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出版社近期出版了张翼星先生编著的《列宁哲学思想的历史命运》(以下简称《命运》)一书。该书分正篇(列宁哲学思想与当代现实)和附篇(国外学者对列宁哲学思想的若干评论)两大部分。正篇由10章构成,前9章的内容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列宁主义总体问题。作者着眼于社会主义实践和意识形态斗争的现实,通过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估、列宁主义理论贡献和历史遗产的考察,以及对列宁主义的国际性和民族特色的分析,揭示了列宁主义的思想实质。第二部分是关于列宁哲学  相似文献   

2.
郭华清 《学术研究》2005,(7):139-140
赵春晨教授的《岭南近代史事与文化》一书,2003年已经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研究近代岭南文化与广东地方史的力作。该书是作者论述岭南(主要是广东)近代历史与文化的个人学术专著,共43万余字,由40篇专题论文组成,分为史事篇、文化篇、视野篇三个部分。书中既有对近代岭南历史特征和文化精神的宏观论述,也有对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各时期岭南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化现象的个案分析,并把近代岭南区域社会的变迁置于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加以考察,涉及的方面则有政治运动、社会转型、中外关系、思…  相似文献   

3.
全国党校第三届哲学年会于五月下旬在无锡召开。会议着重讨论了关于组织毛泽东同志《实践论》、《矛盾论》等八篇著作(以下简称“八篇”)学习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并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矛盾规律,分析我国农业生产责任制的理论和实践的问题。 会议比较集中地讨论了为什么要学习“八篇”和怎样学习的问题。到会同志结合教学实践,深入领会邓小平同志去年三月关于学习哲学的讲话精神,认为邓小平同志从  相似文献   

4.
这几篇文章讨论的是中国今日人人应该讨论的一个问题,——人权问题。前三篇讨论人权与宪法。第四篇讨论我们要的是什么人权。第五、六篇讨论人权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思想和言论的自由。第七篇讨论国民党中的反动思想,希望国民党的反省。第八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历史作用的问题,迄今已讨论多年,褒贬意见悬殊甚远。近几年见于报刊的文章中,有两篇贬得更重一点:一篇是戎笙的《只有农民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吗?》(载《历史研究》1979年第四期),再一篇是王小强的《农民与反封建》(载同刊同年第十期)。王文涉及面较宽,这里只讨论其中有关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的问题。一切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都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和概念出发。我们现在讨论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战争问题,同样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我们不可无视这样一个重要事实:中国的农民战争发生在一个作为“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的大  相似文献   

6.
李美霞 《学术界》2006,(5):295-300
一、引言《语言文字学辨伪集》(以下简称《辨伪集》)是中国工人出版社于2004年6月出版的一本关于语言文字学领域所进行的科学辨伪以及学术批评的论文集。文章的执笔者都是我国语言文字学界著名的专家、教授、学者。全书长达505页,收录文章54篇,字数达540千字。该书按照内容编排,共有八部分:第一部分,呼唤科学辨伪;第二部分,贯彻执行国家的语文政策;第三部分,语文教学与婴幼儿识字;第四部分,普通语言学和俄罗斯语言学;第五部分,真理与谬误之争;第六部分,纯净学风文风;第七部分,驳伪科学及其辩护士;第八部分,综述及其他。这八部分涉及的内容很…  相似文献   

7.
制度变迁的运作机制: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制度主义从历史观和制度观的双重视角理解制度变迁问题,把制度的生成、维系和变迁看成一个整体的演化过程。运用过程分析方法,考察历史制度主义理论视角下制度变迁的运作机制,可以分为作为制度存续历史过程和宏观背景的稳定阶段、向阈值临界点位移的变迁前奏阶段、遵循路径依赖进行变迁的正常时期和制度意外断裂的异常状态。然而,历史制度主义理论对制度变迁的解释也存在一定限度:一是如何处理宏观结构与微观细节的关系问题;二是案例总结的归纳方法缺乏普适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8.
刘荣材 《兰州学刊》2006,46(9):131-134
在马克思看来,产权和产权制度不是抽象的、永恒的和凝固不变的概念,而是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下不断发展与演变的动态化概念。本文研究发现,马克思关于产权制度变迁的分析,是按照两条相互联系的主线来进行的。一是考察了人类社会经济形态不同发展阶段的所有制形式或产权形式的制度变迁,一是考察了产权权能从统一到分离的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9.
东江流域,具体而言包括目前广东省的惠州、河源、汕尾三市以及东江三角洲的东莞市.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研究广东森林史的论著中偶有提及东江流域森林变迁及其成因者,如张镜清等著《广东森林历史变迁初探》、《广东省森林简史》和《广东、海南森林的变迁历史初探》,是国内最早对广东森林及变迁作全景式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中国西北边疆研究丛书"之一种,苗普生先生论文集《新疆历史论衡》2020年8月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精选作者不同时期的文章共28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历史发展总论",收录7篇论文,从宏观上探讨新疆历史研究的内容、理论和方法,探寻新疆历史发展的规律,论证新疆统一于祖国的历史必然性。第二部分为"民族历史研究",收录论文12篇,以新疆历史的具体史实为研究中心,分别探讨了政治制度、行政建制、民族宗教政策、人口发展变化等多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主持者言:本组论文有三个主题词:土地、水和森林。土地、水和森林是组成人类生态环境的三个重要的结构性要素,其历史变迁对人类社会影响巨大深远并具直观外显性,因此很自然地最受生态环境史家关注,成为重点研究课题。在中国史研究中,土地问题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课题,其进入“历史”与中国史学几乎同样古老。近百年来,历史学家特别是经济史和农学史家,曾就中国历史上的土地制度、土地关系、土地利用和改良方式与技术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历史地理学家更将考察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视为自  相似文献   

12.
文化涵化是文化变迁的一个主要内容,是指不同民族(或族群)相互接触引起原有文化的变迁,这种变迁通常是双向的。广西贺州客家族群长期与瑶、壮等兄弟民族(或族群)聚居生活,由于发展历史和生态环境的不同,经过长期的文化涵化,广西贺州客家族群在语言、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不同于其他地方客家族群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本文第一部分先从文学社会学研究的语境人手,试图在“文学性”与“社会性”这两种对立研究取向的颉颃中呈现该研究的困难前提。主体部分(第二、三、四部分)梳理文学社会学的“系谱”及其来龙去脉,从这一研究方向的“历史发展”看其“主要方法”,检视“文学社会学”在不同时期和人物那里的认识程度和方法论上的思考。在历史考察的基础上,亦鉴于文学社会学迄今在定义以及一些相关问题上还缺乏共识,第五部分既是对文学社会学定位问题的探讨,也是本文的总结性思考。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是既有研究中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有学者甚至认为这一部分应该独立出来作为第四笔记本。在考察文本的历史变迁和原初结构的基础上,我们不难发现:这一部分在逻辑和文本上都是开放性的,其哲学讨论与第三笔记本中的经济学研究错综交织在一起。而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态度的细微转变则反映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存在的两条逻辑此消彼长的理论态势。在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进行理论定位的问题上,西方“马克思学”和苏联马克思主义都有意无意脱离了文本的原初写作进程,转而以某种外在的理论框架为出发点进行阐发。对此,我们必须加以审视、反思。  相似文献   

15.
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教授,在二十多年前,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西北地区治沙规划的需要,在繁忙的教学之余,曾对内蒙占西部地区沙漠化的历史演变情况作了实地考察和研究:一九六○年六,七月间在宁夏黄河东岸的灵武、盐池两县境内(与内蒙古伊克昭盟接壤)对通称为“河东沙区”进行了考察;一九六三年进行了乌兰布和沙漠北部的历史地理考察;一九六四年又对鄂尔多斯南部的毛乌素沙漠以及毛乌素沙漠南沿的陕北榆林地区的沙漠化进行了考察。在上述考察的基础上,先后发表了《从红柳河上的古城废墟看毛乌素沙漠的变迁》、《从人类活动的遗迹探索宁夏河东沙的变迁》、《乌兰布和沙漠北部的汉代垦区》、《乌兰布和沙漠的考古发现和地理环境的变迁》、《从考古发现论证陕北榆林城的起源和地区开发》等科学论文。这些刚刚开始的沙漠科学考察以及以后陆续发表的科学论著,不仅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显示了历史地理学涉及到沙漠考察这一广阔领域后所具有的生命力,同时也从如何选题到如何进行考察研究,为我们进行历史地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范例,一个好的学风的范例。  相似文献   

16.
考察任何事物的变迁,首要的应透视推进或阻碍其变迁的关键因素。计划经济体制下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历史变迁与中国共产党发展农业的思路紧密相联。探究原因,当时党内囿于不同的社会主义观及对农业合作化的不同理解,在发展农业的制度选择上,始终存在着不同的思路。其相互牵动、相互影响的结果使包产到户浮沉不定、几度变迁,并折射出深刻的政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学习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问题,如果从一九七八年五月十一日《光明日报》发表那篇特约评论员的文章算起,迄今已有两年半的时间了。回顾两年多来的情况,这场学习讨论对于粉碎林彪、“四人帮”制造的精神枷锁,打破现代迷信,促进思想解放,推动各项改革,重新确立党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确实起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巨大作用。但是,这并不是说,围绕实践标准的一切问题现在都已经解决了。从认识上讲,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对这一问题的重大意义估计不足。有的怀疑,动摇,有的表面赞成、实际抱有保留,  相似文献   

18.
戴维·哈维对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源进行了探究,认为启蒙运动时期,统治自然的观念开始盛行,且这种观念随着自然科学的兴起得到了强化。他认为,全部社会—政治规划都是生态规划,反之亦然,对环境问题批判性考察也就是对社会的批判性考察,因为两者之间内在的变迁是相互关联的。为此,他强调表达环境问题就需要一种生态社会主义语言。  相似文献   

19.
《重庆社会科学》2005,(3):112-112
(批准号:01BJY031 项目负责人:王锡桐)该成果根据长江上游在维系整个长江流域生态安全上的地位、作用及其当前生态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确定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的目标是:最大的绿色覆盖、最小的水土流失、最优的水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集,主要的对策是开展长江上游五大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工程和五个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这五大工程是:水土保持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森林植被的恢复与发展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五个重点地区是:长江源头区、云南金沙江流域、贵州乌江流域、四川盆地和三…  相似文献   

20.
<正> 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成立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于1685年11月21日至25日在六朝故都南京召开。与会代表85人,提交了论文30余篇。大会主要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一)关于六朝史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唐长孺教授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不少是南北同步进行的,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整个社会历史都是向前发展的,不是倒退。与会的许多代表也不同意以往把六朝看成是一个黑暗倒退的时期的观点,指出六朝是继汉开唐的重要历史时期,经过六朝的开发,长江流域的经济、文化赶上了黄河流域,至隋唐南北统一,两大流域合并成一个基地,使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更高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