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抗衡限制性援助是美国政府贸易融资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减少限制性援助的使用,美国政府采取了两项主要战略,一是推动并参与经合组织成员国关于限制性援助的一系列谈判,直接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二是设立限制性援助基金,直接抗衡限制性援助。  相似文献   

2.
二战结束后,杜鲁门政府时期美国开始了战后大规模的对外援助.经济援助中最重要的是欧洲复兴计划,它对战后欧洲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美国进一步控制西欧对抗苏联的重要步骤.另一方面,随着冷战的进一步加剧,美国政府认识到仅仅依靠经济援助不足以抵制苏联的威胁,因而又将援助重点转向了军事援助,希望在军事实力上与苏联抗衡.由于援助重点的转移,双方的对抗也进一步升级.  相似文献   

3.
论战后初期美国对华援助(1945~1949)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后初期,美国政府对华提供了大规模的经济、军事援助.然而,美国的援助并未能挽救国民党政府的败局.通过对战后初期美国对华援助政策的制订、实施过程所进行的深入分析与研究,可以揭示出美国对华援助政策的失败是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确定其外交政策的冷战思维的失败,这是战后美国政府对华援助政策失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战后初期,美国政府制定对国民党政府援助政策,提供了大规模的经济、军事援助,最终援助失败。美国对国民党政府援助政策的失败,是美国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确定其外交政策的冷战思维的失败。  相似文献   

5.
1969年前后,国际冷战格局出现了美守苏攻态势,美国政府和领导人从国家利益出发迅速改变对华遏制政策,意图利用中国因素抗衡苏联。美国联合中国抗衡苏联的外交政策改变了国际冷战格局,影响十分深远。  相似文献   

6.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起,美国对外援助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迫于与苏联争夺第三世界的压力,需要大量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另一方面,美国国内经济下滑,国际收支平衡危机频仍,面对国内尤其是国会的反对,无法获得太多的援助拨款。针对这一状况,肯尼迪政府调整其对外援助政策:一方面将援助类型从以军事援助为主转变为以经济援助为主,确立了经济援助,特别是发展援助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提出援助负担分担政策,要求西欧及日本等盟国分担援助负担。这些调整使得美国对外援助政策开始走向制度化,并为以后美国政府以及国际援助体系的对外援助政策确立了基本框架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7.
关于美国图书馆法的制定过程与行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序言美国政府开展对盲人的图书馆服务是在1897年开始的,但是,称之为国家级的图书馆法的最早法律还是在1955年以后制定的。图书馆服务法(Library Services)在图书馆立法史上是划时代的法律,由于这个法律的制定,美国政府开始对作为国家综合教育计划一环的图书馆进行财政援助。  相似文献   

8.
战后美国对外援助政策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美国对外援助 ,学者在论述时 ,往往侧重于得出结论性的评价 ,如把美国的对外援助与人权外交结合起来 ,认为美国对外援助尤其是经济援助是推行人权外交的工具 ,体现了美国的霸权主义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 ,美国提出对外经济援助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美国的经济、政治利益 ,它与人权外交的关系不大。美国对外援助政策的提出 ,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大突破 ,自此美国人的视野更加开阔 ,对外援助政策是实现美国世界霸权的工具 ,无论何时美国的对外援助政策都是为了维护美国国内经济的持续繁荣 ,国内政策的制定一直是美国政府的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9.
霍淑红 《国际论坛》2013,(3):38-42,80
冷战结束后,美国私人基金会对中东欧国家的援助呈突发性增长,并逐渐形成了一条以培育公民价值和倡导公民参与为目标,以为非政府组织提供培训、项目和资金等支持方式的民主援助路径。美国私人基金会对中东欧国家实施民主援助既离不开美国政府在全球范围内推行民主的现实支持,也离不开全球化全面快速推进所提供的机遇。它们行动的理论依据为公民社会的成长是民主的基石。它们的民主援助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美国推行民主输出战略和推动中东欧国家的民主发展,但却不是使该地区民主得以巩固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二战结束后,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和保守主义思潮重新抬头.对美国政府来说,要想推行新的援助西欧政策,能否得到国会内的共和党保守势力和民意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在马歇尔哈佛演讲前后,美国政府积极鼓动一些民意团体和利益集团,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马歇尔计划宣传攻势,其中,哈里曼委员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该委员会的作用长期以来却被马歇尔计划史研究学者忽视了.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30年代,针对美国白银收购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灾难,中国要求美国改变这项政策,由此,在美国政府内部引发争论。美国国务院为避免触怒日本,主张美国自行修改白银政策或联合其他国家共同解决;而财政部从反对绥靖日本的角度出发,主张给中国以经济援助,并将其作为政治支持中国的有力工具,最终财政部的意见占了上风。世界局势的变化和罗斯福在不同时期的政策考虑导致了这种结果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某种意义上说,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是美以关系的晴雨表。以色列建国伊始,美国就通过援助拯救了这个新生国家,从而奠定了美以关系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主要以经济援助为主,军事援助所占比重很小。进入60年代,美国对以援助总量和援助结构均发生明显转变,美以关系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转变是冷战背景下美国对以色列乃至整个中东战略的调整,对中东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学生贷款事业经过二战后的迅速发展,已形成多元化、多类型的学生资助体系,成为发达国家的典型案例。其中,美国政府的作用非常关键,表现在为学生贷款提供立法保障、财政支持以及组织、管理和技术依托。借鉴美国的经验,中国政府有必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尝试:推进政府立法,实现贷款业务有法可依;提供财政支持,保障贷款运行的公平与效率;完善行政规制,宏观调节国家助学贷款的整体运作。  相似文献   

14.
中东和平进程的停滞与恐怖主义日益猖獗已经置美以军事援助关系于一种两难境地。在这种军事援助关系之下 ,以色列对有明显的将自身安全托付于美国的“不安全感”和制定内外政策时的约束感。而美国则为此难以在阿以间寻求一种均衡 ,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既助长了以政府在中东和平问题上的强硬立场 ,又更加激发了穆斯林世界的不满 ,针对美国的恐怖主义袭击愈演愈烈。尽管在美国内对这一关系的舆论支持呈下降趋势 ,但由于美国在全球和中东地区的战略目标没有发生改变 ,以色列企图“安全自助”的致命伤难以消除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美以军事援助关系将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15.
抗美援朝战争之所以能取得胜利,与广大农民的积极支持是分不开的。以重庆大足县龙水地区为例,该地区在建国初社会秩序逐步安定下来,而土地改革又让农民得到了渴望已久的赖以生存的土地。出于对共产党领导的新政权的感激拥护、对美国的敌视心理以及自身固有的从众心理、逐利心态,加之共产党一系列以“保家卫国”为主题的适时有效的舆论宣传,最终使广大农民乐于参军支前,从而直接推动了战争向有利于我方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美国与中国"三农"政策的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美两国"三农"政策有着巨大差别.美国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和补贴在不断加大,而中国是"取大于予".正是由于中国政策上的这个特点导致了如今严重的城乡失衡问题.文中列举了中国"三农"问题的具体表现,分析了其政策成因与社会后果,提出了目前应研究和解决的具体问题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年销售额对美国家庭农场进行分类,从农场现金总收入及组成、农场财务业绩、家庭收入来源及水平、政府补贴等方面对美国家庭农场收入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出了不同类型家庭农场在收入的各个层面均存在明显差异的结论,并对引起差异的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战前美日殖民角逐是60-80年代中期亚太经济中美日竞争的历史根源,战后美日和亚太经济迅速发展的某些结果是其现实原因;该时期是两国激烈竞争的典型期,日本在贸易、投资和经援三方面赶超美国而占先;经济实力、政府与企业的合作、比较优势的发挥和经营策略是决定竞争结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1933-1937年,从表面上看,美国政府在对日、对华政策上保持克制,不公开刺激日本,但这只是其中的一面。它的另一面是有限地促进苏联力量的增长,利用苏日矛盾对日本施加压力。美国此举就是要在苏日之间精妙地玩弄平衡,以此推动东亚政治局势的稳定,使美国得以实现其门户开放的目标。这一时期美国远东政策在表面静观其变之中又存在着积极影响远东局势的因素,其实质是"均势外交"。  相似文献   

20.
从马歇尔计划看美国的实用主义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是人类历史的永恒主题.对于靠垄断组织支撑的美国政府来说,实现国家利益和垄断组织利益最大化是美国政府一切行动的指南.二战后,美国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对西欧各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其过程实际上就是实现美国利益最大化的过程,援欧计划服从并服务于美国的切身利益,因此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披着理想主义外衣,行现实主义之实的一个典型案例,是其现实利益在具体对外行动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