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厄内斯特·海明威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 ,战争题材是他的主要创作源泉 ,他是所有有关战争题材作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本文通过海明威的作品进一步透视海明威的战争观点。从“迷惘”、“反战”到“主战”,海明威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认识转变过程 ,而他的思想和行动、他犀利的笔调 ,深刻地影响了几代人。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作家 ,还是一个反法西斯的英雄 ,他的伟大作品至今读来仍觉观点鲜明、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
20世纪英国文学最伟大的作家劳伦斯小说的主题始终特别关注现代社会中的两性关系,并在长篇小说《恋爱中的女人》中试图通过建立自然和谐的"平衡星体"模式来解决这一难题。但是他对女性态度的变化在随后的作品中表现明显,并流露出日益明显的男权主义思想。文章从人物原型的角度追寻劳伦斯"平衡星体"模式中的失衡,探析劳伦斯女性主义思想的...  相似文献   

3.
劳伦斯是第一位把现代心理描写引入小说的作家。作品中,他关注现代人的生存环境,致力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尤为注重研究工业文明对人们间相互关系的影响。劳伦斯取得如此成功离不开作品中自然意象的运用。他的四部代表作涵盖其一生创作的各个阶段,展示自然在其不同时期小说创作的重要性,充分证明劳伦斯灵活运用了自然的语言功能和教育功能。从自然这一角度读者可以管窥到劳伦斯小说创作历程的发展与演变。  相似文献   

4.
作为20世纪初英国文坛上现代主义作家的重要代表,劳伦斯无疑是最具争议的小说家之一。这是因为劳伦斯在生活、情感、思想等方面存在着深刻的矛盾,这些矛盾互相关联、相互影响,成为有机的统一体,共同影响并制约劳伦斯的人生与创作的发展轨道。同时,这些矛盾促使劳伦斯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天然结合,最终成就了劳伦斯。  相似文献   

5.
周立波是一位得到人们较多研究和评论的作家,但研究界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作家后期的文学活动和创作业绩上,而对他前期的思想和小说创作关注不够,评论甚少。为数不多的几篇全面论述作家创作道路的文章,涉及了他的前期思想和创作,但这也只是为了阐明他后期的创作发展和成就提供一  相似文献   

6.
浅析劳伦斯小说中的若干意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英国作家劳伦斯的创作鼎盛期是在本世纪初的 1911- 192 8年 ,其对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巨大 ,尽管他小说中大量的性描写历来成为卫道者诟病的焦点 ,但本文试图通过他小说中大量意象的营造里撷取几片 ,来发掘蕴藏于其中严肃而深邃的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7.
周立波是一位得到人们较多研究和评论的作家,但研究界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作家后期的文学活动和创作业绩上,而对他前期的思想和小说创作关注不够,评论甚少。为数不多的几篇全面论述作家创作道路的文章,涉及了他的前期思想和创作,但这也只是为了阐明他后期的创作发展和成就提供一个起跑点和比较面,评述简略,没有把它作  相似文献   

8.
鹿地亘是日本著名反战作家。抗日战争期间,他在中国国统区积极领导和组织了在华日人的反战活动,并取得较大成效,为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二元论是西方哲学的基本理论思想之一,二元论思想也曾多次出现在西方文学作品中。劳伦斯是英国著名作家,由于他一生思想复杂多变,国内外的文学评论界对他的创作思想众说纷纭。但是如果用哲学的二元论思想分析他的作品,就会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劳伦斯生长在工业革命的大历史背景下,社会变革和家庭背景让他认为:世界是由对立矛盾组成的。在完成自传体作品《儿子与情人》的过程中,通过反思自身经历,他的二元对立观点逐渐形成。但是,随着作家思想的成熟,劳伦斯的二元对立观逐渐转变成为“二元一体”的理论体系,说明作者最终超越了广义二元论的单纯的对立理论。  相似文献   

10.
日本著名女诗人和歌人与谢野晶子,(1878—1942年),于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发表了著名诗歌《你不要死去》。这首诗歌反战倾向比较明显,表现了作者的战争观。诗歌表达了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主题。吐露了普通平民切实的反战心情,是主题鲜明的反战诗作。与谢野晶子的诗作明白易懂,感情色彩浓厚,易引起人们对战争的痛恨,这与她很高的文学素养有关。这首诗勇敢地向绝对主义的天皇发起挑战,反映了与谢野晶子那无所顾忌的自由与反抗的个性。  相似文献   

11.
种族沟通,对于劳伦斯来说不仅仅意味着与其他民族关系的重建,更意味着人类完整性的重建,在与其他种族的沟通中恢复自身的活力;然而劳伦斯并没有忽略种族差异所造成的仇恨和复仇。文章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以上两个方面内容,并结合劳伦斯个人的流亡,可得出以下结论:一、身为白人作家的劳伦斯反对西方工业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扩张;二、劳伦斯认为实现种族沟通必须忠实于"地之灵"思想。  相似文献   

12.
劳伦斯与张爱玲同是20世纪初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们前期创作的作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学形态,它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个不可回避或轻视的阶段。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发现劳伦斯与张爱玲在创作思想、创作风格以及创作语言特色等方面有着共同性。这种现象对重新确立转型时期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许多欧美作家是以战争为题材进行创作的.他们的许多作品从对战争场面的外在壮烈与残酷的描写转向了揭示战争中人的内心世界,揭示战争对人类心灵的伤害与人性的扭曲上.从欧美作家战争文学的创作思想取向、欧美作家战争作品的视角等方面对欧美战争文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劳伦斯是一个有争议的作家。赞成他的人说: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富于想象力的作家。反对他的人则说:他是个没有把才能用在正道上的天才。劳伦斯1885年9月11日生于英格兰中部的诺丁汉郡一个煤矿区的矿工家里,1930年3月2日死于法国汶斯,享年仅仅四十五岁。他的创作生涯虽然仅仅十九年,但他创作了四十多部题材广泛、文体多样的作品。他的比较有影响的小说就有《儿子与恋人》(1913)、《虹》(1915)、《恋爱中的女人》(1916—1920)、《失踪的女郎》(1913—1920)和《切特利夫人的情人》(1928)等。  相似文献   

15.
袁敏 《21世纪》2010,(6):73-73
"如何教育孩子?原则一,别管他;原则二,别管他;原则三,别管他。这就是全部的开始。"听完这段话,相信大多数父母都会瞠目结舌了吧?但这就是英国作家劳伦斯在1918年提出的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方法被称为"简单教育"或者说是“放任式教育”。它要求家长减少对孩子额外的教育投资,不对孩子的成长施加过多压力,给孩子更自由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6.
文学是生活的反映。而每个作家都不是机械地描摹生活,都是带有一定的倾向性,有选择地来写的。因而透过描写战争的文本,我们可以充分认识与了解作家对战争的诠释——即作家的战争观。德国作家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1929)和美国作家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1929),是两部著名的反战小说,二者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不同侧面,从而揭露了帝国主义战争给人带来的伤害。特别是这两部作品所描写的都是作家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作品主人公保罗(《西线无战事》的主人公)和享利(《永别了,武器》的主人公)的言行与内心的独白,也就分别是作家雷马克和海明威的思想的映现。  相似文献   

17.
从传统的情节观来看,哈代的短篇小说具有比较严整的结构,不过他的特色在于在构成情节统一性的"因果链"上更是显示出作家独特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手法,哈代牢牢掌握"命运"的主题,以命运为红线串联起整篇小说,这样就把小说的情节同出对人世的深刻洞见的思想内涵统一了起来。  相似文献   

18.
大卫·赫伯特·劳伦斯(David Hefbert Lawrence,1885—1930)是本世英国著名的文学大师,观代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劳伦斯是位才华横溢,创作欲极强的作家。在他那卷帙浩繁的作品中,成就最大的是小说。他一生共创作了十部长篇小说,七部中篇小说,五十余篇短篇小说。在这些小说中,劳伦斯执着的探索,他鲜明的伦理道德观和社会观跃然纸上。特别是他那独具特色的长篇小说的影响早已越过了其国界。  相似文献   

19.
D.H.劳伦斯短篇小说艺术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H.劳伦斯短篇小说的艺术成就是一个很值得总结和论析的问题。虽然劳伦斯在世界文坛上获得的成就与影响多半缘于他一系列极具个性的长篇小说,然而除了它们,除了他诸多著名的书信、几百首诗歌以及一些文论作品,他还创作了几十个短篇小说。这些短篇小说同样因作者鲜明而强烈的精神个性和出色的艺术才能,闪放着夺目光采。这些作品是世界短篇小说珍品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正由于此,劳伦斯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短篇小说家之一。作为同一作家不同体裁的作品,劳伦斯的短篇小说在内容和风格上与他以长篇小说为代表的其他作品有诸多相通…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美学高度分析沈从文“乡下人”这一概念,认为它不仅包含作家的情感形式和价值标准,而且是其“生命”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他评判人生的内在标准。沈氏这一美学思想的主要方面是从人的情欲层面把握、表现他所面对的“人生形式”。其中,情欲层面中还有对生之强悍和“血的意识”的倾心,这与劳伦斯的创作追求有一致性,本文就此进行比较并阐述沈氏美学思想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