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课程是学校向学生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学校借以实现其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现有的课程编制、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实施过程中,因女性声音缺失而产生的学校教育内部的性别偏见,极大地阻碍了女性的学习。因此,如何正确地面对学校课程中所隐含的性别偏见,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最终解决,以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值得教育者深思。  相似文献   

2.
为指导英国学校履行《性别平等责任法》,英国机会平等委员会于2007年颁布了《英国学校〈性别平等责任法〉操作指南》.该《指南》主体立场认为,性别平等有益于每个儿童的全面发展,性别平等工作应处于学校工作的优先位置,学校性别平等是保障社会公平的重要环节.其操作特点是:要求学校将《性别平等责任法》融入日常工作计划,结合《指南》细化措施,制定实施方案对《指南》要求进行过程检验,制定专门措施对《性别平等责任法》实施效果进行监测.《指南》为我国学校性别平等行动的拓展和提升提供了启示:从政府层面看,应提高政府管理者对性别平等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建立专门组织监测评估学校性别平等工作;从学校层面看,应以性别平等理念进行学校管理,将性别平等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开展性别平等教育;从社会层面看,媒体应加大对性别平等议题的宣传力度,民间组织可依托服务项目主动投入到性别平等行动中来,民间组织和各级妇联以及性别研究中心应推动政府持续关注性别平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我国女性在教育权利与入学机会公平方面得到了较多的保障,但仍存在些许不平等,尤其表现在教育过程与结果方面:社会性别分工意识影响学科选择和偏移,性别刻板印象影响教育过程不公平,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冲突影响教育结果不公平。  相似文献   

4.
女性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与社会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高等教育中,女性性别教育的不公平问题明显存在,主要表现在教育过程中与教育结果中。通过建立平等的社会性别意识,完善法律法规和改善高等教育内部系统才能促进男女生性别教育公平,实现男女平等。  相似文献   

5.
用社会性别意识审视中国的女性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透视了我国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教育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分析了教育领域性别不公平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只有克服传统社会性别观念的障碍、认清教育中社会性别意识的现状与问题、树立正确的社会性别观念,才能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实现两性和谐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国外女性教育研究围绕着“教育性别鸿沟的反转”这一重要变迁及其带来的重大影响展开。首先,欧美发达国家在总体上实现了教育性别鸿沟的反转,其他国家男女教育差异不断缩小。其次,教育性别不平等问题在理工科领域仍然存续。再次,性别、种族和地区形成的交叉效应使得少数族群女性在高等教育领域受到双重压力。最后,女性教育对婚姻家庭具有显著影响。对我国相关研究的启发是:应关注整体性的性别教育公平,也要关注不同学科的性别教育公平;应关注女性教育提升本身,也要关注女性教育对婚姻家庭的深远影响;应关注女性教育现状,还要关注话语对女性教育处境的建构作用,探索促进教育性别平等的政策。  相似文献   

7.
游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环节,幼儿在游戏中完全的释放自己。儿童的性别角色意识几乎是在游戏中形成的。教师在游戏中的性别期待、性别教育理念影响其进行游戏指导和性别教育。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从双性化教育理论视角出发,整合出游戏中教师性别教育指导策略:教师应突破自身性别刻板印象,创设公平的性别教育环境,在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性别角色认知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普遍的性别规制与偏见所引起的性别不公正会导致性别尊严伤害与性别刻板印象等后果,这种由性别偏见而产生的社会歧视与主体没有得到普遍的承认相关。社会歧视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从而限制了个人的自主发展。承担着个体社会化重要功能的学校场域,目前存在性别尊言伤害、性别刻板印象等性别偏见,这将严重阻碍男女两性的全面发展。真正的性别公正教育应该从承认并接纳性别差异开始,进行对话沟通,以消解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世纪,在中国学术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来自不同学科领域或社会相关部门的研究者,对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的公共政策进行性别分析,提出政策建议,以进一步推进性别公平公正。本文追溯了性别与公共政策的相遇,讨论了公共政策性别分析包含的内容、性别关系与政策过程的互动,提出了对性别与公共政策这一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社会性别意识,作为现代意识的重要组成,将对未来社会男女两性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进步产生重要影响。学校课堂的课程、环境、活动层面,是宣传现代的性别意识,系统传播科学的女性观念,造就社会平等性别意识的主要渠道。高等师范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范院校学生的性别意识、态度和角色定位,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未来的平等参与和发展;而且与他们正确性别意识相关的未来的教师职业生涯,还将直接影响到成千上万的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发展。  相似文献   

11.
性别、性别观念对性别角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别角色的形成是由生理因素决定还是由社会文化因素决定的,成为性别角色研究中一直争议的焦点问题,但国内对此缺乏定量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市5所大学的552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Bem性别角色量表和自编的性别观念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性别角色受生理性别和性别观念类型共同影响,支持了生物社会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2.
性别不仅是儿童生理发展的自然秉赋,而且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基础。性别差异与儿童心理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使男女两性在认知、情绪乃至个性发展上呈现出不同的轨迹。从社会参照、教育互动、性别认同、同伴交往等角度,论述性别差异对儿童心理发展和社会化的制约作用并探讨相关教育问题,对儿童的成长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学前儿童性别教育的有关研究表明,社会上还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身处特定环境中的学前教育教师以及图画书、教学媒体等仍然带有较强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等性别刻板印记。为此,国家需要在学前儿童性别教育研究的基础上重视学前教育阶段的性别平等教育,制定相关的政策,建立性别教育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教师性别平等教育的培训网络平台,以现代性别教育理念为指导,基于对儿童生理差异的尊重,设计出适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性别教育课程,全面有效地实施性别平等教育。  相似文献   

14.
当代女性主义教育研究范式主要包括元分析、文本重构及现实批判。元分析是对主流文化高度认可的教育理论或原理予以重新分析和反思;文本重构主要体现为对教育史、教育思想的重构及女性社会性别意义的重新解读;现实批判即以女性主义尤其是以社会性别为视角,检视教育领域存在的性别差异、性别歧视以及女性的生存与发展等问题。女性主义在教育研究范式上的探索与积累,有助于教育研究视角和教育理论体系的丰富,促进教育领域性别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实行均衡发展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每个人都应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由于受自然条件、历史原因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区农村回族女性教育公平难以提升,表现出一种教育发展的非均衡态势。从农村回族女生的升学率、辍学率等方面显示出了非均衡现象,其现实不容乐观。因此要解决农村回族女性教育公平问题就要从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性别视角本身进行反思,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回族女性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6.
性别的媒介形象对比研究——以电视广告为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电视广告的内容分析为基础,从广告人物的身份、角色类型、性别关系三个方面对比考察性别形象在我国电视广告中的表现和新近演化,结果发现:男女性别形象在电视广告中都被商业化,既强化了社会性别的"刻板成见",也给传统男性形象带来了挑战,并启动了现代新女性形象的传播,总体上呈现为渐进的多样化的性别形象扩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子游戏市场的发展,女性玩家逐渐成为游戏公司不容忽视的消费群体。然而,电子游戏广告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并未随之减少。通过使用带有性别刻板印象广告的问卷与没有性别刻板印象广告的问卷,分别调研消费者对电子游戏性别刻板印象广告的反应。采用描述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及协变量的变异数分析等统计研究方法对调研数据进行解析,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于没有性别刻板印象的广告反应优于有性别刻板印象的广告。游戏广告创作需与电子游戏发展趋势相匹配,通过减少电子游戏广告中的性别刻板印象来提高消费者的情绪愉悦程度、降低消费者的广告批判态度。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在加强两岸学习交流中有着特殊的人文、地缘的优势,比较闽台近年来高校性别平等教育情况,可以看出两地在法律政策、管理机构、课程体系、教育理念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台湾地区丰富的性别平等教育经验为福建省高校性别平等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对促进我国内地社会性别和谐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经济转型时期越南力图在激发经济活力的同时继续保证社会的公平,因而在促进男女性别平等上做出了不懈努力。但男女收入的行业差距、部门差距和地域差距始终存在的事实表明,越南促进性别平等的目标还远未实现。其表层原因在于职业的性别隔离仍未完全消除,深层原因则是父权主义构建的性别分层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