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资源与人居环境》2014,(7):F0004-F0004
正黄姚古镇,广西名镇。黄姚镇位于广西贺州昭平县东北部,县城东北部40公里(直距),北面与钟山同古镇、清塘镇接壤,东面与凤凰乡、贺州市公会镇毗邻,南与樟木林乡、富罗镇交界,西面与走马乡相依。黄姚有着近千年历史,发祥于宋朝开宝年间(972年),兴建于明朝万历年间,鼎盛于清朝乾隆年间,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古镇"之一。由于镇上黄、姚两姓居多,故名"黄姚"。  相似文献   

2.
孙芳 《城市》2010,(7):75-78
古北口位于密云县境内,县城以北约50公里处,以长城为分界,与长城以北的河北省滦平县接壤。这座边关古镇是北上内蒙古、南下中原、直抵北京的重要通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据史料记载,明洪武年间于此建关城,设千户所,后升格为密云后卫;明弘治年间改为古北口提调。  相似文献   

3.
<正>“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唐代诗人张萧远在《观灯》描述了古代节日观灯的盛景,春节元宵节赏花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每盏花灯都象征着新年的繁荣昌盛,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地处塞外张家口蔚县的暖泉古镇被誉为“中国十大最具年味的地方”之一,年节中的古镇,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挂满了造型各异颇具北方特色的古典式铁艺宫灯,给古老的城堡增添了无比的喜庆氛围。  相似文献   

4.
以胜芳古镇旅游资源开发为例,通过对古镇旅游资源的分析评价、SWOT分析、古镇旅游发展目标与战略等问题的分析,扼要阐释了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的总体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5.
李海珉 《公关世界》2008,(10):22-23
黎里古镇,位于江苏省吴江市东南部,东临上海,北通苏州,南与浙江嘉兴相邻,面积121.5公顷,古镇保护范围52.4公顷,明清民国建筑16万平方米。全镇人口7.8万人,南北向的苏嘉杭高速公路及205省道,与东西向的沪苏浙皖高速公路及318国道交会于古镇北侧,还有苏同里一级公路和太浦河穿镇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湖州南浔古镇、嘉兴西塘古镇及绍兴枫桥古镇为例,从古镇特色的保护、旅游业的开发角度阐述浙江古镇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古镇商家、古镇景区及政府部门角度出发,旨在发掘浙江古镇的自有特色,为浙江古镇的发展前景提出一些科学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兴坪被称为漓江沿岸最美丽的古镇,1999年版贰拾元人民币背景图案就取自兴坪镇的大河背村。古镇、古街、古戏台,家家户户门前挂起的腊肉、柚子皮,巷子里飘散着松花糖的香味……任时光斑驳,这仍然充满烟火气息的小镇,让每一位游人停下脚步,感受慢生活。  相似文献   

8.
来陕西陈炉古镇之前,总是有一种莫名的情愫牵引着我,多少次魂牵梦绕那泛黄的匣钵和残破缸砌的罐罐墙仪态。要知道,有时古今的轮回,是可能交错时空的感悟、感念、感伤,情浓于此次旅行,戴亘永久的记忆。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以来,江南水乡古镇旅游日益受到游客的青睐,并已成为华东地区旅游的特色品牌之一。然而,随着古镇的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本文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湖州南浔古镇、嘉兴西塘古镇以及绍兴枫桥古镇的游客进行调研,并从古镇特色的保护、旅游业的开发以及古镇如何"保护性开发"三个角度出发对浙江古镇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丁芮  成淑君 《城市》2014,(8):49-52
正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长达1700多公里,其不同河段具有差异性与多样性,但运河古镇却都因运河闻名。随着运河申遗进入关键时期和对运河传统文化的不断认识,运河沿岸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得到重视,各地应结合运河流经的区位特点,挖掘区别于其他古镇的文化源头,留住各地古镇独具的风貌和神韵,共同演绎运河文化的内涵。笔者通过对浙江杭州塘栖古镇和山东德州四女寺古镇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古镇旅游深受人们喜爱,古镇旅游产业的发展势头迅猛。以诸暨枫桥古镇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法,对枫桥古镇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客观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枫桥古镇旅游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菲菲  胡宇橙 《城市》2021,(9):71-79
在资源数量与关注度有限的现状下,北方古镇的旅游市场发展需要关注与研究.基于"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市场定位"(STP)理论,笔者以杨柳青古镇的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对古镇旅游进行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分析.根据客源地、年龄、职业、旅游目的和旅游形式对旅游市场进行细分;基于市场细分确定了两大目标市场;结合目标市场特征,对古镇的品牌、产品和文化进行市场定位,最后,对杨柳青古镇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古镇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代表,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必然是实现与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本文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与古镇旅游业的产业融合模式进行分析,以遂宁市安居区黄峨古镇为实证研究,对其古镇文化创意旅游的开发提出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古往今来,鲁史古镇孕育了形式多样的鲁史文化。如今,鲜活的民俗、民间生产活动仍旧表现着鲁史文化的灵性。  相似文献   

15.
历史悠久、文化淳朴的古镇近年来一直是旅游的热点,随着旅游开发的不断深入,旅游古镇呈现出的各种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古镇不古"即是突出问题之一。民俗是传统文化最集中的代表,古镇民俗是旅游古镇的精髓,对民俗的轻视是"古镇不古"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最近几年,古镇“开发热”、“旅游热”、“申遗热”都日渐升温。然而,也许我们更应该冷静思考的是:如何从历史文脉、人居生态、经济开发诸角度系统、全面、科学地规划古镇保护与开发,提高全民族的世界遗产意识。如此,方能真正实现古镇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空间句法理论从空间结构的角度对人们的行为和社会活动进行科学的解释,被广泛运用于空间分析、交通污染控制和寻路过程等领域。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空间句法理论为研究基础,选取重庆市2010年公布的28处市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的安居古镇为研究对象,采用轴线分析法对安居古镇的街巷空间形态进行了定量研究。通过对整合度、选择度以及可理解度等变量数据的描述和分析,揭示了安居古镇街巷空间特征及演化规律。作者还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当地政府的规划现状,提出了具体的街巷空间改善建议,旨为安居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奉朝洋  杨眉 《城市》2021,(3):71-79
笔者提出切实可行的陕南后柳古镇滨水景观生态修复设计方案:在原有景观基础上深度挖掘古镇历史文化关键点,构建生态文化景观,将传统文化内容与现代景观活动相结合,营造多元化的景观体验,并引入雨水收集、人工湿地、生态驳岸及模拟自然群落植物配置等技术手段,旨在提升后柳古镇整体人文景观、生态环境和景观体验品质,为陕南滨水古镇的发展提...  相似文献   

19.
以沿运张秋古镇为研究对象,从生态韧性视角出发,基于古镇历史概况、现状分析和生态空间干扰因素分析,构建张秋古镇水环境空间研究框架,选取空间生态评价因子分析古镇生态空间敏感性,并构建水环境生态空间安全网络,进而对古镇水环境空间范式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古镇运河水面、汪塘以及水网面积较大的景观绿带为高敏感区域,分散式布局水网空间和古镇集中建设区域为中低敏感区域。结果表明:基于不同等级的敏感性区域,构建“节点—模块—廊道”的水环境生态空间安全网络,并提出“水安全—水技术—水径流—水管控”四维导向下沿运张秋古镇水环境空间范式。  相似文献   

20.
旅游     
阳春三月的江南水乡是温婉而迷离的。时而落下的丝丝春雨滋润着千年的石板路。不像其它早已声名在外的水乡古镇那样总是挤满了摩肩接踵的游人,干灯小家碧玉般还保留着江南小镇的生活的气息。不只镇子里散落的历史景点,沿河两岸悠闲的下着棋聊着家常的小镇居民,古街上穿行而过的老人和孩童,小镇的屋舍里飘起的袅袅炊烟,仿佛都在诉说着古镇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