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一,努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农产品供给由长期全面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市场需求呈现多样化、优质化。要使农民增加收入就必须使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产品结构与之相适应。近几年来,兴山县根据农产品市场变化,积极引导农民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烤烟、果茶、畜牧、药材、蔬菜等五大特色产业,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
"十五"计划建议指出:要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十六大报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如何贯彻落实好新世纪新阶段粮食保护的这些新政策,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无疑就成为理论界一项责无旁贷的重要课题.笔者在广泛收集近年来有关粮食理论资料的基础上,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若干问题进行综合介绍,希望有助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进而推动新世纪新阶段粮食保护政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关注新开局     
《咨询与决策》2011,(1):6-7
明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十分重要。一是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二是要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工作,千方百计争取粮食好收成,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三是要切实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列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优化产业结构,扎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重点在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滞后会影响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心,应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强第二产业中高新技术的引进,加速第三产业发展。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是现阶段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科学制定产业结构调整区域规划。首先,要走出适应性调整的误区,…  相似文献   

5.
一、发展小城镇的现实意义 小城镇是联系城市和农村的纽带,农村城镇化是把自然经济变为商品经济的途径,是沟通城乡、工农产品交流的桥梁,是市场经济辐射的阵地。发展小城镇,触及了农村最深层次的、最困难的问题,是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中国现代化建设问题的根本出路,从根本上加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4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在农民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促进农民增收必须有新思路。近年来,我们结合实际,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四个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点,创新思路,落实措施,农民收入得以稳步提高。用工业化的理念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是新时期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关键是要用工业化理念抓农业,根据市场需求,整合现有农业资源,确定优势主导产业,实行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产品商品化、专业化、集约化水平。一是强化质量,…  相似文献   

7.
李贵基 《决策探索》2004,(12):16-16
一、认真解决“三农”问题。着力增加农民收入,全面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一是继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围绕六大主导产业.突出区域经济特色,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力争完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6亿元。三是进一步提高小城镇经营管理水平。深化“小城镇经营管理年”活动.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促进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8.
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国文 《领导科学》2006,(12):50-5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要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寻求解决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一、全面调整农业结构,夯实农民增收基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要继续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向深…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再次从我国十二亿多人口,九亿在农村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提出“贯彻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战略部署,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并认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稳住农村这个大头,就有了把握全局的主动权。”这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年基本经验的总结,也是在世纪之交对农业基础地位的再次确认。从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来讲,它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   成都平原是四川经济发展的中心,是成都经济圈的承载基地,也是全川人民生息繁衍的重要场所。之所以有如此殊荣,从根本上讲,还是在于它是一个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特色还始终是农业生产的发达和耕地的肥沃。在工业对农业的反哺比较困难,乡镇企业支持农村,繁荣农业,富裕农民方面,四川与沿海的差距还较大的情况下,成都平原仍然是四川经济振兴的基础,也是四川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纪人—— 农产品流通的桥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经纪人是活跃在农村经济领域以收取中介费为目的.促进他人交易而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中介服务的人员。他们一手牵着生产,一手牵着市场,在带领农民进入市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今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安排中,突出加快改革开放,加大结构调整,加强宏观调控等八个方面的重点。 1、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使农民收入有较  相似文献   

12.
<正> 一、结构调整: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选择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由资源约束转为资源与市场的双重约束,由解决温饱的需要转向适应进入小康的需要;农产品已出现结构过剩、地区性过剩和季节性过剩,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面向市场,以农业增收、农民增收、农村现代化为目的,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会全和省人大九届四次会议精神,促进新阶段湖北省乃至全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中心任务。作为集老、少、边、山、穷、库区县于一身的巴东县,必须审时度势,把握发展机遇,做大、做实、做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文章,为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夯实基础、拓宽道路、加快步伐。  相似文献   

14.
《决策导刊》2005,(4):21-23
2005年涪陵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贯彻中央两个1号文件精神和重庆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围绕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突出特色农业基地建设这个口标,以扩大开收、深化改革、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农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生产面临一些过去不曾有的压力和挑战。一是农产品由短缺型的卖方市场转变为相对过剩的买方市场,市场对农产品的挑剔度加大了,大路货农产品生产效益开始下滑;二是随着新世纪钟声的临近,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压力加大;三是随着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双边协议的签订,中国“入世”已指日可待。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水平相对较低,“入世”后,同国际市场的全面接轨,将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全球化的挑战。在这世纪之交的年代,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的新变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既是困难,又是希望。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阔视野,以变应变,积极做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对此,谁认识得早,行动得快,谁就能抢占市场制高点,赢得主动权。那么,如何做好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呢?从抚顺市近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践和外地结构调整经验看,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使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进一步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和竞争力,才能提高农业的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而作为农村工作第一线的乡镇干部,要想在调整中发挥好自己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努力改善领导,强化服务,实实在在地为基层百姓办实事,谋利益,当好农业结构调整的领路人。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生产面临一些过去不曾有的压力和挑战。一是农产品由短缺型的卖方市场转变为相对过剩的买方市场,市场对农产品的挑剔度加大了,大路货农产品生产效益开始下滑;二是随着新世纪钟声的临近,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压力加大;三是随着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双边协议的签订,中国“入世”已指日可待。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水平相对较低,“入世”后,同国际市场的全面接轨,将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全球化的挑战。在这世纪之交的年代,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的新变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既是困难,又是希望。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阔视野,以变应变,积极做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对此,谁认识得早,行动得快,谁就能抢占市场制高点,赢得主动权。那么,如何做好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呢?从抚顺市近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践和外地结构调整经验看,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李继德 《决策导刊》2004,(10):34-35
2004年,巫溪县农业局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为中心,以“兴业强局、超常发展”的主题,以主攻粮食生产安全、稳步推进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为目的,重抓主推技术,培植亮点、闪光点,夯实骨干产业基础,推进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随州市曾都区是一个农业大区,农业是曾都传统的优势产业。建区三年多来,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大区”这一目标,抢抓发展机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为目的,真抓实干,促进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但我国农业在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农户基本上是以完全竞争的形式,将农产品销售给批发商或零售商市场,而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粮食作为人们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的同时,还是其它产业的重要生产资料,保证其价格稳定关系到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由于粮食的刚性需求,价格机制显然不能够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只有发展农业技术,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同时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降低交易成本,将外部经济内部化,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任务。目前关于农业经营组织效率研究的方法主要有DEA、TFP等,但侧重点都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