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关于美是什么和美在哪里的问题,在西方美学史上,争论了有两千多年。十九世纪中期以来,在社会科学上出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在自然科学上出现了巴甫洛夫学说,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的和科学的基础。俄国的普列汉诺夫、卢那察尔斯基曾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审美生活作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得出了很多马克思主义的结论。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哲学界、美学界对这一问题,也作了认真的研究,提出各种不同的观点。吕荧同志认为美是意识形态性的东西,在主观不在客观;蔡仪同志认为美是审美对象的客观属性。甚至是自然属性,在客观不在主观,朱光潜先… 相似文献
3.
4.
5.
论美是观念及其理论内涵王畅一、关于“美是观念”理论的提出在我国当代美学界的四种主要观点中,吕荧的“美是观念”说,从一开始就遭到持不同观点的人的批评,甚至被当作“主观唯心主义”理论而遭到批判。但我们现在再重新来审视一下吕荧的美论,却感到它较之其他几种美... 相似文献
6.
审美地把握社会发展--发展美初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美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社会发展结果上所存在的美 ,它是发展实践的创造 ,是人的发展力量的对象化或现实化。富饶、公平、稳定、持续、协调等是发展美的表现形态 ,内容胜于形式、综合性、功利性、创造的过程性等是发展美的重要特点。发展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一种双向互动的依存关系。一方面 ,发展美依赖于社会发展 ;另一方面 ,社会发展需要美 ,发展美对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发展美 ,既使我们对社会发展的认识获得了一种崭新的视角 ,又极大地丰富了美学理论 ,为创建一门新兴的美学学科———社会发展美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论徐渭——汤显祖同时代的作家论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渭一生经历坎坷,苦难和不幸在他身上留下巨创,但他有坚强的毅力,如同遭雷击的大树,在焦黑的枝干间重又布满葱郁的浓荫,这就是他的诗、画、戏曲和书法创作。他与世格格不入,但他不是思想家,而是诗人和画家。他有意同传统的技法、构思、欣赏习惯背道而驰,形成他的奇崛的艺术风格。他在思想上离经叛道,不及他在艺术手法上对传统的多方突破更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8.
论物质生产领域审美文化的本体──技术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美文化是人类审美活动的经验和所创造价值的积淀,是人类历史进程中形成并贯穿文化一切领域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范畴。不占而喻,审美文化赖以形成的基础是人的审美活动,即人类“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并给自身带来愉悦的精神实践活动。提到审美活动,人们首先想到的自然是传统的艺术活动,因为它的宗旨就是创造美,直接给人们带来审美愉悦。与之相关,美学史总是研究艺术哲学,对艺术美的规律研究得十分深细。其实,人类的审美活动是以对世界的物质实践掌握为基础的。最初,它同对象一实践改造活动完全交织在一起,后来才逐渐成为实践精神… 相似文献
9.
10.
11.
梅鼎祚是汤显祖同时代的曲家,历来却总乏入研究。本文作者在重点研究汤显祖的同时,力图搞清时代的氛围,梅鼎祚便是研究对象之一。文章认为:《琵琶记》之后,民间南戏逐渐为文入作者的传奇所取代,文人作者由偶一为之的改编和创作逐渐成为戏曲创作的主流。后来许多名剧被改编为昆曲,人们于是误认为这些戏曲是为昆曲创作的。文章以梅鼎祚的剧作为例,阐述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2.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整个文学发展的中轴。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人与自然关系生成(becom ing)为“情”、“景”关系。作为古典诗学的元范畴,意象集中体现了情与景的隐喻性关系;意境则彰显了情、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情景空灵是其本质特征。由于各自所指和哲学文化背景不同,意象、意境作为审美形态呈现出不同的美学意韵。 相似文献
13.
《谭史斋论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 0 0 1年 10月出版 ,以下简称《论稿》)一书是葛志毅教授继《先秦两汉的制度与文化》之后结集出版的又一部史学论文集 ,本书共收录文章 2 8篇 ,约 30万字。《论稿》一书所涵盖的内容相当广泛 ,包括作者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考辨以及对学术思想、史学文化的论析评说诸方面 ;其所涉及的时间亦较长 ,对上古社会直至民国初年的史事和学术发展均有论述、考证 ,故作者在“后记”中曾自谓本书“内容稍显庞杂”。其实不然 ,此乃是作者的自谦之辞 ,本书所收录的 2 8篇文章正反映了作者所笃信的治古史亦须治学术史的… 相似文献
14.
15.
开放意义上的广延性,是鲁迅创作视角的首要特征,它的直接意义是意味着创作视角对再现生活形象的时空结构的把握特征,是作品宏观脉络联结点的特征。这集中体现为作品整体构思的特质。作品的整体构思,是作品宏观结构的核心,它跟作家的创作视角更为直接地联系在一起。因为,整体构思是对创作视角接纳生活信息的直接的宏观反馈,即对这些信息整体位置的排列组合,它是作品微观方面,即细节的具体描绘和安排的逻辑线索,细节是在整体构思的制约下安排的,它和创作视角特性的联系,较之宏观构思,显得陷蔽和复杂。我认为,体现鲁迅创作视角开放意义上的广延性的其作品的整体艺术构思,带有下列突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