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自珍与常州学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图探讨龚自珍的今文经学思想及与常州学派的关系,以就教于学术界。一、六经皆史说与今文经学许多人对于龚自珍“六经皆史”说都作过各自的分析与解释,但却没有找出他之所以这样说的动机和原因,有人甚至从字面上去理解它,以为这是经古文学家的言论,从而造成了一些误解。我们知道,龚自珍非常重视历史学的作用,将它提高到无比崇高的地位,他说:“周之世官大者史。史之外无有语言焉,史之外无有文字焉,史之外无人伦品目焉。史存而周存,史亡而周亡。……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落人之材,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  相似文献   

2.
1841年辞世的龚自珍何以成为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先驱?这是因为:其一,龚自珍在晚清由古文经学转向今文经学,大力倡行经世致用的学风和指陈时弊的议政风气,开启了晚清“议政”的一代新风。其二,龚自珍对晚清社会全方位的深入批判和对社会改革的热切呼唤,振聋发聩,惊世骇俗,警醒了世人,激发起后人的改革热情。其三,龚自珍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对人才和人之个性的压抑束缚,追求精神解放和个性解放,成为中国近代“主变敢逆”启蒙思想的先导。其四,龚自珍抱负恢奇,才气横溢,他的思想更具冲击力和感召力。因此,称龚自珍是中国近代之初的“但丁”,他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3.
司马迁在汉代被人们称为“良史之才” ,在后人对司马迁“良史之才”的论述中形成了一些评述良史的思想 ,如才识兼备、会通古今、经世致用等。后人尊崇司马迁为良史 ,这些思想也就深入人心 ,逐渐形成和丰富了中国史家的良史思想传统。这是中国史学上极其宝贵的思想遗产 ,对史学工作者提高自身素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4.
掌故之学,乃史学之旁支,不仅有资于文献,而且可以经世致用。清朝以少数民族人主中原,对汉族文人学士广为猜忌,百端钳制,文字之狱接武于朝。士子们大多噤若寒蝉,不敢褒贬时政,妄议朝政,惟有终生埋首经籍,冥心追古。因此,“不独讥刺朝廷之语绝无所闻,即掇拾掌故、导扬盛美之书,如《熙朝新语》、《石渠广记》之类,亦不多见”①。嘉道以降,伴随着经世思潮的勃兴,士子们竞相诵史鉴,考掌故,慷慨论天下事,掌故之学蔚为风气。而首开风气者,即为龚自珍②。但后世研究龚自珍学术的学者大多忽略了龚自珍对掌故学的贡献及掌故学在龚…  相似文献   

5.
《尊隐》是龚自珍(1792—1841)自称其少年时所作之“高文”,素称难读;而“山中之民”则是《尊隐》中的中心词语。搞清“山中之民”的实在含义,对读通《尊隐》和正确评述龚自珍早期思想,关系很大。关于“山中之民”的含义,学界迄无定论;对《尊隐》所反映的龚自珍思想,因而也有不同的认识和评价。有的认为,“山中之民”指的是农民,因而《尊隐》反映了龚自珍“把希望寄托于农民”的思想。有的认为,“‘山中之民’……是指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因而《尊隐》反映了龚自珍“只把扫荡黑暗、促进未来社会巨大变化的希望寄托在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人才’身上,那些‘鄙夫、皂隶’们是没有份的”思想。有的认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岭南近代文学研究的走向”学术研讨会暨广东省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会2 0 0 1年年会于 5月 1 2日在广州花都举行。与会者有广东、澳门、河南等地的专家学者2 0多人。会议以“新世纪中国与岭南近代文学研究的走向”为中心议题。与会专家学者认为 ,过去 2 0多年 ,广东的近代文学研究取得了较大成绩。管林教授、谢飘云教授、罗嘉慧副教授等人的发言对此作了较全面的回顾 :研究者发表了大批质量较高的论文 ,出版了一批研究专著 ,如《广东近代文学史》、《中国近代散文史》、《龚自珍研究》、《己亥杂诗注释》、《龚自珍诗选》、《龚自珍诗歌…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己亥杂诗》为主,结合龚自珍的思想和中国近现代历史,论证“恃风雷”和“降人才”乃是定庵诗歌的时代特性。  相似文献   

8.
《农宗》篇是龚自珍的一篇重要代表作,是研究龚自珍经济思想的主要依据之一。对《农宗》篇的分析和评价,主要有两个问题:其一,“农宗”论中有无资本主义倾向?其二,龚自珍是否要实行包括“大宗”在内的按宗法受田的土地分配制度?他的土地方案有无抑制土地兼并的涵义?本文所探讨的是后一个问题。研究龚自珍在《农宗》中提出的土地方案,需要把《农宗》、《农宗》“自记”、《农宗答问》以及《平均篇》、《平均篇》“自记”结合起来加以考察。下面提出一些很不成熟的看法,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9.
包世臣 ( 1 775~ 1 85 5 ) ,字慎伯 ,安徽泾县人 ,是清代嘉道咸间颇具盛名的经世学者。与同时期其他著名学者 ,如龚自珍、魏源相比较 ,包世臣的经世思想独具特色 :如果说龚自珍侧重于尖锐的社会批判 ,魏源侧重于当代史与域外史研究 ,包世臣则最重河、盐、漕等财政问题研究 ;如果说龚、魏开启了以“新”著称的晚清学术① ,包世臣则在实政改革思想上开风气之先。他于漕倡海运 ,于盐倡票法 ,皆是洞悉封建经济致弊根本 ,顺应时代潮流的明智选择。由于十分重视深入实践 ,善于融汇贯通 ,他的思想不仅具有“丰富”、“具体”② 的“全才”③ 特点 …  相似文献   

10.
龚自珍“狂”、“怪”、“呆”的人格特征是在传统社会面临崩解、西方文化山雨欲来的冲击下形成的,是开风气之先的先进人物的“异端”符号。儒家文化的衰落与中西文化冲突的新时代召唤着在社会大变革中的传统型士大夫向近代知识分子型转化,龚自珍是第一代的代表人物。龚自珍由汉学考据转向经今文学,而又不谨遵常州学派之家法,以今文为工具议政,具有近代鲜明的思想意识,标志着嘉道之际学风转变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以龚自珍、谭嗣同和杨文会为代表的士大夫佛教是晚清三大社会思潮之一。龚自珍首先张扬晚清“批判佛教”理性 ,而谭嗣同则第一次试图调和儒、佛和西学 ,杨仁山开始把天台宗和净土宗思想柔和在一起 ,创办佛教文化教育事业 ,出版经书 ,培养佛教僧俗人才 ,成为“民国学术佛教之祖”。  相似文献   

12.
并庄屈以为心──试论庄屈对李白的影响陶新民清代著名诗人龚自珍云;“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最录李白集》,龚自珍全集》第3辑)学人对这段话颇多论述,足以启人睿思,然犹有可论之处,本文拟对此问题试作探讨,以就正于时贤方家。何谓“庄屈...  相似文献   

13.
刘绪贻 《学术界》2006,(3):120-122
平生喜读龚自珍诗词。他的“咏味”诗中有句云:“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这是他对当时某些读书人的批评。我做人为学,常以此自警。老来反省,虽不敢说完全脱离了这种尴尬处境,但大体上似可问心无愧。试以我对美国史的研究为例。我是1964年开始研究美国史的。在当时极“左”思潮盛行的条件下,常常感到一种必须“紧跟”的负担。美国史中哪些部分可研究,哪些部分不能研究;美国历史发展进程遵循什么规律,有没有例外;对美国历史上人物和事件如何评价等等,都必须有指示、特别是“最高指示”作根据。不符或违反这种根据的研究成果,不独不…  相似文献   

14.
龚自珍的阴阳五行观及其历史影响丁四新龚自珍(1792-1841)作为一代“开风气”的思想家,生活在一个大变革即将来临的时代。纵观其阴阳五行观,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他采取了比较冷静的态度,这种冷静的态度不仅表现出一种深刻的批判,同时也表现出一种...  相似文献   

15.
“书生议政”是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而打破清中叶以来经学统治的僵死沉闷局面,首开中国近代“书生议政”风气的人物,是杰出的思想家龚自珍。 龚自珍以思想家特有的敏锐眼光和批判勇气,凭“三寸舌、一支笔”(《行路易》,《龚自珍全集》第440页。以下只写《全集》及页码),抨击时弊,倡言改革,慷慨论天下事,不仅使人们读之“若受电然”,对“晚清思想之解放”也起着巨大作用(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54页)。而且时至今日,他那讥切时政、愤激辛辣的诗文,仍然具有强大的感染力,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16.
《哲学小辞典》“儒法斗争史部分”,是一株为“四人帮”篡党夺权制造舆论的毒草。此书唯心主义泛滥,形而上学猖獗,尤令人可恶的是:它既引经据典,装腔作势,借以吓人,又偷换引文,伪造证据,欺骗读者。这里,试举《龚自珍》一条为例:此条一开始就给龚自珍戴上“法家”的桂冠,为了说明“龚自珍猛烈抨击儒家的反动思想”,煞有介事地说,龚自珍“在诗中写道:‘我疑经籍志,著录半虚哄,我生恶周孔,《考工》特喜诵’。认为儒家的‘经籍’多半是虚伪的,他讨厌周公和孔丘的说教,却喜欢阅读《考工记》一类科技方面的书。”依此看来,它引录原诗,“照”诗阐释,似乎可信了。然而,一查《龚自珍全集》,就立即发现上述引文被斩头去尾,拦腰切断,而且私装假货,偷换原文。按龚自珍原诗是这样的:“唯有《孟》七篇,千秋等尘封,我疑《经籍志》,著录半虚哄,义与歆、莽违,下笔费弥缝,何况东汉年,此书未珍重。余生恶《周礼》,《考工》特喜诵”。《哲学小辞典》所称引的,就是这一段。它先把“唯有《孟》七篇,千秋等尘封”的头砍掉,  相似文献   

17.
试论包世臣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广京先生说:对嘉道年间经世思想研究,“可发掘我国制度改革及思想进化之内在根源。此大题目乃研究儒家思想今日尚未发明之关节。”①包世臣正是这一“思想进化”过程中的关键人物。目前学界对包氏研究不及与其同时代的龚、魏,这不仅仅关系一个历史人物的显晦问题,亦系于一时思想的全面研究。爱作是篇,就其思想的历史地位发表管见,质诸学界同仁。揭露弊端,抨击黑暗,是嘉道时期经世思潮的特征之一,人们普遍认为,这也是龚自珍、魏源“开风气之先”的一个主要方面。检阅龚魏诗文及传记资料得知,龚自珍14岁(1805年)“始考古今官制…  相似文献   

18.
鸦片战争后,列强的大炮轰开中国闭关自守大门的同时,也唤起了中国有识之士对祖国命运的关注。他们开始反思传统社会的弊端,并把目光转向外部世界,致使当时的士林思想发生了剧变。首先变化的就是传统的以重农抑商为核心的、以本末、义利、奢俭等封建伦理道德为补充的经济思想。但从“抑商”到“重商”的转变历程,充满曲折和反复。本文试图从近代几位著名人物的思想变化,粗略地勾画出这一转变轨迹。一鸦片战争前后,部分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始摆脱汉学和宋学的束缚,提倡经世致用之学,此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龚自珍。龚自珍在猛烈抨击…  相似文献   

19.
“少年《尊隐》有高文”,龚自珍用他自己的诗向我们推荐了他年轻时代的得意之作.综观龚自珍的全部著作,《尊隐》一文也确是研究龚自珍政治思想的一篇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文章.这篇文章对清廷的黑暗政治的无情揭露,对丑恶现实的大胆挑战,以及对新生活的热烈憧憬与对理想求索不得的迷惘、苦闷,……种种思想情绪交织在一起.向我们披露了作者精神世界的矛盾.仔细研究这篇文章,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龚自珍政治思想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龚自珍的“秋心”除了它的历史意蕴外,更重要的是它具有的鲜明时代特征。既有比喻象征末世、衰世的意义,也有议论时政、批判社会的意义。“秋心”之心,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秋天的心绪,它是作者“心力论”哲学思想的反映。“秋心”是一个可以触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诸多感触,引发读者的联想,而又没有确定的思想的审美意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