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由于多年来我从事近代史研究和史学理论的研究.使我接触到许多历史人物的史料,并对许多历史人物,至少有几十个历史人物作过评价.微观评价和宏观评价的都有。我对洪承畴这个人物也曾从宏观上发表过一些议论.’‘’尽管后来王宏志《洪承畴传》的出版,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史料和问题.可以深入地引为思考,但这个起初的宏观的看法却至今没有改变。由于我还缺乏对洪承畴某一历史阶段或事件进行微观分析的条件,在许多专家面前我不能班门弄斧,只能从宏观角度就洪承畴评价问题再谈几点看法:其一,洪承畴评价问题是个学术问题.应该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2.
全面评价历史人物原则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如何评价历史人物这个问题,古往今来,论者颇多,观点也不一,而且不同的阶级所依据的评价标准也都不一样。封建史家评价的标准基本上是对“圣君贤相”的褒扬和对“昏君奸佞”的贬斥。资产阶级史学家依据的也只是对所谓的英雄人物的赞美。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则认为,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标准应是看他是否推动或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为人类社会在由低级到高级的必然发展趋势中,首先表现为物质生产活动,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社会的发展过程也就是生产关系不断地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过程。所以,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列宁全集>第13卷第223页)。历史上的人物,其言行或思想只要顺应这一必然趋势,推动社会的发展,就该肯定;反之,逆历史潮流,阻碍社会的发展,就该否定。关于这一正确评价标准,在我国当代史学界是早已得到一致认同了的。不过,历史上的人物各种各样、千差万别,情况复杂,对他们每一个人进行具体的评价,单用一个正确标准去套是不够准确的,因为历史人物并不象“1+1=2”的数学运算那么简单。因此,要想做到既全面、又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还必须坚持一些最基本的评价原则。  相似文献   

3.
<正> 长期以来,史学界一些同志在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分析中,往往有意识地把道德与进步看成是绝对统一的东西,即认为凡是促进历史进步的则必然是符合道德的,凡是符合道德的则必然是促进历史进步的。这种观念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历史进程的较为精确的分析,因此有必要对道德与进步的关系作一辩证的探讨。所谓道德,其着眼点是从伦理学的角度,用善和恶、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等行为规范作标准来衡量、检查人们的历史行为;而进步则是从历史学的角度对促进社会发展的人物、事件所作的一种肯定性的概括。如果我们客观地分析一下历史,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道德和进步在阶级社会中,相统一的现象是暂时的和相对的,而相背离的现象则是经常的和绝对的。“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  相似文献   

4.
研究历史是和研究历史人物分不开的,“因为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①在中国关严党的历史上,有一些卓越的或曾经有过卓越贡献的人物,他们个人的历史,同时屯是中共党史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公正地、客观地研究党史上这些有血有肉的人,对于更好地研究中共党史具有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认识一切历史现象包括历史人物的思想武香,运用这一科学方法,实本求是地评价党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是我们正确评价党史人物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第一,评价党史人物,必须从具体的历史事实出发.实…  相似文献   

5.
刘锦涛 《兰州学刊》2008,(7):152-154
李贽打破“以孔子是非为是非”的标准,以自己的是非为标准评价历史人物,具有独特的特点。他注重历史人物的功利效果,讲求原情论势以品人,关注历史人物的人民性,反对用道德原则简单评价古人,主张用用辩证对比方法来评价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6.
高希中 《兰州学刊》2011,(3):156-159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历史作用标准与道德标准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历史作用标准被首肯,而道德标准被忽略;在肯定历史作用是首要或根本标准的前提下,有限地主张道德标准;以历史进步标准消除道德标准的独立性;把道德标准附庸于生产力发展标准;以历史作用标准为历史人物翻案。这些观念及其在历史人物评价中的实践,造成了对历史人物评价的诸多困境。至于对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问题,文章认为:首先,不一定非得给历史人物做出一个整体性的评价,特别是对历史人物在事功和道德方面各有千秋,难以作出总体评价时;其次,不能因为历史人物在事功方面的贡献而否定、忽略、开脱其道德的不足与问题,反之亦然;最后,评价历史人物,并非以"成王败寇"论英雄。  相似文献   

7.
由于历史评价与道德评价的二元对立 ,司马迁在表现和评价法家人物的悲剧命运时 ,陷入了历史评价和道德评价的矛盾之中。司马迁过分地强调了法家人物道德人格的缺陷和行为的不足 ,而相对地忽视了他们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因此 ,在《史记》法家人物的传记中 ,他们的悲惨命运并未构成悲剧性的矛盾冲突 ,悲剧色彩很淡。道德评价压倒历史评价是造成法家人物悲剧命运色彩不浓的主要原因。司马迁对法家人物的评价 ,表现出道德评价对历史评价的部分吞并 ;这既是对历史实在的二律背反的正确揭示 ,又深深地打上了他主观思想感情的烙印  相似文献   

8.
正确评价我国的道德现实,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加快培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道德体系,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论述了新形势下的道德评价问题。认为:一,道德植根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必须把道德的善恶标准和道德的社会历史标准结合起来评判;二,道德在实践中发展变化,评判新时期的道德不能固守传统观念,而必须有新的视角和观念;三,道德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对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失衡”现象的评判不能走极端,而要作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 一在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写给拉萨尔的两封关于《济金根》剧本的批评信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提出讨论。其一:不少研究者从历史真实这个角度来解释革命导师对拉萨尔的批评,即强调革命导师对济金根这个历史人物悲剧所作的精辟论述,而忽略对“济金根”这个艺术形象所作的正确评价。个别文章如《济金根辨》虽然提到“历史上的济金根”和“拉萨尔的济金根”这两个概念,但在论述“济金根能否成为悲剧的主角”上,仍是就历史人物来谈的。其二:关于这两封信的内容,上述研究者又都认为两位导师虽然“事先并没有交换过意  相似文献   

10.
在清代历史上,李光地既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也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如何评价他的历史地位,长期以来皆未得一个妥善的解决。本文就李光地的评价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意见,请大家批评。应当解决一个认识问题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历史研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无论我们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标准去衡量历史人物,都不能脱离他所活动的具体历史环境。唯有把特定的历史人物置于特定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一些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现将学术界在这两者关系问题上讨论的部分观点,简述如下:一、关于评价“改革中道德”的标准问题第一种意见认为,判定一种道德是否进步必须以其维护的经济关系的性质作为标准。他们引用中央首长在说到改革的标准指出,衡量我们各项改革对或不对,是以是否有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否有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是否有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为标准。在今天,在我们中国,这三条也是判断道德的进步和落后,评价道德的善与恶的标准。凡是合乎经济体制改革要求的(即三个有利于),对社会生产力起促进作用的作用的就是进步道德,就是善,反之,就是落后的道德,就是恶。  相似文献   

12.
有关秦始皇评价中一些问题的再探讨宋纹 陕西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两千多年来,儒家的民本、仁政观念及其思维方式,在人们头脑中积淀颇深。对秦始皇这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往往漠视其客观功绩;对其残酷暴政导致国亡,却极为反感。故评价其功过一直不够公允,即重道德...  相似文献   

13.
关于当前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荣开明一今天是昨天的延续。谈论当前的道德建设首先必须对改革开放十七年来道德建设的状况作出科学分析和总体评价。这是谈论问题的基本立足点。对于这个基本点,前几年学术界在争议中有截然相反的两种意见,即所谓“滑坡论”和“爬坡论”之争...  相似文献   

14.
革命实践必须有正确的革命理论指导曾牧野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毛泽东同志伟大的一生中,有正确的一面,这是主流;也有失误的方面,这是支流、次要的。我们既要看到主流。但也要指出支流。这是评价一位历史人物应持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论道德建设的社会保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的社会必然会引起道德的变迁。变迁中的我国道德状况是好、是坏,众说不一,有人惊呼“滑波“,也有人高唱“进步“,不管其观点如何对立,但对道德建设的必要性问题却达成了共识。一般而言,道德建设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这几个方面:一、建立与社会经济相适应的道德理论体系;二、建立道德的外控机制;三、建立道德运行的内源动力;四、创建良好的道德环境。上述问题,归纳起来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从道德理论本身而言的;再就是从道德的现实调控角度而言的。综观我国近年来的道德建设研究,其内容主要集中在第一方面,即主要是道德…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巾场经济条件卜的道德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很多,笔者就其中几个主要方面的问题谈谈看法。(一)我们今天探讨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是在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总的前提和背景下进行的。按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道德是人类物质生活活动的产物,在阶级社会以,道德是与一定的社会基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定社会里统治阶级为了组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必须建立与自己的社会经济项础相适应的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即所规“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  相似文献   

17.
道德评价标准是伦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 ,其内容也在相应地不断调整。在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必须用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思想来指导道德评价标准的构建工作 ,并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如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开拓创新精神等引入道德领域 ,形成以道德评价规律为基础、以道德评价导向为灵魂、道德评价原则为主导、道德评价规范为载体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18.
论道德的起源及本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道德的起源及本质费洪喜,高粱关于道德的起源及本质问题,必须从道德产生的基础和道德产生的过程两个方面进行考察,既要从哲学的高度辩证地考察道德所由以产生的基础,又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逻辑地再现道德所由以产生的具体过程,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把握道德的起源及本...  相似文献   

19.
评价历史人物,是一种认识活动.这种认识过程,是通过两个层次即事实性认识和价值性认识来进行的(参看拙文《评价历史人物要遵循认识规律》,载《华中师院学报》1982年第4期).对历史人物所进行的价值认识,是一个历史的认识,它是具体的,是发展变化的.我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李贽,在他评价历史人物的专著《藏书》、《续藏书》里,对战国至元的八百名历史人物,以及神宗以前明代的四百名人物进行了品评.他宣称要"颠倒千万世之是非",以"予李卓吾一人之是非"为标准,去重新评价历史人物.李贽到底是以一种什么价值观去评价历史人物的,他的价值认识具有什么特点?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李贽在《藏书》和《续藏书》中对历史人物的事实性认识,主要是根据以往的官修史书;其价值性认识,则主要渗透在大大小小  相似文献   

20.
在人们经济活动中会发生各种道德关系,需要对人们的经济行为作出道德评价。但生产力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因此,要认识道德评价的特殊性,正确处理道德评价与生产力标准的关系,坚持生产力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