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广东区执行委员会,简称广东区委,又叫粤区委,还有的叫两广区委,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_中国共产党最大的一个地方党组织,是广东革命根据地的领导核心。它活动的范围,除广东、广西两省外,还有福建南部和香港等地区。由于一九二四年实现了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广东成了全国革命运动的中心。党中央为了加强广东地区工作的领导,先后调周恩来、陈延年等一批重要领导骨干到广东,充实和健全了广东区委的领导。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东区委在党中央领导下及当时担任国民党顾问鲍罗廷的协助和指导下,在建立和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2.
北伐战争与华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九二六年夏至一九二七年初,国共合作进行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北伐战争。在这场革命战争中,素以爱国爱乡而著称的千百万华侨,坚决地支持北伐战争,写下了爱国主义新的一页。华侨是北伐战争坚决的支援者和拥护者。侨居世界各地的华侨,在北伐前,就“纷纷电请中央出师北伐,函欲早日推翻帝国主义的工具,除去列强在华势力。”①一九二六年三月,古巴、印度孟买和暹京等地华侨团体,就发回函电,敦促国民政府北伐。②四月十八日,东京华侨隆重集会,追悼北京“三一八”殉难烈士,到会华侨一致呼吁,请国  相似文献   

3.
张发奎是北伐战争的著名将领 ,他率部在两湖、江西、河南战场屡败敌军 ,战功赫赫。他同情工农 ,与共产党人有过较为坦诚的合作。但他不善于驾驭复杂的政治局势 ,不能在权势与真理之间作出正确的抉择 ,在大革命失败时最终走上了政治歧途  相似文献   

4.
梧州,这座风景绚丽、历史悠久、在近代有着“小广州”、“小香港”之称的城市,曾与“北伐”二字结下不解之缘,无论是1921年孙中山取道广西的北伐,或者是1926年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都与梧州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关系反映了梧州和广西曾有过的光辉历史,体现了梧州和广西人民对孙中山和国共合作的广东革命政府北伐事业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一、1921年孙中山取道广西北伐与梧州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并出兵广西打败陆荣廷旧桂系后,为了打倒北洋军阀、削平内乱、统一中国、实现民主共和的理想,即乘战…  相似文献   

5.
薛毅 《江汉论坛》2002,7(4):35-37
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农民运动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创办的,一所主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学校。在北伐战争前夕和北伐战争期间,农讲所为广东和全国培养了一批农运干部,为推动北伐战争的进展,在全国各地开展农民运动,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正是农民运动的蓬勃兴起和迅猛发展促进了北伐战争的进行。  相似文献   

6.
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共同组织了国民革命军,在广泛而深入的工农运动的推动下,进行了一场推翻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即北伐战争。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是一支劲旅,为北伐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北伐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这支军队后来参与了蒋介石的反革命政变,于是在已往对北伐战争的研究中,则比较忽视这支军队,或不愿置评。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本文对这支军队在北伐前夕及战争过程中的史实进行一  相似文献   

7.
8.
李品仙是国民党桂系的重要将领,是不久前去世的原台湾国民党的“战略顾问”。他的戎马生涯,跟中国近现代史(包括中华民国史、国共两党关系史等),是息息相联的。本文主要根据他生前留下的文字资料和有关史料,将其本人在参加1926年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以前的活动,介绍给读者和研究者,并祈教正。一、科举落第,弃文就武李品仙字鹤龄,广西苍梧县人。1892年4月22日(清光绪十八年三月二十六日)生于平乐乡间。祖籍原属湖南长沙,因避战乱、谋生计而搬迁南来。曾祖父李超邦,祖父李守良以耕读相  相似文献   

9.
“固甘援陕、联晋图豫”的建议,是中共北方区委负责人李大钊协助冯玉祥制定的国民军参加北伐战争的重要战略方针。为此,冯玉祥及国民军在北伐过程中极为重视甘肃的战略地位。冯玉祥认为:北伐的第一步是解救被围在西安的国民军,在此之前,“是平定甘肃,甘肃不能平定,……不能出潼关”。1926年5月至8月,国民军平定了甘肃地方军阀势力,并以甘肃作为主要后方基地,出击陕  相似文献   

10.
一、参加北伐1926年唐生智决定参加北伐,率师进入长沙,赵恒惕通电辞省长职,投奔汉口吴佩孚,赵部湘军第三师师长叶开鑫退往湖北通城,依靠吴佩孚的力量,纠集豫、湘、赣三省军阀宋大霑,李荫森、唐福山等廿余万人,组成“讨贼联军”,叶任总司令,三路入湘,号称“讨赤讨粤”,唐生智部一时处于不利地位,广州大本营派出第四、七两军北上援唐,第四军叶挺独立团,第七军尹承纲团先行出师。唐生智将所部扩编为四个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无论是“武力与民众相结合”,还是“国共两党结合”都不是北伐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因为这都是在新三民主义指导下取得的。孙中山以新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发动北伐战争,依照新三民主义确定北伐的目的,遵循新三民主义理论创建革命军队,并以新三民主义武装广大民众,从而使新三民主义成为北伐战争胜利的旗帜。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为国民革命军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找到了夺取胜利的途径。新三民主义与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因此,在北伐战争中,共产党人不仅在平时做训练工作和组织工作,是宣传新三民主义的模范,而且在战时冲锋陷阵,奋勇争先,是执行三民主义的楷模,从而唤起民众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北伐战争。新三民主义不仅是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而且是实现“武力与民众相结合”的根基,最终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因此说,以三大政策为核心的新三民主义的指导,是北伐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1926年7月正式发动的北伐战争,是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最辉煌的战事之一。它的发动不是偶然的,至少具备以下条件:1、各种政治力量尤其是国共两党对北伐的认同。2、广东国民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巩固。3、民众运动营造的有利社会环境。4、北洋军阀各派系间的战争和兵变提供的时机。5、苏联政府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与过去同类专著相比,我觉得最近出版的曾宪林、曾成贵、江峡合著的《北伐战争史》有以下几个优点: 第一,运用翔实史料,成功地揭示了北伐战争发展的历史特点。这是该书最显著的特色。该书可贵之处就在于掌握了大量的不可多得的第一手史料。作者化费了很多心血,查阅了当年当事人的日记、回忆录如《蒋总统秘录》、《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北伐阵中日记》、《武昌被围日记》、《李宗仁回忆录》、《白崇禧  相似文献   

14.
1926年至1927年的北伐战争,是中国第一次大革命的高潮。江西是北伐战争的第二个主要战场。在北伐战争中,江西的工人阶级和农民群众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江西的工农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和湘、鄂、粤诸省一起,汇成大革命时期全国工农运动的中心区域,为后来土地革命战争的开展、红色政权的建立、中国革命道路的开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1926年7月正式发动的北伐战争,是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最辉煌的战事之一。它的发动不是偶然的,至少具备以下条件:1.各种政治力量尤其是国共两党对北伐的认同。2.广东国民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巩固。3.民众运动营造的有利社会环境。4.北洋军阀各派系间的战争和兵变提供的时机。5.苏联政府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林子华 《学术论坛》2002,1(6):103-105
华侨支援北伐战争具有政治目的鲜明、有组织有领导、连续性和持久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说明 ,华侨不仅一贯热爱祖国 ,而且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7.
北伐战争中,农民武装通过参加平定商团叛乱、配合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协助国民革命政府平息杨刘叛乱、援助省港工人大罢工、支援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以及南伐邓本殷等,对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通过侦察敌情和为国民革命军带路、救护伤病员以及参加讨伐夏斗寅叛变和马日事变等,为保证北伐军的胜利进军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中共豫陕区委是我党早期的五个地方区委之一(一九二五年十月党的四届二次扩大会议前后,全国共建立五个区委,即北方区委、江浙区委、两粤区委、湖南区委、豫陕区委),是中国共产党首次在河南建立的统管豫陕两省的党组织。它不仅在豫陕两省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中共党史中也占有重要的一页。但是,由于多年来党史界对豫陕区党委建立的时间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因而给豫陕两省革命史的研究带来了不少困难。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各地编史修志工作的深入开展,不少地县由于对豫陕区党委建立的时间概念模糊,因此,在述及重大政治斗争事件时,往往多不明豫陕区委是否建立。这不能不说是个不足之处。为了编写一部信史,笔者通过对有关文献史料的分析研究,仅就中共豫陕区委建立的时间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也论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的性质问题夏存友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组建于1925年7月的国民革命军,作为中国近代军事史上一支新型革命军队,成为推动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武装力量,对于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动摇帝国主义在华统治基础,都起着...  相似文献   

20.
纪念北伐战争70周年研讨会在广州举行田人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广东中共党史学会、中共广州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主办的“纪念北伐战争7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10月30日至31日在广州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汉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