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篇文章是車尔尼雪夫斯基经过了长期流放后为他的美学论文“艺术与現实的美学关系”第三版(由于沙皇檢查机关的阻撓未能出成)所寫的序言,在这篇文章里,他第一次(据我所知也是唯一的一次)公开地詳尽地叙述了他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批判观点和他的思想与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因此,这是一篇有着很大学术价值的文章。 譯者希望,这篇文章將有助于廣大的讀者对俄国革命民主主义哲学的理解。目前流行着一种对車尔尼雪夫斯基和費尔巴哈之間的关系的不正確看法,其主要特点就是忽视車尔尼雪夫斯基和費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密切关系,認为他已揚弃了费尔巴哈,甚至对理解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也造成了困难,因为在费尔巴哈促進了黑格尔的体系的破产以后,绝对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有可能揚弃费尔巴哈哲学,而向前迈進新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驗批判主义”一書的增补中摘引了这篙文章,他也毫下怀疑車尔尼雪夫斯基是费尔巴哈的“信奉者”和“弟子”。看來,这问题是異常明確的。但,当然,这问题最好还是由車尔尼雪夫斯基本人来解决。这篇文章写于1888年,但直到1906年才得到发表的机会。譯自車尔尼雪夫斯基“美学和文学批評论文选集”,1951年饿文版第66——70頁。  相似文献   

2.
费尔巴哈是德国近代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伟大历史功绩,就是在反对唯心主义和神学的斗争中,使唯物主义恢复了它的应有权威,用清醒的哲学代替了沉醉的思辨。但是,他没有冲破旧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只要“我们一接触到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他的真正的唯心主义就是露出来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9页)我们分析费尔巴哈哲学的这一局限性,不仅可以帮  相似文献   

3.
德国19世纪的哲学家路德维希·费尔巴哈是人类认识史上一个杰出而伟大的人物,他在德国古典哲学唯心主义的长期统治之下,第一个使唯物主义直截了当地重新登上王位,从而使自己成为旧唯物主义之集大成者。伟大的无产阶级先哲和一代思想巨人马克思在他的早期哲学思想形成时期,曾从中  相似文献   

4.
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德国古典哲学完成了从康德到費尔巴哈的发展。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过程是西方哲学史中最有生气和最复杂、矛盾最多的阶段之一。从近代文艺复兴以来,还沒有那一个国家的哲学象在这个时期的德国那样猛烈地发展过:一个体系还沒  相似文献   

5.
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尔巴哈是世界近代哲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的巨大功绩在于结束了思辩唯心主义哲学在德国近百年的统治,“直接了当地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他的无神论和唯物论思想,引起当时的德国思想理论界的重视,极大地影响了包括马克思在内的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在费尔巴哈哲学的推动下转向唯物主义,最后  相似文献   

6.
斯宾诺莎是十七世纪荷兰的杰出哲学家。在自然观方面,他批判了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二元论,创立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在认识论方面,他批判了笛卡尔的唯心主义的唯理论,建立了唯物主义的唯理论。如何具体地正确评价斯宾诺莎的唯物主义的唯理论,是欧洲哲学史上的一个比较困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公元1866—1925年)是中国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的杰出的代表人物,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对中国民主革命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在中国哲学史上,他也是一位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对中国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他继承了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知行学说,以大量的自然科学知识,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论述了“行先知后”的反映论思想,自觉地将他的哲学思想与政治斗争  相似文献   

8.
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中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据此,某些同志认为这是完全退回到了十八世纪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旧立场。我们认为,这一认识是欠妥的。对于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没有采取扬弃的态度,这是他的一个重大缺陷。但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只是辩证法的一种形态,从逻辑上说,不能认为否定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就是否定了辩证法。在近代哲学史上,十八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因其机械性和形而上学的缺陷,而被德国辩证唯心主义,特别是黑格尔辩证唯心主义所取代,作为十八世纪唯物主义继承者的费尔巴哈,如果仍然停止在先前唯物主义机械论的水平上,没有丝毫前进,那么他能够战胜(当然未能彻底战胜)当时占着统治地位的黑格尔唯心主义,恢复唯物主义的王座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恩格斯曾经评价说,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不那么机械”。 (参见《马恩列斯论德国古典哲学》,第471页)《德意志意识形态》也指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相对于先前的唯物主义是前进了一步的,因而有着“巨大的优越性”。(同上书,第467页) 翻开费尔巴哈的哲学著作,我们可以发现,费尔巴哈的辩证法思想还是表现在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籍理论物理学家、哲学家马利奥·邦格的“科学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吸取了大量的现代科学成果,论证并捍卫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这在西方的科学哲学家中是难能可贵的。他认为,科学的唯物主义应当从自然科学那里获得动力,根据科学的进展来得到检验和完善。面对现代科学的挑战,唯物主义必须应战。他明确主张,科学的基础和本质是唯物主义的,唯物主义是某些科学最新进展背后的本体论的预设和动力,且科学也使唯物主义变得更为丰富了。这些无疑与我们的看法是一致的。邦格对哲学的科学性要求是一种形式化的理想。要建立一种与现代逻辑学、数学、科学技术相一致的唯物主义本体论,他认为首要和核心的是保证哲学的精确性,即“用  相似文献   

10.
<正> 张载是宋代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在中国哲学史上起过继往开来的作用,他上承王充、范缜、柳宗元、刘禹锡等,下启王廷相、王夫之、戴震等。他主张一切皆气,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气本体论的哲学思想体系,把气本体论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正蒙》是他的主要哲学著作,当时的关中学者把这部著作“尊信之与《论语》等”(《杨龟山集》卷二十)。所谓正蒙,就是正确的发蒙。王夫之说:“蒙者,知之始也。……其始不正,未有能成章而迭者也。”(《张子正蒙注·序论》)《太和篇》集中反映了张载的宇宙观,阐明了世界统一于物质性的实体——气,通过气的无限性、永恒性与物质具体形态的有限性、暂时性,论证了物质不灭。王夫之是明清之际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典唯物主义哲学的高  相似文献   

11.
<正>王夫之与费尔巴哈是中西哲学史上两位集唯物主义之大成和划时代的著名哲学家。王夫之以其气一元论终结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并以其情欲主义人性论和公欲目的论的道德学说,开凿了中国近代哲学之先河。费尔巴哈则由于其唯物主义无神论及其人本主义思想终结了德国古典哲学和欧洲近代哲学。“近代哲学”这一概念,把代表中国近代哲学之开端和代表欧洲近代哲学之终结的这两位哲学家联系到了一起。由于两者分属于“近代哲学”的两极,加之历史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因而王夫之哲学不可能具有费尔巴哈哲学的顽强战斗性和鲜明的资产阶级立场,费尔巴哈哲学则不仅达到了近代哲学的顶峰,而且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但尽管如此,两者的思想也还是不乏可比性。  相似文献   

12.
陈云同志是我党老一辈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时也是我党杰出的理论家。他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情有独钟,有着独特的贡献和极高的造诣,堪称“不是哲学家,胜似哲学家”,犹如金岳霖指出的那种“有哲学的实质而无哲学的形式”之哲学家。他不仅对唯物论辩证法作出了言简意赅的、中国民族化的“十五字诀”的理论新概括,而且在他长期主管的财政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中,身体力行、躬行实践,创造性地构建了活生生的经济辩证法。一、“学好哲学,终身受用”──“最要紧的,是把思想方法搞对头”陈云深借哲学的真谛,一贯倡导学哲学、用哲学…  相似文献   

13.
4月中旬,上海历史学会举行学术讨论会,討論中国农民战爭与宗教的关系。复旦大学历史系赵人龙、程博洪、陈守实和上海师范学院历史系魏建猷、上海历史研究所杨宽等同志,相繼在会上发言,提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見解。赵人龙同志首先发言,他从宗教发生发展的历史和中外封建社会里群众革命斗爭的情况,論述了宗教与农民战爭的关系及其作用。他認为,宗教在封建社会里的农民革命中只起着組織农民的作用,农民起义一旦爆发之后,它就只起消极作用了。他在说明“宗教是在最原始时代,从人們关于本身及其周圍外部自然界的极愚昧、极蒙昽、极原始的观念中发生的。”(恩格斯:《費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  相似文献   

14.
在近代西方哲学史上,斯宾诺莎的地位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斯宾诺莎哲学的性质究竟如何,却很难说在学术界取得了真正一致的看法。根据长期以来的一种说法,斯宾诺莎的哲学本体论或世界观是“唯物主义的一无论”,而他的哲学认识论则是“唯物主义的唯理论”。这种说法是成问题的。因为如果唯理论可以“唯物”的话那么反映论也就可以“唯心”了。但是哲学家的认识论又的确与其本体论或世界观是一致的。从历史上看,凡以不同的方式主张世界的本质和基础是不依赖神、人和人的思想的客观实在的哲学家,便会在解决人的认识的本质和规律的问题上遵循从物到感觉或思想的路线;反之,凡认为世界统一于某种精神原则、逻辑构造或经验要素的哲学家,便在认识论上遵循从思想或感觉到物的路线。斯宾诺莎当然不能例外。因此,对他的“唯物主义本体论”进行重新审查和评估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科学历史摘要]“古代人的自然观”中,对早期希腊哲学家的自然观有一个总的评价,认为是“一种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整个宇宙观具有素朴唯物主义的性质”。(《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64、166页)这里说的早期希腊哲学家,包括米利都派、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和埃利亚派。他们都属于自然哲学家,他们的宇宙观都具有原始的、素朴的唯物主义的性质。这些哲学家都是早期希腊的思想解放者,对希腊文明的兴起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吴晓华 《兰州学刊》2009,(10):19-22
日本近代杰出的哲学家中江兆民,撰写了日本近代哲学史上最卓越的唯物主义著作《一年有半、续一年有半》。其理论的形成不仅受到西方近代思想的影响,还可以追溯到《庄子》。《庄子》的“死生无变于己”的生死观、“物无贵贱”的相对主义思想和“薪火之喻”等唯物主义的因素对其哲学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巴门尼德是埃利亚学派的创始人,是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由于他在欧洲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并论证了“存在”范畴,第一次提出了“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命题,因而,对哲学的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但是,关于巴门尼德哲学的性质,多年以来,在我国一直把他归结为唯心主义派别。只是近年来才有的同志对这一结论提出了异议,并对其唯物主义性质做了初步论证。但论证还不是十分充分的,“唯心论”一说仍坚持己见,并且觉得还有道理。本文力图遵循恩格斯划分哲学派别的唯一标准,从巴门尼德本人的论述入手,再次对其哲学的唯物主义性质继续论辩。  相似文献   

18.
舒永生 《江淮论坛》2000,42(1):87-91
自从普罗泰戈拉和苏格拉底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和“认识你自己”之后 ,人自身开始成为哲学家探讨的主题。但是直到费尔巴哈才明确提出了人是哲学的立场、基础和出发点 ,哲学必须以人为本 ,哲学就是人本学。最能体现他人本学思想的名言是“人是人的本质”。本文试图对“人是人的本质”作一阐述。一、“人是人的本质”的批判意义“人是人的本质” ,既肯定了人的本质是人自身 ,又否定了人不是什么其他的东西。不是什么呢 ?费尔巴哈认为既不是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所主张的“人是机器” ,也不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所主张的人的本质是理性。因此…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来源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时,通常的说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果,主要是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即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即唯物论思想。这种观点是不够全面的。它忽略了法国古典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中的作用,也未能正确地表述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两个理论来源:一是法国古典唯物主义;一是德国古典辩证法。法国古典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脚点、出发点,是其“基质”;德国古典辩证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辩证法这一“灵魂”;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先驱。  相似文献   

20.
宋应星是我国明代末期的杰出科学家,他在哲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作出了独到的贡献。 一、宋应星进步的自然哲学思想 从宋应星的著作中,我们可以发现,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是宋应星自然哲学思想的核心。 宋应星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在当时是十分突出的。他认为“盈天地皆气也”。这“气”是什么东西呢?他解释道:“气本浑沦之物”(同前),它充满了整个宇宙空间,是一种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