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文化运动以来,《墨辩》研究有用西方学术为依据而成就的"新墨辩",如《墨辩》的科学思想、《墨辩》的逻辑学等;也有欲建立一个"逻辑"学科,基于此学科比较西方逻辑、中国逻辑、佛教逻辑之同异,如虞愚基于"论理学"学科下的因明、中国名学、逻辑比较研究;还有不少学者用因明理论解释《墨辩》,如张纯一的著作《墨子集释》中的《墨辩》研究、谭戒甫的著作《墨辩发微》等。从张纯一、谭戒甫的《墨辩》研究看,就因明而言,具有整体性,是与唯识学连为一体的;就《墨辩》的因明研究而言,是碎片化的,是剪裁"百科全书"《墨辩》的因明内容。  相似文献   

2.
《墨辩》作为中国古典逻辑的第一个构造体系,以其理论的形态表现出中国古代逻辑思维的特点。逻辑学是以推理为主要研究内容的,那么《墨辩》逻辑推论理论的特点是什么呢?中国古代思维方式对《墨辩》逻辑推论学说的构建有些什么重要影响?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一点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代《墨辩》比较研究法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探讨了贯穿近代《墨辩》复兴这一历史过程中的比较研究法,考察了它的缘起的背景、渊源和基本内客,通过历史法的梳理和逻辑方法的提揭,对此作了系统的总结,客观地评述近代《墨辩》比较研究所取得的成就与失误;并在考察其失误与局限产生的内在机缘的基础上,提出应当科学地运用比较研究法,并兼以多元的范式与方法来对《墨辩》这一文化复合体作立体的透视与阐释,说明墨辩的义理类型与特征。  相似文献   

4.
《墨辩》丰富、发展了先秦诸子的逻辑思想,建立了较系统完善的逻辑思想体系。这主要体现在它对名的概念本质、正名的前提和原则以及划分和定义等正名方法做了创新性地探索。《墨辩》的正名思想对当代中国逻辑学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墨家“以说出故”的推论性质和推论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家自墨子开始建立墨家学派的时候起,为了批判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并和道家、阴阳家和名家中的诡辩逻辑作斗争,就十分重视研究“辩”的理论和“辩”的技术(方法)。墨家学说之所以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批判力,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墨家的理论大都是建立在严密的逻辑推论基础上。《墨子》全书各篇中的大量论证,逻辑严密,推论准确,今天读来仍使人感到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后期墨家尤其对“辩”的理论和“推”的方法作了相当科学的总结和概括。从《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一直到《大取》和《小取》(这六篇一般统称为《墨辩》),基本上完成了墨家逻辑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体系,所以一般也称墨家的逻辑为“墨辩逻辑”。  相似文献   

6.
亚里士多德关于谬误的理论主要载于《工具论》的《辩谬篇》和《前分析篇》中,另外在《修辞学》一书中也有阐述。在《辩谬篇》中,亚里士多德从分析反驳入手对谬误做了定义和界分。《前分析篇》中所体现的特点正是要以明确谬误研究中的逻辑因素。作为逻辑应用理论的现代谬误理论,它的产生和发展表明它不是来和现代形式逻辑竞争的,更不是用来反形式逻辑的,而是作为形式逻辑的一个补充,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发挥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的古代,就已经非常重视关于类概念的研究,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逻辑学。中国古代的逻辑专著《墨经》,便是以类的同异原理为依据而形成自己的逻辑体系的,可以说同异规律是《墨辩》逻辑的基本规律。 (一) 晋代的鲁胜曾为《墨经》作注,称为《墨辩注》。该注的正文遗失,仅存一个简短的序言(见《晋书》第十五册,卷九十四、鲁胜传)。在序言中,鲁胜对《墨辩》逻辑作了有重要价值的评估。他认为中国的古代逻辑“名学”起源于孔子“正名”的学说,但真正尊定了名学的理论基础的是《墨经》,所以他说:“墨子著书作辩经以立名本”。为什么说辩经这部著作是名学的根本呢?鲁胜说“名者所以别同异、明是非,道义之门,政化之准绳也。”鲁胜的这一见解,在墨子的著作中是不乏例证的。墨子是《非攻》中就指出:现在人们都知道杀一个人就算是不义,可是许多王公大人对于攻击别人的国家,大  相似文献   

8.
通过细致分析 ,本文指出墨辩逻辑具有不同于其他逻辑传统特别是亚氏三段论的逻辑特质 ,其主要表现在 :墨辩强烈的实用功利目的 ,决定了其朴素思维的直观性、综合性 ,这使得墨辩使用了一种独特的类推论证方法 ;而实用性的要求、类推方法的使用、古汉字系统的特殊性、墨家学说的影响等诸种因素交织在一起 ,相互作用 ,使得墨辩形成注重表达式内涵 ,强调思维实际内容的逻辑特质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研究模式中,通常将<墨辩>"三物"类同于西方形式逻辑的三段论,认为"辩即逻辑",形成了"墨经逻辑"的基本推理程式,即"三物论式".实际上,"三物"是一种认知事物的认识模式,有其内在的逻辑行程,即:察类,循理,明故."三物"以论辩的方式来完成人们对事物认识,揭示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辩证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0.
《墨辩》内容宏富,本文从语言的角度对《墨辩》在定义具体概念时的词语释义问题进行探讨。通过与其他古代词书释义的比较,指明《墨辩》在对词义的理解、词义的界定、词义的表述方式、释义的准确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一、鲁胜生平及其作《墨辩注》的时代背景 鲁胜《墨辩注·叙》是中国逻辑史第一篇专论,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和现实意义。 鲁胜字叔时,西晋代郡(治所在今山西阳高西南)人,大约生活在公元三世纪中叶至四世纪上叶。《晋书·隐逸传》说他“少有才操”,为佐著作郎;晋惠帝元康初,迁建康今;后称疾去官,大概从此即过着隐逸生活。 鲁胜对历法和逻辑均有深入研究。在建康令任上,曾著《正天论》,并上表请求根据他的推算改正以前历算上的错误,表示“如无据验,甘即刑戮”,但没得到朝廷答复。在逻辑方面,他有两部专著:一是将《墨子》的《经》和《经说》上下四篇辑为《墨辩》,并作注;一是“采诸众杂集为《形名》二篇”。“其著述为世所称”,可惜都遭乱遗失,至唐房玄龄等撰《晋书》时,即仅存《墨辩注·叙》,收入《隐逸传》中。  相似文献   

12.
时下,不少研究者持这样一种观点:形式逻辑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充实,已接近终极真理,即其体系、内容和研究方法都已至善至美。这就是说,形式逻辑的研究已走到了尽头,人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它进行研究了。 然而,当我们研读完由李焕奇副教授编著的《形式逻辑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一书后,顿感上述观点难以成立。《纲要》在改造形式逻辑的体系、充实形式逻辑的内容、完善形式逻辑的研究方法等方面,都作了有益的探索,推进了形式逻辑的研究。与其它形式逻辑著作比,《纲要》具有新颖、精深、规范、准确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矛盾律是传统形式逻辑(以下又称形式逻辑或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准确地揭示它的逻辑涵义、适用范围和表述公式,对于人们深入研究形式逻辑的理论,正确进行合乎逻辑的思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我国公开出版或发表的一些形式逻辑论著,诸如《辞海》的“矛盾律”词条、人民版的《形式逻辑》和上海译文版的《形式逻辑导论》等,都把  相似文献   

14.
研究《墨辩》的辩论止谬原则和论式,有助于理解《墨辩》作为辩论工具的实用价值。文章从分析《墨辨》“诺”的表述含义入手,论证了三类“诺”的辩护特征、功能及作用。  相似文献   

15.
《墨辩》指墨子书中《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六书。六书为后期墨家著作已为学界公认。六书包含广泛的科学内容,其中哲学社会科学部分,对墨子有三方面突破:在认识论方面,抛弃墨子天志鬼神,明确提出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在逻辑学方面,将墨子逻辑思想看作专门学问,把它升华为逻辑学;在政治理论方面;《墨辫》通约思想的新见解。前两方  相似文献   

16.
论因明学之喻与墨辩之理类曾昭式中国先秦时期的《墨辩》与古印度的因明学适应当时社会环境而产生.与古希腊逻辑成为逻辑学产生的三大源流。三者对逻辑学理论的探讨各有其特色。同时,由于思维形式的相对独立性,他们在许多方面又有相似之处。本文就《墨带》的“理”、“...  相似文献   

17.
墨家思想表达和论证中所包含的逻辑结构是一种逻辑的应用,既包括逻辑理论、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的应用,也包括应用逻辑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墨家对这些理论、规律和方法进行的总结,建立了自称为“辩”的逻辑学,类似于目前西方兴起的批判性思维或非形式逻辑。同时,墨家也表达了许多纯逻辑的理论和规律,从这个层次研究墨家逻辑,能使我们更深入地把握其内容、本质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逻辑学界普遍认为同一律等四条规律是思维逻辑形式的规律。中国人民大学《形式逻辑》指出:“形式逻辑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还研究思维逻辑形式的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它们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普通逻辑原理》认为:“逻辑形式的规律有很多,其中有些规律……体现了正确的思维的基本要求……这一部分规律叫做思维的基本规律。思维的基本规律有四条,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我们认为,从同一律等四条规律的实际看,认为它们是“思维逻辑形式的规律”这一观点值得重新探讨。本文将从基本内容、逻辑要求以及违反逻辑要求的逻辑错误三个方面,论证四条规律中最基本的一条─—同一律不是思维逻辑形式的规律,而是思维内容的规律。 一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通常被表述为:“在同一思维(即对同一对象的同一方面的思维)过  相似文献   

19.
在《墨子》一书中,有被人们称之为《墨辩》的《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和《小取》等六篇文章。近人研究认为,这些文章是战国中、后期墨子后学即后期墨家(本文简称墨家)的东西。这些墨子后学发展了墨子的唯物主义思想。他们在《墨辩》中,提出了许多关于辩论的主张和辩论中表述事理的方法。这些看法,不仅是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十六日,中国逻辑学会理事、全国形式逻辑研究会秘书长诸葛殷同副研究员,应邀来我院作学术报告.报告的题目是《关于形式逻辑的几个问题》.诸葛殷同副研究员认为,形式逻辑就是指演绎逻辑而不包括归纳,归纳是另一门很重要的科学,它的性质和演绎不同.关于形式逻辑和数理逻辑的关系问题,他认为“数理逻辑就是现代形式逻辑”的提法是正确的.诸葛殷同副研究员还勉励大家,要踏踏实实地研究形式逻辑,结合我们东方语言研究逻辑问题,为世界逻辑宝库增添财富.报告以后,诸葛殷同副研究员就怎样研究逻辑、怎样学习和运用数理逻辑等问题,同我院政教系逻辑学教研室、语言逻辑研究室的教师和研究生进行了座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