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泓 《世界民族》2012,(1):77-89
奴隶制随资本体制而扩展是历史的罕迹,这种社会形态在美国南部持续于16世纪初至19世纪60年代。大地产制和对资本的需求、奴隶制对自由劳动力的排斥、代表奴隶主利益的州权与政党的保护、大资本阶层和联邦的妥协、新型阶级的缺位与南部社会文化,一同催生和促发了美国奴隶制与资本制度的并行,19世纪60年代工业资本取代了种植园奴隶制,南北社会文化差异则积淀为一个新的社会形态的传统类型,即一个主流的结构制度可包含有不同基础形态。  相似文献   

2.
理论形成背景19世纪,是西方社会走在进步前列、充满乐观历史意识的时代。文化人类学和马克思主义几乎同时产生于该世纪中叶。19世纪的人类学被人们称为“进化主义人类学”。在社会普遍按单系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全到完全进化的假说下,试图重新编撰当时收集的大量原始民族的资料,重新构想史前时代的人类史,这对于验征思想界争论的焦点——国家形成论,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19世纪中后期法国人旅藏游记文本为基点,以各文本均强调的“入藏路线”为引子,在19世纪中后期中法关系的历史背景下,论述了19世纪法国对藏族地区想象性的殖民意图。在较少的关于法国同中国藏族地区交往史的研究中,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法国绘画创作在19世纪可以说是异彩纷呈、革新不断。在19世纪之前已经产生了浪漫主义与新古典主义,之后就是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属于文学领域的一个专业术语,最早在18世纪德国作家席勒的作品中就有所体现,但是法国画家库贝尔是最早在美术领域体现现实主义的。现实主义作为一种艺术现象于19世纪40年代产生,直到19世纪末。本文首先说明了现实主义在美术领域中产生的原因,然后以19世纪法国三位现实主义经典画家为例分析解读其作品,希望人们对现实主义绘画的价值标准和审美取向具有一个更为具体而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美国华人新移民与华人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人移居美国始于19世纪30年代,初期移居美国的华人主要来自中国的广东。1965年美国修改移民法后,移居美国的华人数量迅速增加。新移民的到来改变了美国华人社会以粤侨为主的状况,并导致了传统华人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6.
天地会最早活动在福建南部一带 ,清嘉庆、道光年间蔓延到长江以南各个省区。其中广西的天地会发展最为迅速 ,道光中叶以后即成为洪门活动的重点区域之一。壮族是广西天地会的主要力量 ,也是参加天地会活动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这与当时广西的社会状况、壮族的社会文化结构和天地会的宗旨及组织形式有极大的关系。从 19世纪中叶到 2 0世纪初 ,天地会在壮族地区组织了持续不断的反清起义 ,对近代中国和近代壮族的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督教在近代吉林朝鲜族中传播始于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发展较快.在近代吉林朝鲜族中开展传教活动的有长老会、安息日会、监理会等几个主要派别.基督教在近代吉林朝鲜族中的传播,对当地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教育与民族文化1789年开始的、震撼法兰西达20年之久的法国大革命牵动起一系列重要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革。19世纪这些变革遍及整个欧洲,并于我们所生存的世纪远及世界其他地区,至今我们仍感受着它的余波。法国革命所解放的一个威力最大的社会现象便  相似文献   

9.
在历史上,哈萨克族是由古代欧亚草原上众多部落和部族及其后裔经过长期错综复杂的交往和融合形成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哈萨克族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变动,最终由一个独立的民族演变成为地跨中俄两国的跨境民族。关于哈萨克族成为跨境民族之后,伊斯兰教在新疆哈萨克族中的发展演变及"本土化"的探析,是近代哈萨克族宗教发展史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冈察洛夫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俄国的社会现实与变革。其人道主义思想和艺术创作对深入理解俄苏文学特点提供一种历史认识视角,对于重新认识、正确评价俄苏文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是西藏政治社会当中风云变幻莫侧,急剧动荡不安的一个世纪。九世班禅罗桑图丹·却吉尼玛就诞生于这样一个时期,他遭受英、俄等帝国主义的欺凌、利诱和迫害,备尝了人间的辛酸苦辣。但他不甘为帝国主义及其西藏上层少数极端分子所屈服,倾心祖国,投奔中央政府,为民请命。继之辗转各地,呼吁和平团结,举除内乱,赈济  相似文献   

12.
当中国社会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来到永宁盆地--这个中国西南部偏僻山区的角落时,当地的纳西族或者摩梭人并不知道等待他们的是什么.经过了一次大规模的社会学调查,还有其后60年代初期更多的田野实地调查,研究者们发现纳西族的亲属关系是母系家族体系,他们不实行制度化的婚姻.这在中国的社会科学家中引起了很大轰动,因为它似乎强化了19世纪刘易斯·亨利·摩尔根提出的社会进化理论.  相似文献   

13.
德国文化民族主义是18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第一次世界民族主义浪潮中的特例,它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无论从其坚持的理念本身还是从其在社会结构中的角色来分析,德国文化民族主义者实际上都与当时其他社会群体处于割裂状态,因而使他们无法找到实现其社会理想的相应社会力量.国家的内忧外患促成了文化民族主义者思想的早熟,也造成了他们的文化取向和政治取向的相异,他们的思想是历史的而非逻辑的.虽然从历史的角度看,当时的德国文化民族主义者没有承担起统一国家和实现民主政治的重任,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为后来的德国统一和社会进步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俄罗斯系列形象研究之一的“多余人”形象是俄罗斯文学画廊中极为特殊的一组人物群像。本文深入地探讨了19世纪俄罗斯文坛中出现的“多余人”形象的运行轨迹,较集中地反映了“多余人”的苦闷、探求以及不幸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修订的越南北部村社的成文乡规民约(券例)中的村社社会民俗,以及这些民俗所反映的一些时代问题.对这些乡约的研究将有助于加深对越南村社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现代民族学发展的萌芽时期。笔者从民族思想史的角度出发,探讨和分析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学对中国少数民族的研究思想如何由“汉族中心”到“各族平等”的转变过程,指出这一演化过程体现了当时社会政治和学术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关于西藏水灾的研究,迄今还完全是一个未开垦的处女地,最近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的《灾异志·水灾篇》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较为详细的档案材料。这些历史档案除一份是18世纪90年代以外的,其余全是属于19世纪以后的,即从1803年到1958年155年的100份水灾档案。本文将依据这些材料,对西藏19世纪以来的水灾进行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学中的人类学传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社会学在中国的近百年学科发展史来看,其中始终蕴涵着一种人类学的传统。本世纪70年代末以来20年的社会学“重建”.这种早年的传统也在新的氛围中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本文拟扼要考察这种学术传统并尝试对其成因略作分析,以求正于各位同行。一、19世纪欧洲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社会学和人类学作为两门独立的学科,都形成于19世纪欧洲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日趋激化,使得维持社会正常运行和发展的问题变得突出而引人注目。于是,社会学“作为从整体上和从发展机制上对社会进行综合具体考察的学科就应社会的这种需要而出现了”…  相似文献   

19.
自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的近百年间,中国社会在经历了外敌入侵、内部动荡的痛苦中,跨越了古今之变的历史过程。清朝统治者为弥乱固本,维护统治,在不断强化国家权力机构的同时,也加紧了对广大乡村治域的渗透和控制。日伪时期,日本侵略者通过其扶植的敌伪政权,对东北及其他沦陷区人民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  相似文献   

20.
16~19世纪黑人在澳门充当着不同的社会职能,根据各种文献记录来看,他们主要充当士兵、护卫、家仆等,这些黑人在澳门整个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澳门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