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德治教"是"以德治国"思想的具体化。实施"以德治教",必须从师德建设、学生道德建设和环境建设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
陈旺 《源流》2012,(23):36
我是第五次来参加《源流》的年度通联会议了,每次会议都有新的感受、新的感想、新的收获。今年改版后的《源流》杂志出现"三个新"的变化,狠抓"三个突出"的宣传,提炼"四个好"的特点,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出现"三个新"的变化。一是版面策划设计新,气势非凡,印象深刻。我觉得《源流》办刊19年来,改版次数很多,但今年的改版具有独特的风格。许多封面图片,显得大气,具有"立体感",使读者第一印象非  相似文献   

3.
磨子桥东街社区党支部引入"网格"这一新的社会管理单位,把这种社区网格化管理运用到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当中,以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带动社区管理创新,把基层党组织建设贯穿于整个社区工作的全过程,其主要内容是定位"三个网格",在功能上强化三大建设,达到了"三个有数",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赵小锁 《东方论坛》2004,(4):124-127
中国封建社会的诉讼证明原则是"以情折狱"原则,"以情折狱"原则的原理由三个部分构成:封建司法官吏依据封建法律规定的方式收集证据;运用逻辑方法审查判断证据并认定案件事实;根据案件事实参照实体法条款定罪量刑.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以情折狱"原则之原理的全部内容.前两个方面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以情",第三个方面可以概括为"折狱","以情"是"折狱"的手段,"折狱"是"以情"的目的,二者相辅相成,"以情折狱"原则是一个统一体,"以情"是诉讼证明的中心,"折狱"是诉讼证明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陈师道提出苏轼"以诗为词"说,体现了独立的人格精神,在当时有一定代表性,是词学史上"尊体"之论的开端.苏轼"以诗为词",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自觉.从客观上说,根本原因是传统深厚的诗歌所给予的巨大的影响力."以诗为词"的精义,主要体现于格律、题材、体性这三个层面.对苏轼"以诗为词"应当重新评价不是"销蚀词美",而是丰富词美;不能以"士大夫化"取代"以诗为词"说;"以诗为词"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于创造高雅的艺术.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正2014,新年开篇,龙马精神。本刊秉承"立足地方,高端办刊"之理念,将优良办刊传统薪火相传,在原有的"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栏目的深厚基础上,在马年推出新栏目"人类学专题研究"。"人类学专题研究"由我国著名人类学家、厦门大学彭兆荣教授主持,依托其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以每期围绕一个具有社会聚焦与学术前沿相结合的话题进行探讨与对  相似文献   

7.
春秋之际以诗言志的文学批评,自《尚书》提出"诗言志",《周礼》提出"诗六义",到吴三公子季札的"闻乐而论",再到孔子的"兴观群怨",孟子的"知人论世",庄子的"虚静物化"等等,先秦时期知名论者给我们留下的丰富而又宝贵、零散而又庞杂的关于文学批评的经典言说和著论,表明了对文学批评的看法和主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学批评的人文传统与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8.
<新小说>的创刊、危机、停顿、转移这一曲折过程,说明梁启超以政治家为班底、以"发表区区政见"为目的的办刊方针难以持久,由于种种原因只好转向吴趼人以谴责、讽喻社会为主的办刊方略上去.以<新小说>为"标高",中国又竞相出现<绣像小说>、<新新小说>、<月月小说>和<小说林>等刊物,构成了中国小说期刊第一波多彩而繁荣的景观.  相似文献   

9.
在日益呈现顽固性、细碎性、综合性、趋市场性的扶贫新形势下,从"外扶"与"内生"的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机制构建来看,作为主力军的政府扶贫呈现"接口断位",尤努斯式的信贷扶贫需要"调适对位",商业扶贫存在"功能错位",NGO扶贫囿于"体制缺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精准扶贫工作需要以"平台脱困"的新思维,从主体激活与乡村发展的结构重组、主体再造、机制创新三个方面,实现平台搭建、行政接入、社会整合和市场运作,以此保证精准扶贫功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安陆市去冬今春持续干旱,夏粮、肥猪两项人均减收150元左右。面对这种形势,安陆市市委、市政府围绕"增",突出"实",立足"早",经过三个月的以秋补夏工作,今后如不再发生大的灾害,全年可望实现人均增收200元的目标。首先,调动群众生产积极性是实现目标的前提,采取的方法是"问"、"砍"、"帮"。"问"即市委、市政府组织几大家领导,深入村组农户,问干部,访群众,查灾情,询对策。"砍"即在问的基础上,砍乡镇机关及事业单位私招乱雇人员;砍超编村组农干部;砍向农民集资摊派的建设项目。通过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为我校"教学质量管理年",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各项工作。本文结合"教学质量管理年"具体实践,围绕教师教学能力、学生学习氛围、教学管理机制三个方面,浅析如何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在编辑学理论关于大学学报的研究中,一个所谓重要的命题就是"特色生命论".这个命题没有把学报特色与真正的历史使命和功能这个根本关系摆正,难以成立.首先,科学和登载它的学报不一定非要有什么特色,"学术乃天下之公器".其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学报的本质是学术期刊,它的安身立命要求必须按照学术期刊的办刊规律来办刊,放弃自己的历史使命而去追求所谓的"特色",是本末倒置.再次,学报不看重"特色",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策划也并不意味着放弃地域文化优势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两个民族之间的问题是萨义德批评理论的基石,萨义德将后现代主义理论和巴勒斯坦民族独立运动熔铸成后殖民主义理论。"一国两族"是萨义德设想巴以问题的长远目标,在其早期和中期还有"一个世俗-民主国家"和"两国并存"的不同变体。其具体途径是"文化抵抗",由东方叙述、驶入西方、共同解放三个论题构成,实属一种民主斗争的策略。萨义德对民族问题的思考,尽管忽视了武装斗争、经济实情和人民力量三个要素,但他的巴勒斯坦叙事不失为深刻而富有启迪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4.
来稿须知     
<正>《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直坚持"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高水平,高质量"的办刊方针和"求新求实"的办刊原则,牢固树立精品意识,近年来连续取得喜人成绩,创出了品牌:继1999年被评为首届"全国百强学报"后,2002年、2006年、2010年连续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并入选"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2000年、2004年、2008年、2011年连续四次被确定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7年、2009年、2011年连续三次被南京大学中国社  相似文献   

15.
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要原因。基于"4C"营销理论提出的"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改革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益探索。高校要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树立"三种观念",构建"三个体系",强化"三项对接",以质量促就业,以就业促招生,实现招生、培养、就业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学生类期刊走市场化道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学生类期刊欲想成功地走市场化之路,务必具备"四个转变",即由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转变;由传播者本位向受众本位转变;由传统营销观念向人性化营销观念转变由传统办刊模式向绿色办刊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7.
刘俊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可分为三个部分:对世界华文文学体系的建构与阐发,对世界华文文学的条块研究以及作家作品研究,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的研究视角"立以骨骼""敷以筋络""实以血肉",搭建了世界华文文学的意义世界。其著述表现出鲜明的风格化特征,即条分缕析、绵邈细密的逻辑推演功力与洞幽烛微、深情倾注的文本细读精神。  相似文献   

18.
宋明理学分为三个时期:以程颐、朱熹理学为代表的前期,以王阳明、湛若水心学为代表的中期和以王夫之、戴震气学为代表的后期。从生仁互通的层次上看,理学发展的三个时期可与《易传》中的三个命题相对应:前期可配之以"天地之大德曰生",是生仁互通确立的阶段;中期可配之以"男女媾精,万物化生",是由生仁互通向生生与仁互通转变的阶段;后期可配之以"生生之谓易",是生生与仁互通完成的阶段。考察生仁互通的过程,可以发现理学发展的三个时期恰与黑格尔"正反合"三段论相契合。《易传》作为宋明理学"性与天道"思想的重要来源,宋明诸儒借此发展出了一套可以和佛学相抗衡的"心性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孔子《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但"身"也是其重要思想之一。孔子的身体观包括在三个方面:以血亲为基础的家庭村社文化,以仁爱为基础的社会伦理道德价值,以修身为基础的家国天下思想。孔子的身体观强调的是社会伦理道德价值,对当代物欲横飞的消费时代起着警醒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怎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和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使"三个体系"在高校生根、开花、结果,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我校建立完善"三个体系",科学决策、实施并加强治校理教能力的四项措施,从而为创建全国一流师专提供强有力的科学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