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而重庆“强位弱势”的高新技术产业 ,究其原因 ,其中之一在于“麦克米伦缺口”壁垒现象。为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抢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制高点 ,构架发展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的政府“种子基金” ,显得尤为重要。政府“种子基金”的主要形式有 :政府担保、政府补贴、政府投资基金等  相似文献   

2.
鉴于国际经济发展趋势 ,本文从高新技术发展概况着手 ,具体地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阻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路障”。在分析“路障”存在的原因后 ,借鉴国际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经验 ,结合我国国情 ,找到解决我国现存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正面临着资金筹集、商品转化和知识产权三大挑战。通过作为风险 (投资 )资本的权益资本与高新技术产业资本的结合 ,可以迅速实现科学技术到第一生产力的转化。欲使我国风险投资业走上规范化的健康的发展道路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需要解除制约风险基金发展运作的各种制度性障碍 ,确立风险基金的进入和退出机制 ,从而为“科教兴国”创造一个相宜的市场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4.
进入90年代,全国出现了一个以发展高新技术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大好局面。实践证明。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经济结构的高度化和协调化,是加速苏州社会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苏州河西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开发建设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一、苏州发展高新技术的基本优势当今,高技术的发展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它对整体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人们生活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1986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苏州市总体规划,开发建设苏州新区并在其中加速发展一块高新技术产业“试验田”。因此,一个迫切的问题就是要大力扶持、发展和建立一批将来能够在国际上占领市场、在国内引导工业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并以此推动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按照“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立足产业、项目起步”的  相似文献   

5.
赵影 《宿州学院学报》2005,20(5):135-137
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取决于其高新技术的发展,而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正表明了信息技术不再仅以无形资产的形式和某种经济的附庸出现,而是以一种有形资产的形式独立地登上经济舞台,成为一种经济产业,即“知识经济”。  相似文献   

6.
《中华魂》2005,(10)
龙岗区总面积844.07平方公里,是深圳市面积最大的市辖区。近年来,龙岗区委、区政府以建设“科技强区”为目标,积级营造一流的投资营商环境,大力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全力扶持民营科技企业,使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04年,龙岗区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区”。 一、快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近来来,龙岗区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以年均70.7%的速度增长,2004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总产值547.2亿元(在地口径),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45.3%,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为支柱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已成为国内重要的通讯交换机、计算…  相似文献   

7.
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扩大湖南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是21世纪湖南省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选择,文章分析了湖南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状况,认为只有打破传统贸易理论和观念的束缚,以结构调整为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产品的竞争优势,扩大高新技术引进的规模,才能实现“科技兴贸”战略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论高新技术进步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的兴起,使世界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知识产业迅速增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导,传统产业知识化。面对这样的国际态势,为使我国在21世纪赢得竞争优势,我国应从自身的人才资源优势和科技资源优势出发,选择“混合型高新技术进步模式”,积极发展知识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以实现科教兴国和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
高新技术产业带作为集中智力、信息、资金和政策等各种资源的优势地区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根据增长极和点轴布局理论,探讨了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带“点-轴-带”的渐进式布局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产业呈现“大同构、小差异”的特征。三次产业同构性强,主导产业重合度高,但同时,四市各次产业又存在差异,并形成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甚至在同样都是主导产业的汽车和装备制造业当中,发展各有千秋。因此,一方面,趋同的产业结构导致四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日趋激烈,另一方面,产业“大同构”下的“小差异”为“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错位发展找到了合作的空间。四市应围绕着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化承接,高新技术产业集成化发展思路,进行差异化发展。合肥应主动出击牵头构建产业合作共享平台,以实现转型升级和抢占高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锦州市深入实施“科教兴锦”战略 ,全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锦州市高新技术及产业的发展仍存在许多问题 ,诸如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形成等一些问题。据此 ,本文提出了如何进一步发展锦州市高新技术及产业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其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正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虽然我国近十多年来高新技术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文章根据存在的问题和市场客观规律,提出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文章探讨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功能及其实现方式,研究了中国四大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集聚的发展状态,从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优化发展政策、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和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集聚的整体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信息社会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信息社会技术创新对企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担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 ,信息时代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论文对已有技术创新动力机制进行探讨 ,结合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分析了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优劣势 ,以及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提出了信息社会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高科技的世纪,是“信息”的世纪。各国为了保持下世纪的经济增长和竞争力,都在积极采取各种手段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抢占制高点。邓小平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精辟地论述了抓住机遇、发挥“侨”优势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点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出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6个现状特点,然后对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条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应从环境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融资体制建设、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发挥高新区功能等方面加快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广东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的经济合作使大珠江三角洲成为亚大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合理的大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目标模式将是第三产业占主导,第二产业有一定基础,第一产业平衡发展。第三产业中盈利性行业占重要地位,制造业则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现代轻型加工业为主,积极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农业则向多层次多元化经济和“三高”产品生产发展。在区内产业分工中,港澳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型加工业。珠江三角洲成为劳动密集型与资本、技术密集型相结合产业的生产基地和高新技术的科研基地,并积极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及其与港澳的“接轨”。为加快产业结构目标模式的形成,三方可在产业政策、第三产业和科技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协调,同时三角洲还应从体制上促进其产业与港澳的“接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风险投资的理论为起点 ,介绍了风险投资的概念、特点、功能以及其发展历程和运作机制 ;借鉴发达国家风险投资的经验 ,并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科技成果转化为切入点 ,阐述了科技成果转化与风险投资关系 ,从而引申出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的推动作用 ;同时通过对国内风险投资现状的介绍 ,指出目前阻碍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发展的瓶颈 ,从资金、成果、政策法律、退出、人才五个方面逐一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最后对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发展山西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科技人才缺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低等问题 ,它对山西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较大 ,因此 ,确定山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是十分必要的。文章结合山西实际 ,提出了优先发展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环保生态等高新技术产业战略  相似文献   

20.
美国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 ,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形成了高经济增长率、低通货膨胀率与低失业率并存的“新经济”。我国发展新经济 ,应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 ,扶植高新技术产业 ,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以信息化来推动产业结构的转换 ,并为之创造适宜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