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年保 《云梦学刊》2004,25(3):106-107,113
省略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古汉语中尤其如此。古汉语省略的修辞功能可粗略地概括为三类:表意功能、表形功能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介绍省略分类和功能的基础上对比分析省略在英汉语言中的衔接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在古汉语中,“为”字既可以作名词、动词,又可作介词。《马氏文通》主要从语法学的高度,根据“为”字所司对象的性质,系统论述了其作为介词的搭配功能。马氏认为,“为”后一般跟名词或代词作宾语,这是“为”作介词的一个重要语法特点。此外,《文通》还对“为”字宾语的省略问题进行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4.
张家合 《学术论坛》2007,30(6):183-185
在评述汉语心理动词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心理动词的判定标准,并对心理动词进行分类。古汉语心理动词的研究可以从及物性、语义场理论、程度量级、过程结构表达和认知等几个方面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5.
省略是自然语言中广泛存在的现象,大量关于省略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研究加深了人们对该结构的认识。在此采取生成句法的最新观点探讨其推导过程,分析认为名词短语省略、动词短语省略、小句省略推导过程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语段移交到语音界面时,其补足语没有拼读的结果。同时,名词短语的省略也为DP语段提供了事实上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省略对于短篇小说来说必不可少。本文结合着对叙事时间省略的分析,以鲁迅小说为例,对省略的几种形式进行阐释,并简要分析了其在小说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古代汉语教材一般都很注意讨论语法成分省略这一问题,分为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兼语省略、介词省略等等。省略的规律一是承上,一是探下。但是,古文中还有一种省略情况,却很少有谈到的。这种省略情况,不是指简单的主语、谓语等语法成分的省略,而是指一个完整的意思(一个句子甚至几个句子)都被省略掉了。如果被省略掉的句子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在使用英语中的替代和省略这一修辞手法时判断和使用人称照应的正确程度要比判断和使用替代和省略的正确程度高。由于没有真正理解英语中的替代有三种形式、没有理解英语中分句性替代有两种句式等,大学生在使用替代和省略时出现错误较多。对此,英语老师应在加强对替代和省略知识传授的同时,注意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替代和省略的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传统语文学时期古汉语语法研究的总体情况是词法研究领先于句法。但真正的汉语语法学诞生之前,古人对反问句并不是一无所知,因此,首先将历代的传注之书及文字、训诂专著里涉及的有关古汉语反问句的论述进行简要概述,然后以时间为线索,将《马氏文通》后有关古汉语反问句论述的著作和论文进行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10.
根据黄国文对语篇衔接的两大分类,结合韩礼德的语篇衔接分类标准和概念体系,从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逻辑联系语两大方面分析了兰姆姐弟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分析发现,兰姆姐弟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使用了时间地点关联成分、照应、替代、省略、连接等衔接手段,改写简洁,衔接紧凑,脉络清晰结构完整。兰姆姐弟擅用词汇衔接映衬人物形象,语言保留了原作的风格。  相似文献   

11.
反思古汉语词汇研究现状,其研究内容比较狭隘,研究方法日趋定型僵化,面临深刻危机。古代文学审美语素"气"属于书面常用雅语,既抽象又模糊,具有独特性与共通性相融合的特点,对古汉语词汇研究而言,它具有如下特殊的研究价值:探索审美语词的特点及演变规律,丰富并深化古汉语词汇语义理论;从三个平面展开语义描写,考察审美认知特点,开拓词汇语义研究模式;扩展古汉语词汇语义研究的应用领域,为文学范畴史研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训诂专书,它是我国最早的总释群书语义的专著,是中国的第一部词典。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训诂材料,保存了大量的古字古义,仅它给词分类这一点,就比西方早100多年。《尔雅》对后世的训诂学也有很大影响,在古汉语和汉语史研究上有极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刘玉宇 《学术研究》2012,(7):28-33,159
当代一些有代表性的英美学者,如陈汉生、安乐哲和郝大维等人,试图从古汉语的语言结构出发,来解释古代中国哲学相对于西方哲学的独特性。然而这些学者关于古汉语和哲学思想之间关系的论证都是建立在一些不可靠的预设之上的,因此无法说明古汉语和中国哲学思维方式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4.
《陈涉世家》“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中的“收”字,中学语文课本注为 “收集大泽乡的义军”,似有不妥之处。这个“收”字,当是“收取”、“收占”、 “攻取”的意思,其下被省略的宾语当是“大泽乡”。理由如次: (一)“收”字作“收取”、“收占”、“攻取”讲,在《辞海”、《中华大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都有明注。而且,“收”的这种用法,在司马迁作《史记》之前就已经存在。如:  相似文献   

15.
匡凤 《江西社会科学》2021,41(6):112-117
小说叙事过程中的空白被称为叙事空白,文学创作中,叙事空白的运用既能体现出作者的创作水平,也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省略是体现叙事空白比较常用的一种创作方法,指作品中的某些内容被略去不写的文学"空白"现象.文学作品中的省略形式多种多样,有的省略没有任何文字表达、有些通过省略号来代替、有的则直接告诉读者此处省略多少字或叙述者告诉读者对某个事件和内容不做或无法叙述、有的在文本中留下一个"空白"页或一个黑页.文本中的省略激发了读者对文本中空白的再创造,从而形成对文本的二次叙述.  相似文献   

16.
匡凤 《江西社会科学》2021,41(6):112-117
小说叙事过程中的空白被称为叙事空白,文学创作中,叙事空白的运用既能体现出作者的创作水平,也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省略是体现叙事空白比较常用的一种创作方法,指作品中的某些内容被略去不写的文学"空白"现象.文学作品中的省略形式多种多样,有的省略没有任何文字表达、有些通过省略号来代替、有的则直接告诉读者此处省略多少字或叙述者告诉读者对某个事件和内容不做或无法叙述、有的在文本中留下一个"空白"页或一个黑页.文本中的省略激发了读者对文本中空白的再创造,从而形成对文本的二次叙述.  相似文献   

17.
<正> 主语承前省略,是语言运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主语可以承前什么样的语言片段省略?可以承前语言片段的什么结构成分省略?这是值得(?)论的问题。(一) 主语可以承前什么样的语言片段省略呢?一般地说,承前分句、句子、段落的有关成分都可以省略。具体说来,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8.
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其中语法衔接又是一种主要的衔接手段.在歌词语篇上,最主要的语法衔接手段为:照应、省略和同构.文章在照应方面主要探讨了歌词语篇中的人称内指照应,在省略方面主要分析了照应性省略和语境性省略,在同构衔接方面主要考察了重复、添加、交替三种方式.这些语法衔接手段对实现歌词语篇的连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运用当前语言学界关于语法分析的三个平面的学说,对古汉语介词的语法作用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进行了解析,既总结了前人研究的成果,又提出了个人的认识,这是把现代语言学、语法学的理论和方法引进古汉语语法领域研究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 古汉语“有……者”句式,是指动词“有”带有以名词+者,或以名词性“言”字词组为宾语的动宾结构。它的句首常带有表示一定空间范围的省略型的方位词组。名词+方位词构成的方位词组,也是表示某种广义处所的,所以这里统称之为处所词。这类处所词应该属于何种句子成分,语法学界意见不同。本文拟就这个问题,粗陈管见,以求正于同志们。“有……者”句首涉及处所问题的情况,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有……者”句首不带处所词,以“有”字开头,引出陈述的对象。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