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新疆图瓦蒙古人的生态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作者在新疆图瓦人聚居区为期一年的田野凋查为基础,以图瓦蒙古人的实际生活为切入点,从"万物有灵"是图瓦蒙古人崇拜大自然的主要根源、图瓦蒙古人对大自然的崇拜及其表现形式、图瓦蒙古人的生态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观等三个方面对其数千年来所遵循的生态观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旨在为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实践给与启迪.  相似文献   

2.
民间文学艺术的原生态文化蕴涵着神秘的文化价值,应当将这种生态文化尽量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但现代文明的发展观念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这种原生特征。基于此,本文探讨了民间文学艺术生态文化的构成、传承与发展的关系以及传承人的权利内容与权利限制。  相似文献   

3.
探讨共在与共享的关系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海德格尔认为,人的此在就是一种共在,这是对胡塞尔关于他人是由本己自我构造出来的客观产物之思想的反思和超越。而列维纳斯则认为,在自我意识发生之前,自我就已经被他人纠缠,就已经是他人的"人质"。因此,主体性或自我,不是规定他者的出发点,而是对他人的替代与责任。赵汀阳先生又进一步阐明了人的存在的伦理维度,他把"是"落脚到"做",认为做事使人的存在变成一个价值事实和具有价值的存在。我们认为,无论怎样从客观方面阐释存在的伦理属性,都可能与人的存在本质相去甚远。人的存在之所以表现出某种伦理性,就在于人本身就是伦理主体,存在的伦理价值其实是伦理主体赋予的,是伦理主体伦理行为表现的直接结果。所以,共享的根本理由不在于客观的共在,而在于主体为他的伦理规定,在于主体本身希求共享。  相似文献   

4.
5.
生命科技的发展使生命的原貌逐渐呈现在人们面前,生命对于人的秘密越来越少,然而随着生命的神圣性逐渐被“解蔽”,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生命的敬畏感也在逐渐淡化,作为对这一事实的回应,生命伦理学应运而生。基于当前生命伦理学的发展及其面临的难题,鉴于阿尔贝特·史怀泽①的敬畏生命伦理学,笔者认为“敬畏生命”是生命伦理学的价值之维。敬畏生命应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思想:敬畏生命将伦理的范围扩大到所有生命;敬畏生命肯定了道德责任的无限性;敬畏生命肯定了生命的平等;敬畏生命对学者也提出了把生命的一部分奉献出来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和谐社会的理念.和谐以差异或多样性为前提,以精神为其内在本质.和谐社会一方面是一个具有实体凝聚力的道德世界,另一方面是一个充满道义关切的正义社会.伦理精神的培育与制度安排的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之维.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和谐社会的理念。和谐以差异或多样性为前提,以精神为其内在本质。和谐社会一方面是一个具有实体凝聚力的道德世界,另一方面是一个充满道义关切的正义社会。伦理精神的培育与制度安排的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之维。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4,(7):248-251
教育伦理价值以教育之"善"的实现为目标。从教育所求之"真"到教育伦理所求之"善",需要以教育伦理之"美"为途径。其中,人性之美是教育伦理价值的逻辑起点,育人之美是教育伦理价值的艺术呈现,认同之美是教育伦理价值的目标体现。教育伦理的意义在于,可以促使教育伦理的情感完善,培育教育伦理的个性特征,形成教育伦理的行为动力。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坛独树一帜.他从"人与自然契合"的生态理念出发,以"乡下人"的眼光审视着乡村世界与都市人生,在小说创作中凸现出鲜明的崇尚自然、敬仰生命、推崇自然人性和营造诗意生存的精神家园和自然家园的生态意识,具有独特的人类思考价值和文化批判意蕴.  相似文献   

10.
汤拥华 《河北学刊》2004,24(1):72-76
本文对几位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进行了批判性的分析,揭示出存在主义在建构有关"个体存在"的哲学话语时的种种困难;并指出,人之存在的个体性既不是先定的事实,也非绝对自明的本体论规定,真正能承担个体性的,只是创造性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坛独树一帜。他从“人与自然契合”的生态理念出发,以“乡下人”的眼光审视着乡村世界与都市人生,在小说创作中凸现出鲜明的崇尚自然、敬仰生命、推崇自然人性和营造诗意生存的精神家园和自然家园的生态意识,具有独特的人类思考价值和文化批判意蕴。   相似文献   

12.
生态伦理思想探究自然的内在价值,论证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为保护自然提供道德根据。然而,基于对人与自然整体性认识与实践的生态伦理思想,却被定性为"自然中心主义",成为牺牲人类利益与幸福的"环境法西斯主义",陷入缺失人文价值的道德责难。究其原因,生态伦理探究常常受制于或限定在"现代性"道德框架内的规范伦理范畴,无法进入超越"现代性"道德展开的人类社会发展和伦理文化传承的历史视野中考察,遮蔽了生态伦理思想原本应该具有的人文精神与幸福之维。通过对现代社会"幸福悖论"的伦理反思,并借助于生态文学、生态心理学,生态伦理沿着精神生态的价值凸显与幸福之维的内在指引,寻求以德配享幸福的伦理信念和道德实践。因之,生态伦理思想就不能止于生态价值论的外显层面,而要深入人类社会的"内部自然",唤醒或激活人与自然天然联结的"生态潜意识",探寻人对待自然的"环境美德",获得精神生态的内在平衡,逐步达到社会生活中消费适度、精神自足的生态幸福。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文论博大精深,内容丰富。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受西方文艺理论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在当前如何更好地提升、转化,以适应当前的现实需要,怎样在当前语境下更好地把握古代文论的精髓,是进一步研究古代文论、反思古代文论阐释的重点。本专题从"和谐"的现代转换、"以意逆志"的再阐释以及对20世纪陆机文学思想阐释的反思三个方面选题,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期更好地把握古代文论的精华,发挥古代文论在当前中国文学理论话语建构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周维山 《兰州学刊》2006,42(7):73-76
对“美的规律”内涵的认识,虽然意见纷纭,但是总的出发点是一致的。争论各方都把“美”理解为美的事物,从美的事物出发探求美之为美的规律。马克思提出的“美的规律”是一种生产中的规律,是一种关系规律。它不但包含美的事物的规律,还包含主体审美的规律。由此,“美的规律”的审美之维是一种必要的维度。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人的本质力量是人的创造能力的总和。作为与真、善相并列的美,对应的本质力量是判断力。只有找到了人创造美相对应的本质力量,“美的规律”才有了真正的存在基础,对“美的规律”内涵的研究才能取得豁然开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作为国家重大学术工程的"中国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经数年众多学者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但检视现有论著,尚处于草创阶段和自在状态,而明显的标志即缺少学科的和形态的分析。从审美维度进入中国思想文化术语的内在结构,民族审美意识的标识性及直觉观照性与抽象性的统一,是审美维度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重要特征。除文艺审美外,人格审美方面的术语,也是具有鲜活的生命力的。从形态角度进行分析,审美维度的术语,以范畴与命题为其主要形态。  相似文献   

16.
现代刑事诉讼的民主宪政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能全 《兰州学刊》2008,(10):119-121,131
现代刑事诉讼立基于公民与国家之间刑事纷争的平等对话与理性交涉,蕴含着民主、法治、自由、宪政等现代政治法律理念和构造。民主宪政制度架构构成了现代刑事诉讼坚实的政治法律基础,而现代刑事诉讼又是民主宪政体制的根本保障与制度展开,二者保持着高度和谐互惠及良性互动的制度格局。  相似文献   

17.
从性命现象学的视角来看,道家创设了"道"这一崇高概念,为实现人的生命价值提供理论目标和依据,通过人性与道性的趋于一致,用道性来印证人性的目标性、合理性,从而展现出生命价值实现的历程.它要求在其现实性上,通过重"真知"来拥有"道"的内在品质,做到"人与天一"而"壹其性",这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目标;还要做到通过循道惜命匡世而"安其性",以及不为物累而追求自由和自我释然的"乐其性",这是生命价值的具体内容.在此,有力地批驳了那些视道家为"混世哲学"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人类不断地发现自己的本性,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使得人类发现了自己的生态审美本性,这在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有关论著中已经有所涉及。而中国古代《周易》的"生生为易"、"上下交而万物通"以及"正位居体为至美"等等论述以及其它古代典籍的论述都反映了这一生态审美本性,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而西方维柯的"诗性思维"的论述、车尔尼雪夫斯基有关"美即生活,生活即生命"、杜威有关"活的生物"的论述以及梅洛-庞蒂有关"身体空间"与舒斯特曼有关"身体美学"的论述对于建设当代生态的生命的美学也都有其价值。新世纪新的生态审美观的建设应该在人的生态审美本性理论与生态人文主义的指导下从文化与审美的多个角度入手,并很好地吸收中国古代生态审美智慧。  相似文献   

19.
"无利害关系"是审美经验的核心,由此,"静观"和"移情"构成了审美态度的两个向度,而这种审美态度实质上就是"审美知觉"。在当代,"生态审美经验"的形成,使得"生态美学"得以勃兴,它呼唤着以敬畏生命、诗性智慧和栖居意识为基本特征的"生态人格"。这种生态人格建筑在"生命态度"之上,是审美活动和审美教育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休闲是中国古代文人理想的生存状态,诗词创作是古代文人理想的审美体验方式.休闲之为理想在于进入了人类的自在生命领域,创作之为审美理想在于进入了生命的自由体验状态.两者有着共同的心理前提与审美指向.休闲带给人自由体验,审美是体闲的最高层次和最主要方式,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诗词创作成为古人理想的审美实践,"闲"也作为重要的审美元素拓展了诗词的审美空间.因此,我们在"哀怨起骚人"、"愤怒出诗人"之外,更应关注古代休闲文化对文学,尤其是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关注审美的休闲文化对人性生态建构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