当下的实践行为和理念,使自我意识牢牢植根于现实世界中并真正成为人类精神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4.
人总是在一定的精神状态的控制和支配下从事认识活动的。认识活动中主体的主观精神状态(我称之为“主体认识图式”),归根结底是主体先前对于对象的反映。就具体形态而言,主体所反映的对象无限多样,但从宏观上划分不外乎三类:客体世界、主体自我,以及主体和客体相沟通的实践活动,由此主体意识状态相应地就有对象意识、自我意识和实践意识。从客体世界、主体自我和实践活动都是主体的认识对象来说,对象意识、自我意识和实践意识不妨说都是“对象”意识,但习惯上我们专把主体对于客体世界的反映称为对象意识。主体认识图式作为一定对象的反映,就是由对象意识、自我意识和实践意识构成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5.
置身于人工智能时代,当代写作已无法以"限度"之名逃避与人工智能"作者"的竞争,写作的主体性问题进入反思领域。透过主体论诗学的"人性"神话与后人类主义的激进想象,人工智能写作在人机交互的间性主体和机器的他者维度得到重新思考。人们需要警醒自身的人类中心主义与技术主义的乌托邦幻想,在通向行动的道路上不断适应智能的发展,承认主体性的媒介性存在方式,与机器、赛博格、人工智能在内的生态圈保持互生关系,才可能在新的历史境遇中激活人工智能时代写作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哲学界对于主体和客体的讨论,开阔了马克思主义认识沦研究的视野,促使大家深入思索主体的认识对象和内容问题。主体的认识是否只以客观外界事物为对象和内容,有没有以主体自身为对象和内容,即有没有主体的自我意识?承认主体的自我意识,会不会与唯心主义划不清界限?主体的自我意识对人有什么意义?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就此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一、中西天人观历史演进中的异同1.东西方在形成人类自我意识的最初阶段,走过一段相似的道路,即都以神话思维的方式开始对人与外部世界之关系的探索。神话时代,人类社会正处于野蛮与文明的交替阶段,这时在人类思维中刚刚产生朦胧的自我意识,尚不可能自觉地审视人类自身和人以外的世界。从人类思维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来看,神话思维正处在思维发展的前理性阶段(Pre—reasonstage)。前理性阶段的思维以具体直观性、直接同一性和边界模糊性为其主要特征。无论是在古希腊神话、古罗马神话,还是在古代中国神话中,这种思维特点都是相当…  相似文献   

8.
人生学是人类认识人生的理论升华,也是人类改造人生方式方法经验的结晶,它为人生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进入了新的变革时期。世界经济全球化把一切国家、民族、企业和个人空前紧密地联系了起来。竞争机制空前广泛而深刻地起作用,使每个国家、民族、企业和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面向世界,求得人生实践活动成功的难度加大。知识经济的兴起对人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以往熟悉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已无法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当今中国是世界上科学技术和经济上欠发达的国家,习惯于在小生产方式和…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思维能动性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对于主体认识能力和认识形式的研究,越来越显得迫切和需要。而在主体认识能力的诸种因素和功能中,“自我意识”占有显著的地位。它的完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一个人或一个民族的认识水平。人类“自我意识”的完善和发展,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我们国家提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把重视人才作为重要的国策之一,就是因为人才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基础上的人类认识能力的体现。对于这种认识能力能否重视并得到合理使用,是关系到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时代本质上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因为历史进步的本质在于创新,激越、壮丽的人生价值体现在创新,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盛同样离不开创新。因此,江泽民同志在同科学家座谈时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应该看到,当前在市场经济的角斗场上,个人的创造力业已获得空前的发挥。人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自由意识已得到高扬,这无疑为我们培养创新精神建构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笔者以为当前的教育工作必须做到以下三个“结合”。以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1.
技术时代与人的生命物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技术时代”是海德格尔后期著作中常用到的一个术语,意指肇端于17世纪英国产业革命以来,以科技的迅速发展为标志的人类社会发展时期.“技术时代”是人类生活水平空前提高的时期,又是人类遭遇许多未曾料到的技术负面影响的时期,如果说人类生态环境的被破坏是这种负面影响的客体表现的话,那么人的生命物化则是这种负面影响的主体表现,而且尤以后者给人最直接、最深切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刘华初 《理论界》2010,(3):101-102
在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意识的发展遵循着从自然意识到意识、从自我意识到理想、从客观精神到绝对精神的自我实现的辩证发展过程。其中,意识阶段是重要的精神环节,主体和客体、现象和本质、有限和无限、自由和必然都实现了同一。感性确定性是意识辩证运动的起点,自我确定性在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过程展现出来,达到和解的结果是自我确定性向人类群体的方向迈进,最终达到自我意识的自由。  相似文献   

13.
主体性思想是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古希腊哲学中就存在着主体,l生思想的萌芽.近代西方认知主体哲学经历了由笛卡尔的自我意识论到康德的先验意识论、再到黑格尔的实体主体论的历史演变过程.马克思通过批判地继承人类哲学史上关于主体性思想的合理因素,特别是对近代西方认知主体哲学的扬弃.解决了长期困扰西方哲学的主体和客体的二元对立和分裂的难题,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实践性主体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14.
李赫男 《南方论刊》2014,(4):61-62,69
所谓E时代是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都充斥着电子产品,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宣布人类已进入了E时代,科技在进步、物资在丰富、经济在增长、社会在繁荣……生活的外观似乎越来越光滑美丽、越来越无懈可击。处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与环境,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也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人的品质、人的品味、人的品格。教育的主体是人,因此教学、课程乃至一切的教育措施都必须蕴含对教育的主体——学生的人本关怀。同时,透过关怀的过程,也能了解学生的特质与潜能,给予适当的启迪。  相似文献   

15.
人类是具有自我意识的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各种选择:从消费者对某一件消费品的精心的或粗略的选择,到企业家对经营方针,企业目标谨慎的或充满风险的战略选择;从科技工作者昼夜思虑的新概念、新模式、新工艺的选择,到文艺工作者反复推敲的语词、色彩、音符的选择,等等。我们生活在选择之中,  相似文献   

16.
刘志国 《理论界》2001,(2):20-20
资源是生产的基本要素 ,经济的发展表现为对资源的开发水平和利用程度的提高。在工业经济时代 ,人类对自然资源几近掠夺的利用 ,使人类社会的这一基本矛盾空前尖锐 ,以至于提出“增长的极限”。资源有限性是建立在土地、资本、劳动力等有形生产要素有限基础上的 ,知识要素并没得到重视。知识经济时代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都是围绕着知识这一要素展开的 ,人类的最重要资源是知识。知识经济的繁荣不是直接取决于自然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和规模 ,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利用 ,它推动第一产业不断升级和迅猛扩展 ;推动第二产业不断升值…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意识与文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人类精神对于自我和世界的自觉认识,文化意识包括自我意识与“他者”意识,有先进、落后与腐朽之分,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意识的主要特点表现为文化主体自我意识的空前增强、文化意识冲突的复杂和激烈、全球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增强等方面。这些特点要求我们重视和培育适应中国发展需要的文化意识,包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倡导和鼓励创新精神、强调现实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开放态度,从世界眼光看待全球化的进程等方面。对这些内容的自觉追求,是我国文化选择的方向,也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审美的主体体验特色刘樯宇一按照Loevinger对人的自我发展心理的研究,物我即对象与主体的分离意识是人产生自我意识的最初条件。接着的第二阶段是自我意识易受制于情绪冲动支配阶段。情绪是人类情感产生的基础。当人的意识能把外物刺激引起自身情绪感触...  相似文献   

19.
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迅速崛起,人类社会正在步入一个以知识资源为主要依托的经济时代。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知识生产和传播的主体,人才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关键资源。当今时代,智力资源的开发已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国家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竞争与抗衡,将主要依靠知识密集型的人才资本,集中表现为人才的竞争。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其本身的人才状况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兴衰,因此,高校要在新时代有所建树,求得长足发展,必须将人才队伍建设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各类人才特…  相似文献   

20.
人类生活在两个世界——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之中 ,理应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文明 ,因此关于作为人类文明两大基石的科学技术与人本主义思想的关系研究永远是一种终极关怀的研究。时代呼唤科技进步 ,这是不言而喻的 ,但面对着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 ,如何消解科学技术对人性的压制、重建人的自由创造 ,成了人类新世纪面临的首要课题。一、人本主义悖论宇宙巨人通过自己的衍生物人完成了主体与客体的二分 ,也同时把她自身推上了客体的席位。当原始初民能反观自己的自然之母、能把自己同自然之母区分开来时 ,自我意识便觉醒了。自我意识的觉醒催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