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的崛起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中国的强劲发展引起了许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的担忧,它们提出"中国威胁论"等论调。中国为了打消它们对中国发展的疑虑,提出了"和平崛起论"。中国"和平崛起论"的提出,是要向世界展示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致力于国内建设的和平形象,是要促使国际主流舆论开始意识到中国和平崛  相似文献   

2.
与西方国家相比,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在发展中国家还相对落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中国企业成为日益强大的社会和经济组织。随着这些变化和中国近些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在中国,63.15%的企业为国有企业,它们在中国经济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中国国有企业成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执行者。而国企员工作为企业的重要人力资源和企业战略目标的具体实施者,不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旁观者,也是企业社会责任措施的直接体验者。这些直接和间接的体验会让员工形成他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而且很多西方学者研究的结果表明,员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最终影响组织绩效水平。因此本文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国有企业中的应用对其员工的影响,并对中国国有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一些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不完全照搬西方那一套,又无形中对国际体系做了一个整合,这是"中国模式"的最大特色; "中国模式"还在发展,以后该怎么做,能够怎么做,自己也要对自己有个说法,做到心里有数.  相似文献   

4.
《决策探索》2008,(23):7-7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1月15日在华盛顿强调,金融危机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国际社会在应对金融危机时,尤其要关注和尽量减少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后,中国保持了4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巨大的提升,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已经从低收入国家发展成为上中等收入国家。但是,无论从主要国际组织的界定还是从中国经济自身的发展来看,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国际比较上看,按照世界银行的人均国民总收入和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中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但中国是一个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迅速发展中的国家,由于中国在过去40年里取得的重大发展以及对周边国家的带动,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由过去的贫富两端人均收入悬殊,发展成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上中等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三足鼎立的局面。从国内发展上看,中国在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同时,产业结构的提升仍然相对滞后,地区间、城乡间的发展还很不平衡。这是我们的发展不足,但另外一方面又是我们可持续的后发优势。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能够避免很多国家经济发展到了这一阶段就徘徊不前的现象,最终实现全面现代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国际多式联运的发展程度与一个国家的对外开放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由"引进来"到"走出去",都离不开国际多式联运。然而,中国在不断地发展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成为发展国际多式联运的障碍。如何拿出相应的对策解决好这些障碍对中国在全球经济化中的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以发展的国际人权法在国际人权保护方面突破国内法的限制,保护领域不断延伸,近年愈加关注发展中国家的集体人权与发展权问题。受国际人权法的影响,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其人权立法也有了长足进步,2004年的最新宪法修正案将保护人权写入宪法,第一次在国家根本法中体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中国人权法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同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有过共同的历史遭遇.现在又面临着维护和平和谋求发展的共同任务。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的基本立足点。在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创建和谐世界的过程中,中国高度重视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赢得了普遍信任、理解、支持和合作。  相似文献   

9.
外交     
《领导文萃》2010,(2):9-10
<正>中国须确立独立外交话语中国在崛起过程中,努力学习西方的经验。但学习西方并不是要把中国变成另外一个西方国家。无论对中国自身还是对国际社会来说,中国崛起的意义并不在于中国成为另一个西方国家,而在于成为一个和西  相似文献   

10.
《领导文萃》2009,(18):7-8
在谈到中国时,西方有一种典型的条件反射似的观点:中国不是民主国家。话是没错,但这对我们没有多大意义。任何西方国家在经济刚刚起步时也都不是民主国家。在经济起步阶段,人们或许渴望民主,但事实上大多数国家的例子都证明,民主并非一种现实的选择。西方民主是欧洲历史和传统的产物。中式民主和西式民主的运行方式将绝对不会相同。  相似文献   

11.
薛理泰 《领导文萃》2011,(18):23-23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倾向于认为,从外交准则到国际焦点,由地区性扩充到全球性,中国均需承担“大国责任”,以符合国际主流社会的预期。与此直接有关的仅就国际事务而言.可能就牵连到在财政上要承担更多,为国际救灾、联合国维和行动、若干国际组织的财政支持等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是在所难免的。  相似文献   

1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实现,必将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这一过程,实际上也是中国大国崛起的过程。当我们把中国梦放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审视时,更能从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作为和国家责任凸显中国梦的意义。而从中国特定发展阶段和大国崛起的背景来看,实现中国梦这一宏观愿景,构建中国强大的国家能力是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中国常常被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誉为经济发展的“楷模”,但是我们却没有完整的经济发展理论向发展中国家输出。  相似文献   

14.
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泓 《管理世界》2005,(12):85-94
本文构建了一个分析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一般分析框架。这个框架包括5个关键环节,即:(1)对当地市场的必要保护;(2)对当地市场的培育;(3)后发优势的作用及其利用;(4)市场机制的作用;(5)对市场机制的引导。另外,大国条件以及技术可获得性和技术差距等因素,也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些条件的满足和实施是在当地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本文归结出历史上存在的促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制造业中心建设的3种典型模式,并分析了传统的大国模式和20世纪60年代以来所形成的依附发展模式的实施条件以及局限性,指出在充分参与国际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促进国内市场竞争环境建设,从而促使当地企业和产业发展的自立发展模式是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最佳模式选择。文章进一步分析了这种自立模式实现的条件以及所面临的国际约束。本文的分析具有探索性,作者希望能够引起更多的讨论或批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应转变对发展中国家的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中国家在中国的对外战略中一直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与其他国家遭际类似,心曲相通;也因为中国要争取世界上最大多数国家的支持,彼此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但是,在狂飚突进的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在冷战后世界局势的剧变中,发展中国家迅速变化和分化,与此同时中国也经过改革开放取得了现代化的巨大进展。在21世纪初中国的国际战略必须因应形势而进行调整,发展中国家在中国国际战略中的地位也必须重新审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发展中国家纷纷独立,这一过程至1970年代之后已基本完成。当时除了拉丁美洲…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30年的高速发展,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新的启示,也给发达国家的经济学与社会科学带来巨大的困惑。在西方的主流媒体中,中国话题成为最有争议,也可能是最有新意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克里米亚"脱乌入俄"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不满。最初,是乌克兰将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界定为俄罗斯的侵略行为,并呼吁国际社会采取措施予以反对。其后,则是美欧日等经济体纷纷表示不承认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联邦。此起彼伏的强硬制裁截至2014年9月底,美欧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展开多轮经济制裁,大致可以分为五轮。第一轮制裁缘于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亚举行公投。当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命令,对包括俄联邦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发展意味着,它将能够越来越有效地协调本国的外交政策和首要的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中国已经不再是曾经的那个发展中国家了。同时,由于中国政府既领导着世界上最成功的经济体,又展现出更为高超的金融才能,因此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也日益提升。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跃居世界前列和继续快速发展,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中国发挥全球领导力充满期待。在发达国家纷纷削减科研经费和开支之际,国外同行希望提升与中国合作的规格、规模和范围,通过对华合作寻找新出路。在新形势下,国内医学界的对外合作机制亟待与时俱进,消除缺乏沟通机制造成的资源和机会浪费,实现资源共享以提升中国医学界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造福中国和各国人民。本文结合作者在国家级医学机构从事外事和国际合作的经验和独特视角,提出了打造和优化统一的国家级医学国际合作平台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州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的大洲。毫不新奇,他们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从理论上来讲,他们的交往并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着眼实践,也的确是这样。无论是上世纪还是新世纪,中非关系都是一股不可抵挡的历史洪流,随着中非交往的日益广泛化,深度化。这一现象不再是仅仅受到中非的关注,而且也激起了以西欧、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兴趣。各式各样的呼声屡屡袭来。到底是何种原因导致了这一石激起千层浪?本文将以非洲、中国、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为入笔点,对这些观点予以透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