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汉语篇思维模式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拟从英汉思维方式的角度,运用话语模式的方法对英语和汉语的语篇思维模式进行对比和分析,试图论证,英汉语篇思维模式的差异在于:英语的语篇思维模式呈直线性,而汉语的语篇思维模式呈螺旋型,并试图说明,了解英汉语篇思维模式的差别有助于中国英语学习者熟悉英语语篇的思维模式,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本文所讨论的语篇也包括口头语篇。一、英汉语篇思维模式的差异英语语篇思维模式是从盎格鲁———欧洲文化模式发展而来。用英语进行思维所预期按照的顺序,从根本上来说是帕拉多———亚里斯多德顺序…  相似文献   

2.
王艳 《学术交流》2007,(7):126-128
依据关联理论的框架,从认知语用的角度对话语标记语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话语标记语对话语理解具有语用制约功能,在话语理解过程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制约了话语理解的程序意义,为听话者指明了话语理解的方向,从而保证了听话人理解话语时付出最小的努力。其次,话语标记语具有明示功能,即话语标记语通过自身所标记的明示逻辑语义关系在不同的语境条件下对听话人的推理过程起着语用制约作用。最后,话语标记语具有语篇组织功能,在语篇中连接着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各种语义和逻辑关系。话语标记语的存在是关联性的要求,是话语交际过程中的一种明示导向标记。  相似文献   

3.
试析解释性翻译法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是如何进行沟通的呢,毋庸置疑,我们必须运用翻译这一手段。就拿英语和汉语来说,他们的语言形式大相迥异。英语是由 26个字母拼写组成的,属印欧语系,而汉语中的许多词都是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象形文字由图画和标记代表词,而且还受到不同社会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从而有自己的地域性、民族性、民俗及文化背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无论说哪一种语言,都不能既有效地表达本国存在的物质概念和思想概念,又能描述或解释外界的新观点、新概念。但是,人类的共同性,如劳动、喜、怒、哀、乐等共有的行为和情绪造成了各种语…  相似文献   

4.
张香君 《社科纵横》2009,24(5):170-17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语言代表不同的文化,要掌握好一门外语必须了解其所反映的该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本文拟把英汉文化差异在自然环境、生产劳动、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在英语学习中的体现作一归纳,旨在帮助英语爱好者克服跨文化交际障碍,把目标语国家的文化渗透到日常英语学习中,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颜泓 《社科纵横》2012,(9):177-178
汉语、英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英译汉、汉译英时了解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是做好双语翻译的关键。笔者认为,翻译课教学中加大文化教学含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与处理跨文化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双语翻译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胡静芳  李彬  周进 《社科纵横》2012,(11):175-175,178
语言模因论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为研究语言、学习语言提供了新的视角。英语文本是阅读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载体,是英语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本文试图探索在模因论视角下,以模因理论指导大学英语阅读,获得阅读技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王霜梅 《学术交流》2008,(2):139-141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跨文化交际的最主要的手段.隐喻作为人类共有的思维模式具有人类共性,但在不同的语言中,隐喻的形式和意义又具有民族个性.共性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个性是造成交际误解的主要原因.汉语和英语中都存在着隐喻式定中结构,从语序来说,英语中的定中结构包括顺行和逆行两类,汉语定中结构则属于逆行结构;从对喻体的选择上来说,一个民族的文化塑造了喻化过程中的本体和喻体之问的对应关系,因此语言中的大多数隐喻在表现文化特征时,只是部分对应甚至根本不对应.对隐喻的准确理解要求理解者具有一定的跨文化敏感性,适应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交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曲春红 《学术交流》2003,(9):141-14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受制于文化。而在语言系统的各个层面中,与文化的关系最紧密的是语义。汉语和英语因受各自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影响,其语义当中都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因素。词义和语义场是语义理论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汉语和英语中理性意义对应的词汇,往往在词义的联想意义和语义场的大小等方面差异较大,其中也必然反映出历史、民俗以及文学等方面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英语和汉语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语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这两种语言各自都形成自己的体系。一般来说,作为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语言在具体的环境中都有明确的语义。但是由于语言本身的复杂性和灵活性,难免会发生语义不清或者引起两种以上理解的语言现象,即语言的歧义现象。英语是综合———分析语,既有一定的形态变化,也有相当稳定的词序和一定量的虚词;汉语是典型的分析语,即不用形态变化而用词序及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所以,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歧义现象存在的条件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本文将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对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对比—主语与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对比—主语与主题高登亮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由于两种语言的语系不同、使用语言的民族不同,因而英汉两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也不同;英语和汉语在表达同一概念时,会用不同的词汇和不同的语法结构...  相似文献   

11.
语言的本质是人类社会交往和信息交流的工具,Writing 正是全面考查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性题型。但是中国与英语国家在文化传统上的巨大差异,造成了使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人们在对问题的观察角度、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上的极大差异。一般中小学缺少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环境氛围,再有现在中考指挥棒下的汉语文教学基本上放弃了语法教学,导致许多学生正确组织语言的能力下降影响到了英语学习;致使许多学生谈“Writing”色变,这已经背离了我们学习语言用于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冯莉 《学术交流》2012,(9):166-169
现代汉语中的"相对"一词具有词汇化、语法化、语言接触及其相互关系等多维度研究价值。通过基于语料库的历时与共时分析,考察"相对"一词的语义和句法功能演变过程与发展趋势,发现该词从上古到近代经历了从短语到动词的词汇化过程。在现代汉语阶段受到间接语言接触和语频作用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从动词发展到形容词,并且形成向介词、副词和话语连接语多路径虚化的多向语法化和构式语法化发展的复杂趋势。  相似文献   

13.
汉诗英译中不同人称视角对意境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平 《社科纵横》2002,17(1):75-77
汉语诗词是一种意合特点十分突出的特殊语篇 ,其中人称指称关系的省略 ,即零位指称的使用非常普遍。将汉语诗词译成英语 ,一种典型的形合语言 ,必须选取一定的人称视角。在翻译过程中 ,对于同一首诗 ,不同译者会有不同的理解 ,因而选用的人称视角不同。而不同人称视角会对诗的意境产生不同的作用。本文凭借语篇分析方法以及叙事学基本原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指出 ,不同人称视角可能引起不同的情景联想 ,造成不同的抒情效果以及体现不同的人物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李丹 《唐都学刊》2001,17(1):92-95
鲁迅和茅盾的短篇小说,各俱特色,显现了二者思维的差异.鲁迅的心理态势是内倾型的,他的创作思维具有形象思维浓厚,即视觉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文本的话语间是聚合关系,具有共时性、可写性等特色.茅盾的心理态势则表现为外倾型,他的创作思维具有抽象思维厚重,即言语思维和社会性思维的特点,文本话语间是组合关系,具有历时性、可读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从语言形态学角度论证英语是分析、综合性参半的语言,汉语是分析型为主的语言.英语动词时态是以动词形式变化来表示句子中谈到的动作、状态的时间关系和说话的时间.汉语动词时态是通过单独或组合词汇来表示句子中动作的发生和状态持续的时间.从两种语言的时态研究入手,分析和比较各自的特点,有利于更为准确地描写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现象和范畴.  相似文献   

16.
北方口语中的"等"类话语标记包括"等"、"你等"、"等到"、"你等到"、"赶"、"你赶"等。话语标记"等"是由动词"等"虚化而来的,它经常与"你"、"到"等连用,因此"你等、等到、你等到"都演变为话语标记。同样,话语标记"赶"由动词"赶"虚化而来,由于经常与"你"连用,"你赶"也演变为话语标记。由于"等"、"赶"等话语标记功能相同,因此统称为"等"类话语标记。"等"类话语标记具有元语用功能、话题转接功能和语篇衔接功能,表现了说话人组织话语顺序的元语用意识。我们还把自然口语中的"等"类话语标记与书面语中的话题转接标记"至于"进行比较,指出二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及分布上的细微差别,认为造成差别的原因在于适用语体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语码转换的社会语用功能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席红梅 《学术交流》2006,(7):133-134
语码转换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一些双语或多语国家,人们在进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语码转换更是屡见不鲜。作为一种语言接触现象,它是理性的,而不是随意的。标记模式理论认为:语码转换是说话者协商双方权利与义务的一种手段,体现着说话者的社会心理动机。人们在使用语码转换时,往往实现多种社会语用功能,诸如回避社会禁忌、调整交际双方权势关系、缓和语气、改变交际双方情感距离、强调说话者社会身份、实施便利等功能。  相似文献   

18.
闫涛 《学术交流》2007,(10):131-133
在话语的生成与理解过程中,话语标记语是发话者用以进行有意图的编码和受话者对此进行解码和推理的重要依据之一。人们不但要关注话语标记对话语理解的推动作用,而且还应当从认知角度出发,以交际者为中心,关注发话者与受话者在对话语产出与理解过程中所涉及的共同前提——语境假设。在认知关联理论框架下,结合动态语境假设研究话语标记语,有助于寻求与动态语境的最佳关联来消除话语的语义和语境歧义,从而获得成功话语交际。  相似文献   

19.
马福 《生存》2020,(10):0200-0201
英语属于一门语言类知识,学习这一类型的知识,逻辑思维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想要学好英语、真正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语言素养,学生首先应具备良好的思考能力。因此,在讲解英语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对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培养。初中是学习知识的承上启下关键期,也是思维养成的黄金期,本文便对这一阶段英语教学活动中的思维培养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徐晓丹 《学术交流》2003,(7):136-138
对比分析是语言与文化研究的重要手段。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在语言方面和文化方面存在着异同。掌握两种语言的差异 ,在语用实践中会避免许多令人不快的尴尬局面。实践表明 ,把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研究 ,具有明显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