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畅岸是陕西重要的散文作家之一。畅芹是扎根于现实生活土壤的人,执著现实生活、关注社会人生是其散文的显著特点;畅岸散文抒写了“多味”的人生情趣,既有甜甜的乡情,又有一代人的苦情,还有刻心铭骨的恋情;畅岸散文反映了商品大潮冲击下的畅岸的也是一般文人的心态特征:崇尚文学却难持安宁,追求淡泊却总觉难堪,倾听天籁,却常常被尘世的喧嚣所淹没。  相似文献   

2.
张来斌,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人,生于一九四○年.一九六三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一九七九年曾在西北大学中文系进修.曾执教于渭南师专中文系,现任我院院委委员、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基础教学部主任、语言文学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列文论、古典文论、青年美学、文艺鉴赏、写作及中国风俗史、文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有《秦汉宫廷生活》、《秦汉风俗》、《鲁艺史话》、《中华妙语大辞典》、《古代爱情诗词鉴赏词典》等专著,其中《秦汉风俗》一书,曾被人民日报海外版专题介绍,《秦汉宫廷生活》曾作为西北大学美国暑期留  相似文献   

3.
由湖北省九所师专、分院中文系(科)写作教研室集体编写、荆州师专中文科写作教研室主编的《文体分类写作法》一书,已于一九八一年三月问世。参加该书讨论、编写的学校是:荆州师专、宜昌师专、黄冈师专、恩施师专、襄阳师专、郧阳师专,武汉师院汉口分部、孝感分院、咸宁分院。在编写过程中,华中师院中文系写作教研室、江西省萍乡师范大专部、湖北三三○高师班、江汉石油师范学校的写作教师也参加了初稿审议或定稿工作。  相似文献   

4.
全国第二届王维诗歌讨论会于1995年10月5日至9日在西安召开.这次研讨会由王维研究会、渭南师专和西安联大师院联合举办.王维研究会学术顾问、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傅璇琮、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周勋初应邀出席了会议.渭南师专校长杨昌清致开幕词,陕西省教委常务副主任刘炳琦出席开幕式并就王维研究作了重要讲话.王维研究会会长、西安联大师院中文系主任师长泰主持了会议.出席这次讨论会的有个国社会科学院文研所、中华书局、复旦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大学、渭南师专及西安联大师院等27个单位的30多名专家、学者,提交了20多篇论文.会议总结了1991年5月首次讨论会以来王维研究取得的成绩,讨论了王维研究中出现的难点和问题,与会学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多层面、多视角地审视与探讨王维思想的多元构成及其诗歌的审美特征等.  相似文献   

5.
蒋方在《江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撰文《〈渭南文集〉的编纂与流传》指出,陆游《渭南文集》的撰定时间应为嘉定二年七月,《渭南文集》是作者在短时间内对其一生散文创作的总结,在收罗与体例上都有一些疏漏,反映了作者对其诗作的重视程度胜于散文。宋元时,《渭南集》传布较广,版本也不止一种,明代时通行两种版本,明末毛晋据华?活字版翻刻而称《渭南文集》。中华书局1976年出版的校点本《陆游集》第五册即《渭南文集》,这是目前最为完备的陆游文集。(徜摘)赵铮在《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发表《〈说文解字系传〉在〈说文〉研究中…  相似文献   

6.
教授简介     
徐克文,字或之,男,1916年9月生于河北省秦皇岛市。1935年考入北京燕京大学国文系,因家庭之变,入学旋即辍业。建国前十余年间,历任津东河北回民中学等校国文教员。致力于文史辞章之学,治中国散文史、通读《四部备要》、《四部丛刊》中之重要文史典籍,尤好《左传》、《史记》、韩文、《昭明文选》研究。建国后,历任辽宁师专中文系、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辽宁大学中文系教员、讲师、副教授、教授。曾开中国文学史、历代散文选、《左传》研究、《史记》研究、韩文研究、《昭明文选》  相似文献   

7.
1977年12月21日,中文系学生会举办读书报告会。会上有三位同学分别作了题为《谈车尔尼雪夫斯基》、《鲁迅前期战斗的指导思想》和《读散文谈散文》的读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三年五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八日,辽宁省写作研究会、锦州师范学院中文系、锦州市语言文学学会联合举办的现代散文讨论会在锦州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十三个省市的高校教师和高等专业学校教师一百多人。锦州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出席了开幕式,锦州师范学院领导同志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林非同志,《散文》编辑部负责人石英同志、著名作家刘绍棠同志、北大中文系  相似文献   

9.
王充闾系原辽宁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现为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辽宁省作协主席,南开大学、辽宁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鲁迅文学奖”;连续两届担任“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评奖委员会主任。在国内外十几家出版社出版散文随笔集《淡写流年》、《何处是归程》、《千秋叩问》等二十余种,“王充闾作品系列”七种、“王充闾文化散文丛书”三种。另有诗词集《鸿爪春泥》、《蘧庐吟草》,学术著作《诗性智慧》等。  相似文献   

10.
由安微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主办的本世 纪最后一届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 8月17日至21日在合肥召开,大会由安徽大学中文系 教授、中国古代散会学会常务理事孙以昭先生主持。 来自全国高校和海外50多位专家学者向大会提 交了论文,作为东道主的安徽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 学学科,还向与会代表赠送了该学科教师近年来出版 的五部古代散文研究的学术专著和一部有关古代散文 研究的论文集:朱世英、方遒、刘国华的(中国散文学通 论)、周中明的《桐城派研究》、孙以昭的《庄子散论》、章 沧授的《先秦诸子散…  相似文献   

11.
1995年11月21日.我校隆重举行了《渭南师专学报》创刊十周年纪念会.学校党政领导、各单位负责人、学报编委、作者代表和编辑部全体同志出席了会议;省教委、省新闻出版局、市委宣传部、省高校学报研究会、渭南日报社、大荔县印刷厂等有关方面的领导出席纪念会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相似文献   

12.
把司马迁精神放在当代文化语境中考察,其隐设前提就是司马迁精神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启发作用。渭南师专学报编辑部、《史记》研究室共同召开的“司马迁与当代人文精神”座谈会,对这个课题进行了极有意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论《离骚》是屈原的绝笔诗江立中(岳阳师专中文系)屈原研究,聚讼纷坛。屈原作品25篇,创作时间的轨行先后,就历无定论。这25篇的诠次问题,又突出地表现在《九章》与《离骚》10篇。关于屈原的绝笔诗,历来尽管持论不同,但都集中在《九章》与《离骚》诸篇。笔者...  相似文献   

14.
在浩瀚壮观的报海刊林中,《渭南师专学报》越来越引起省内外学术界的瞩目。这家诞生不足10岁、公开发行只有3年多时间的社会科学期刊,近年来发表的文章被省级以上文摘、索引类报刊收录、转载的日益增多。以1993年为例.它被《新华文摘》、《学术研究动态》、《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报刊文摘》和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114家报刊转载、转摘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
教授简介     
毕宝魁教授毕宝魁 ,男 ,汉族 ,195 2年 3月生 ,辽宁铁岭人。 1980年毕业于铁岭师专中文系。 1987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 ,获文学硕士学位。指导教师是孟庆文教授。现为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中文系教授 ,硕士生导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员 ,中国王维研究会理事 ,辽宁省唐代文学研究会秘书长。出版专著主要有 :《中国古代文化史知识》、《奸谋·奸行·奸祸》(该书又在台湾出版 ,改名为《中国十八大奸臣》)、《东北古代文学概览》、《移祚兵枭———朱温》、《新注花间集》、《唐诗三百首译注评》、《宋词三百首译注评》、《官场倾陷》、《王…  相似文献   

16.
《渭南师专学报》自1986年创刊至今,已度过了10个春秋。10年来,在马克思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省教委、省新闻出版局和学校党政领导的关怀支持下,通过学报同仁努力工作,精心操作,依靠广大编委、作者和读者的群策群力,共同耕耘,完成了10卷共40期的编辑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17.
读罢《渭南师专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3期刊登的王永红同志《“tong”音义探源》一文,感触颇深。作者处处留心。勤于思索,于人们司空见惯中发现问题,探究溯源,刨根问底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然而笔者在翻检有关辞书后,又觉对“tong”字的音义,应再进行一番“探源”。  相似文献   

18.
李蹊教授     
<正>李蹊,男,1942年8月生,辽宁本溪县人。196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教于山西省长子县石哲中学、长子县教师进修学校、晋东南师专中文系。晋东南师专任教期间,曾兼中文系副主任、晋东南师专科研处处长,主编《晋东南师专学报》。1990年10月调至山西大学师范学院,负责组建中文系。1992年秋院中文系招生,任中文系主任,兼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91年评为教授。兼中国《诗经》学会理事、中国旅游文学学会理事、山西古典文学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19.
龙的演变及其内涵禹建湘娄底师专中文系“龙文化做了我国几千年文化的核心………龙族的诸夏文化,才是我们真正的本位文化,所以我们数千年来华夏,…··总之,龙是我国的立国象征”(闻一多《伏羲考》)龙,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积淀中的一个核心因素,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  相似文献   

20.
林非 《江海纵横》2010,(5):30-31
林非(1931-),江苏南通(海门)人,当代著名文学理论家和作家,195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文学系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中国散文学会会长,中国散文家协会名誉会长。林非先生以其理论研究和文学创作的实绩充分体现了他“两栖”文学名家的杰出身份。林非先生迄今共出版30余部著作,已经出版的学术著作有:《鲁迅前期思想发展史略》、《鲁迅小说论稿》、《现代六十九家散文札记》、《中国现代散文史稿》、《治学沉思录》、《文学研究入门》、《鲁迅和中国文化》、《散文论》、《散文的使命》、《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鲁迅》、《林非论散文》等;他的散文著述有:《访美归来》、《绝对不是描写爱情的随笔及其他》、《西游记和东游记》、《林非散文选》、《林非游记选》、《令人神往》、《云游随笔》、《中外文化名人印象记》、《离别》、《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林非卷》、《世事微言》、《人海沉思录》等;回忆录有:《读书心态录》、《半个世纪的思索》。林非还主编《中国散文大词典》、《中国当代散文大系》等。其学术论著与散文创作均追求独创个性和文化内涵,海外学者对其评论颇多,有些论著和作品已被国外翻译出版或发表。散文代表作:《话说知音》、《离别》、《询问司马迁》等被选入中学大学课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