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交际法与英语教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交际法强调语言学习必须通过运用语言交际的过程 ,重视应用能力培养。本文论述交际法的概念与教学模式 ,并结合交际法教学的实践 ,论述英语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习为中心 ,重在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实际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大学英语教学中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际既是语言活动又是思维活动。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而思维能力则是促进交际能力形成的核心。通过语篇教学寓思维能力的培养于交际活动中,是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英语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但仅仅学习词汇、语法不能真正理解英语语言的内涵。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才有助于学生真正把握语言。英语教学应该从地理环境、姓氏、问候和词汇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很复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个部分。语言学习离不开文化的学习。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注重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了英语使用的得体性教学,而在实际交际中,许多交际障碍却源自语言使用的得体性。这实际上不能使学生在真正意义上掌握英语。语言的得体性可以通过对英语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加以培养。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英语语言文化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得体使用英语的能力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5.
以交际法教学理论为指导 ,结合语言与文化的内在联系和本科生英语教学实际 ,从教学模式和文化导入两方面讨论培养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方法。同时 ,还探讨运用交际法进行英语语言学习所应注意的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如何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而交际策略是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交际策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学生使用交际策略时所产生的问题,探讨了教师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和训练方法。希冀能对外语教学起到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把西方非语言交际的研究与中国的文化特点相结合,探索中国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英语教学。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应该作为以培养学生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为目的的英语教学的一部分。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使得文化间具有不同的非语言交际规则。这使得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变得更加复杂。所以,只以英语语言学习为目的的英语教学无法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目的。这就使得成为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培养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目标。遵循这一原则 ,教师要想尽办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自信心 ,使教学过程交际化 ,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听说英语的机会 ,在课堂外 ,通过举办英语角、办英语广播节目、故事会、教唱英语歌曲等众多方式 ,尽力为学生营造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实际情况,从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外语能力的内涵、如何培养外语能力及外语能力培养的误区,综合论述了对外语能力培养尤其是适用于外贸英语专业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交际法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交际策略是提高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交际策略是指语言学习者为了克服因语言资源有限所造成的交流障碍而采取的技能.本文通过教学实践对交际法的内涵、交际策略的理论基础及交际策略的研究,来分析交际策略教学的必要性,并进一步实施交际法的教学策略,目的是促进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交际教学法以成为培养学习者交际能力的主要教学法,也就是如何教学习者用得体的,可接受的语言进行交际,更适用于听力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听力教室的多媒体等现在辅助教学工具,通过组织各种视听活动和各种支配原则下的角色扮演活动来达到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论二语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的使用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隐喻不仅丰富语言表达方式,而且也有利于创新思维、有助于语言习得。隐喻能力是人们熟练掌握一种语言的重要标志。二语学习中隐喻语言的使用及隐喻能力的培养应该也有必要作为二语学习的目标。隐喻能力是人们创造力迸发的诱导因素,关注学习者隐喻的使用就是在关注他的创造潜力。在二语教学中,利用隐喻的认知功能,广泛阅读含有丰富隐喻表达的语言材料,进行含有隐喻表达的语言练习,以培养学习者的隐喻能力,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也是高效的。  相似文献   

13.
以拒绝请求言语策略选择为例,通过语篇补全测试考查了两组不同语言水平受试的语用能力发展情况,并与一组外籍教师的作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组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并未随其语言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两组受试在拒绝策略使用基本相同且作答时会受到自身相对社会地位高低的影响,与外籍教师组的作答均有一定差距。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课程设置会对其语用能力的发展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外语教学词典是针对外语学习的需要而编纂的 ,词条中蕴含着学生外语学习所必需的各类信息 ,了解词典的信息编排结构、正确地解读或掌握这些知识信息 ,对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十分有益。然而 ,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对选择词典比较盲目 (随大流 ) ,也不太了解词典的宏观和微观结构 ,无法有效地使用词典。本文就是针对这一问题 ,从教学词典中的语法信息和话语信息两个方面 ,谈谈如何利用词典帮助培养大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英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结构由四个层面组成,即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各层面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学习者语言能力结构建立可以通过教学大纲的选择和设计来实现。语法、技能、主题、情景、功能意念以及任务型教学大纲可供教师在不同的培训阶段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6.
许多情况下 ,具有相同外部学习条件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却获得不同的习得能力 ,本文主要从语言输入及情感过滤两个不同角度论述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指出语言的联想意义反映了特定语言使用者所处环境的社会文化 ,显示了文化对语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从语言与文化的相关性的角度出发 ,介绍了语言的非理性意义对语言团体文化观念的反映 ,说明了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仅需要掌握语言的理性意义 ,更需要掌握语言的联想意义。指出在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的现在 ,拥有社会文化能力对学习者掌握一门语言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非词语化是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而thing是常用的非词语化词之一。基于一个中国学习者语料库和一个本族语者语料库的对比,研究了中国学习者使用thing的特点。结果表明,中国学习者倾向于过度使用该词,而且存在许多语义模糊、冗余、替代和搭配不当的用法;但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该词的使用频率显著下降,这说明中国学习者对该词的使用符合中介语的发展规律。结合研究结果尝试分析了这些特点的成因,发现学习者的词汇能力、学习策略、语言负迁移和中介语心理认知机制等因素造成了中国学习者过度及不当使用thing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用能力是使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 ,它是交际能力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语用因素影响着外语学习的内容、过程和效果。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 ,分析当前英语教学的现状 ,并就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习者的语用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中国日语学习者在与日语母语者的跨文化交流中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本文在会话分析的先行研究的基础上,比较分析日语母语者和中国日语学习者会话中对于“话题管理”的不同特征,研究发现(1)话题导入:日语母语者会根据对日语学习者的日语语言能力和反应方式来选择,如果有超出日语学习者理解范围的趋势,日语母语者往往选择回避而选择新的话题.(2)话题展开:日语母语者更注重“相互参与的协调”,与此对应的是,中国日语学习者则表现出“个人意见的表达”的倾向.(3)话题选择:明显呈现出“由浅入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