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一、当前农业发展的两大历史背景和一条主线进入新世纪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环境发生了几个前所未有的变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对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当前最重要的有两项:一是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 ,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人们的消费需求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对农产品从主要是数量需求转向数量、质量双重需求 ,并更加重视营养和安全。农业发展从过去主要受资源约束转向受…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省各地为了实现开门红,千方百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工程建设项目上马多、建设快,土地需求明显增大,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刚性需求与有效供给的刚性约束并存,国土资源部门面临的“两难”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不仅是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的现实要求,也是缓解土地资源约束,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截至4月底,全省已使用计划指标达到全年计划的31%,市州计划使用量达到46%,有7个市州全年计划指标使用量已超过50%,个别地方已高达80%以上。面对如此严峻的用地形势,  相似文献   

3.
一、哈尔滨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资源环境形势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市在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初步控制。但还应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在相当程度上仍然是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的,能源、淡水、土地等资源的不足对发展的约束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4.
农民增收缓慢是当前农村的主要问题之一,如果这个问题不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势必会影响农村的发展与稳定。立足于贫困山区实际,结合工作实践,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着眼于贫困山区生产力实际水平,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才能有所为。   一、加快贫困山区农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贫困山区农业和农村出现了许多质的变化,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标识和主要特征为:一是需求约束加大。由于近年来农村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农产品供求结构从全面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且市场需求趋向多样化、优质化。农产品市场格局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变为现在的买方市场,农业的发展由受资源约束转为受资源和需求(市场)双重约束,尤其是市场约束愈益加大,农业同步实现增产增收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二是农业关联度和经济外向度增强。随着农业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进程和对外开放及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农业与国民经济其它产业部门的关联度日益提高,相互之间的作用和影响日益增大,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市场需求、出口创汇以及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增长状况。而且,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三是科技进步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凸现。目前,贫困山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很低,与发达地区、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实现农业技术新突破,是今后贫困山区农业发展的根本所在。四是农业发展对现代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业发展对资本、农业机械等现代生产要素的依赖度增强。……  相似文献   

5.
<正> 一、结构调整: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选择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由资源约束转为资源与市场的双重约束,由解决温饱的需要转向适应进入小康的需要;农产品已出现结构过剩、地区性过剩和季节性过剩,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穆为民 《领导科学》2005,(13):10-11
县域经济受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阶段性。对已进入初级工业化阶段的县域来讲,最大限度地缩小经济发展阶段递进周期,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决定县域长远发展的战略课题。从我们巩义市的实践看,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三个集中”,以产业、人口、土地集约化带动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是破解这一课题的一条重要途径。“三个集中”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的,既是发展模式的创新,也是生产关系的再调整、社会资源的再整合,体现…  相似文献   

7.
王华 《决策探索》2001,(5):30-31
近几年,我国农业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产品卖难、农民收入增幅下滑.这种情况说明,我国农业已经由主要受资源约束的发展,转入受资源和市场双重制约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的阶段,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增收为目标的结构调整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主要不是自然灾害的原因,也不是农村政策和工作指导上有什么问题,而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反映。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主要特征是:由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成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由于市场化程度提高,农业的发展由受资源约束转为受资源和需求双重约束;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由解决温饱的需要转向适应进入小康的更高要求;由于对外开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与整个国民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关系更加密…  相似文献   

9.
尽管从1988年到1991年不太长的时间间,河北粮食总产上了两个台阶,但总的形势却是越来越严峻u粮食的持续增长必须基于发展战略乃至观念上的重大转变,否则从更长远的未来考虑,粮食总量提高的压力将是特别大的。一、粮食增长面临的严峻形势1.耕地资源减少,粮占耕地难有增加。耕地减少已经成为河北粮食乃至整个农业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在耕地资源不足而人口却又持续增长的总体形势下,农业形势的严峻绝不仅汉是抬粮食。河北的粮棉油需要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但目前三者的播种面积之和已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94%,除非不同年份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0.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3月21日,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在河南许昌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准确把握形势,充分认识春季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突出重点任务,切实抓好春季农业生产;认真实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确保全年农业丰收;加强统筹协调,全面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再创春季农业生产新佳绩,再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新辉煌。21世纪,人类的生存危机之一就是粮食安全。林祥雄,新加坡著名企业家、研究员,教授。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今,粮食已不仅仅是食物,粮食已经与美元、石油等经济战略武器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谁拥有了充足的粮食,谁就拥有了世界经济体系的主导权。世界粮食危机面前,河南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大省,自然更多了一分自信、从容。现实正是如此,河南粮食这个最大的资源早已被商业巨头看在了眼里。资料表明,握着全球粮袋子的国际粮油市场ABCD四大家族已登陆河南,而国内面粉行业的四大家族也已全部布局河南。林祥雄说,河南如果能够在粮食生产上加码,进而发展食品产业,我看是一条前景最佳的路子。  相似文献   

11.
洪银兴  杨玉珍 《管理世界》2023,(5):1-8+53+9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其理论范式也是中国发展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具体目标是:以农业高质高效为目标的农业现代化;以乡村宜居宜业为目标的乡村振兴;以农民富裕富足为目标的农民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发展范式的创新或转变:由非农发展的带动转向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由追求农业剩余范式转向品质加附加值模式;农业发展基本要素由土地和劳动力转向科技和人力资本等现代要素;城市化的内涵转变为在农村城镇创建相当于城市水准的现代生活条件。发展范式这4个转变在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同时能够实现农民的富裕富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范式可以溯源到发展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但中国的农业农村发展范式的创造体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拓展,是中国发展理论对发展经济学新进展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2.
必须尽快开征物业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各地城镇化建设取得明显的成就,东部沿海地区的城镇化率为44.6%已达到了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率的平均水平。但近年来,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一些地方不顾长远利益。不注重城镇的内涵发展。突破城市总体规划。盲目扩张。随意扩大城市建设规模和标准,并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经济扩张模式:一方面是地方政府为了追求高GDP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大量低价征地和储备土地,兴办各种开发区及高规格的城市和城镇,另一方面却是大量没有产业依托的开发区和闲置滥占的土地。由于大量农民耕地被占用,导致耕地锐减,土地资源使用效率低下。普遍表现为:  相似文献   

13.
<正>2005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将"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和谐"的理念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现在,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发展方面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环保GDP,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为了避免可能出  相似文献   

14.
朱诗娥  杨汝岱  王璐  吴比 《管理世界》2024,(1):76-88+106+89-90
本文从土地流转视角讨论农业生产模式变迁问题。典型事实显示,样本期内农户土地流转率从4%上升到24%,农业经营主体转变加速;农业要素投入模式出现了结构性变迁,劳动投入持续下降,农机社会化服务与中间品投入等持续上升,土地经营规模化与分散化并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明显,农户收入、亩均产出、劳均产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等均快速上升。实证研究表明,土地流转对农业生产模式变迁具有重要影响,土地转出可以促进非农就业,提高非农收入和总收入水平,土地转入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具有较强经济显著性;从要素投入来看,土地转入能够显著降低要素投入强度,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规模经济。总结而言,土地流转在提升整体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模式现代化转型,但效应在不断减弱。  相似文献   

15.
省部声音     
韩长赋 农业部部长 我国已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在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的情况下,通过科技进步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现代农业发展最重大、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钱忠好 《管理世界》2004,(12):50-59
本文运用均衡分析方法对土地征用制度进行经济分析,重点分析土地征用的均衡与非均衡问题。在构建土地征用均衡分析框架、探讨土地征用均衡与非均衡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土地征用非均衡产生的诱因,并从政策层面上探讨实现中国土地征用由非均衡向均衡转变的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举措。主要的研究结论是:政府的土地征用有其经济上的合理性,但土地征用也存在政策失灵的可能,并带来社会福利的损失。现阶段我国土地征用已呈现出一定的非均衡态势。为最大限度地避免土地征用的政策失灵,实现土地征用由非均衡向均衡的转变,我们需要明确界定公共利益,规范政府土地征用行为;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赋予农民国民待遇;建立有效约束机制,避免政府暴力潜能;打破政府土地征用垄断坚冰,允许非农建设用地入市。  相似文献   

17.
建立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区域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 ,只有合理流动 ,才能提高使用效益。特别是在当前发展农业产业化和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过程中 ,实现区域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 ,要求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本报告将对我国目前土地流转①的现状、如何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以及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一、土地流转是区域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基础条件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物质生产部门 ,其要素资源和自然生态条件在地域分布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因此 ,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 ,形成区域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档案在农业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及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波 《办公室业务》2012,(23):41+43
在农业科研中,档案是农业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形式之一,实现档案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我国农业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大力支持才能够实现我国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为了更好地能够为三农服务,应该尽快地完成农业科技档案这一重要信息资源的转化工作.在本文中,笔者首先探讨了档案在农业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而后分析了做好农业科技档案转化工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从河北省当前土地利用存在的耕地资源紧缺、土地利角效率不高、土地生态环境恶化、土地后备资源不足等特点出发,以可持续发展思路展望了面向21世纪河北省土地资源开发整理的形势与任务土地利用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以粮食产量"十一连增"和农民收入增长"十一连快"为标志,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农业农村经济在高起点上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同时,"三农"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常态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重点是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真正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依靠资源和物质投入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变粮食发展方式,事关粮食安全和农民切身利益,必须审慎稳妥、坚定不移地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