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维吾尔语音位剖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人们互相交际,交流思想都离不开语言。有声语言必须通过语音才能起社会交际作用。所以语音对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更深入、更科学地研究语音,可将其切分为不可再分的最小单位。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音素,是考察语音的自然属性(物理、生理属性)的基点。而其具有区别意义功能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则是考察语音的社会属性的基点。语音中的音位在相互对立的联系之中构成一个系统。各种语言都有其特殊的音位系统。本文拟以现代维吾尔语语音为对象,以乌鲁木齐语音为基础,对现代维吾尔语的音位及音位系统作初步描写。一、现代维吾尔语的音位及音位变体  相似文献   

2.
(一)音位。音位是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功能的最小的语音单位。语音单位可以是一个由几个音节构成的词,也可以是由几个音素构成的音节,也可以是一个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只能是一个音素。音素,根据发音时气流经过口腔是否受到阻碍,分为两大类。受到阻碍的叫辅音,不受阻碍的叫元音。在具体的语言或方言中,元音或辅音都比较丰富。其中的元音或辅音,有的具有区别意义的功能,有的不具有区别意义的功能。那些具有区别意义功能的元音就叫元音音位,那些具有区别意义功能的辅音就叫辅音音位。例如普通话元音:  相似文献   

3.
<正> 在音系学(Phonology)中,有一个分科,即音位学(Phonemics)。这是与语音学(Phonetics)相联系但又不同于语音学的一门学科。联系之点在于它是以语音学的研究为基础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把语言中的意义纳入考虑范围。鉴于音位的作用,语言学家一般给音位所下的定义是:音位是一定的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首先,音位是有辨义作用的。这一特性突出地表现在出现于同一语境中的两个音素造成的意义差别之间。例如英语中[buk]和[luk]分别代表“book”(书)和“look”(看)这两个概念,这种差別是由[b]和[l]这两个音素造成的。汉语中[shū]、[zhū]  相似文献   

4.
音位作为语言中最基本和抽象的语音单位,通常以音位变体的形式出现.最小的对立的概念可以帮助理解音泣,但要真正区分音位至少必须遵从三条原则:语音相似原则,互补分布原则和模式匀整原则.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彝学界,特别在彝语言学界,有些专家、学者对《彝文规范方案》中的标准音点喜德语音音位归纳持有不同的看法,处理各异,为此,作者也就从归纳音位原则、音质音位和超音质音位三点出发抒己之见,以求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 ,分别通过小于音素和大于音素即音素群的角度 ,论证了音素不是音位归纳的唯一尺度 ;接着 ,在论证了音位归纳能够以音素群作为尺度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 :元音和辅音、声母和韵母是语音划分的两对不同层次的概念 ,元音和辅音指的是一个个能实实在在发出声音的语音实体 ,具有物理特性和生理特性 ,而韵母和声母则着眼于语音实体间的相互关系 ;最后 ,在回顾两种汉语普通话音位归纳方法的基础上 ,着重论证了所谓“动音素”和“静音素”在提法上存在错误。  相似文献   

7.
一种语言虽然只有二三十个音位,但可以组成许多音节,音节又可组成无数个字、词、句子。因此学习一种语言发音非常重要。如果一个音节掌握不好,就会有大批的字、词、句被念错、被写错。蒙汉双语音质音位具有它们各自语音的特点、对应规律和差异之处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它包含着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互相联系的不同层级,各层级都可以分成各种不同的片段,切分出不同的单位来。这些单位是音、音位、音节、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群等。它们的内部结构除音素、音位、语素外,都是可以再分析、有层次的单位。音素,音位、音节是语音层单位,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群是语义层单位,也是语法层单位,一般称之为五级语法单位。  相似文献   

9.
非音质音位的教学与辅导是普通话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本文首先界定了非音质音位的涵义,从对方言与普通话的简单对比中介绍了非音质音位的一些基本特征及现象;并提出在非音质音位教学方面可以采取的一些措施方法。[  相似文献   

10.
音节作为一级语音单位 ,由下一级语音单位音位依据规则组合而成 ;音节作为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 ,从语音单位的层次性角度 ,它包含若干下级语音单位 ,从自身结构系统的角度 ,它更含有质母、声母、韵母、韵头、韵身、韵腹、韵尾这些反映各个音位在音节中不同作用和彼此关系的结构成分 ;这些结构成分分四个层次依次组合 :一、质母与声调 ,二、声母与韵母 ,三、韵头与韵身 ,四、韵腹与韵尾  相似文献   

11.
移动互联网舆情生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众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在互联网上公开表达其对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共同意见即形成移动互联网舆情.移动互联网舆情具有跨时空性、泛在性、强互动性、零时延性、群体极化性、井喷型爆发等特点.在舆情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舆情的表现特征具有明显的不同,监管部门应密切关注手机等移动载体对于舆情参与程度的变化,以把握舆情变动规律.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普遍增加,一方面给大学生生活学习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也危害着大学生。面对智能手机的诱惑,大学生要学会自己控制手机的使用,不要成为手机的俘虏。文章主要从社会、学校、家庭、大学生自身四个层面来展开论述,主要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摆脱手机依赖,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手机媒体已经成为青少年建构亲密关系与接入社交网络的代码,有助于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建立。青少年会在社交场合选择使用手机作为自我隔绝的一种途径,造成“在场的缺场”,却与外部空间的他人产生认同。手机虚拟社区的出现进一步强化了青少年社会认同的实践过程。青少年借助手机消费来表达和传递意义,表现其生活方式,建构身份并协调与他人的关系,但他们容易被消费欲望所俘获,从而导致自我认同的感官化和肤浅化。  相似文献   

14.
基于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学生为对象实施的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探讨了大学英语学习中对手机的利用状况和活用动机,考察了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可能性。研究分析表明,在整合的学习环境中将手机等移动设备导入课堂可能性非常高。学生非常有兴趣并期待使用手机来提高英语水平。从认知角度上看,这也符合学生非常希望学好英语,以满足社会对他们的外语能力要求。从学生的期待与动机来看,手机等移动设备在英语课堂中的活用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5.
在大学校园里,手机已成为一种覆盖面极广的传播媒体,给大学生思雏方式、行为模式和个性心理等方面带来了广泛的影响,因而,培养大学生的手机媒介素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大学生参与手机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试图找寻提高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的举措,使手机媒介能更加充分地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16.
手机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国内近十年来的研究表明:手机短信交流的便捷、资费低廉优势和大学生追求个性、互动的特征是高校手机文化兴盛的主要原因;手机的使用在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同时也对其学业、心理、道德等方面产生了消极影响;手机作为新载体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但也对传统教育管理制度构成了挑战。因此,高校应从手机文化建设、短信平台建设以及法制保障等层面予以应对,并从手机上网、传播学、心理学等视角对高校运用手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手机新媒体的功能承载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媒体,手机在传播方式上取代了传统的直线型传播模式,使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不再清晰;在传播空间上,它实现了移动状态下的传播,使时间和空间的分离不复存在;在媒介功能上,它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功能于一身,满足了语音、文本、视觉等多方面的需求。手机承载着社会意义,象征着身份、时尚,对使用者心理、交流习惯等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伴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将迎来更美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手机将成为第五种大众化媒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手机所具备的媒体条件入手,分析了手机的优势与弱点,指出手机在传播手段上时空兼备,传播时效上迅速简捷,信息储存方面持久随意,与受众可以交流互动的特点。通过手机媒体与其他四种大众传媒的对比分析,提出在电信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的趋势下,手机具备成为大众化信息媒介平台的条件。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全球3G手机的逐渐普及,手机不仅是人们的通信工具,而且正在通过其增值功能形成一种新兴产业门类,并与其他主流媒体一起承担起大众传媒的责任,手机将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种大众传媒。  相似文献   

19.
话语权意味着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由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在社会中上的泛化存在,微博的影响力自然是与日俱增。如何在影响力提升的同时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尽可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来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添砖加瓦,是微博的开发者、经营者、监管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文章在阐述了话语权的内涵与外延之后,分析了微博传播中的话语权分配问题,并对微博的发展趋势做了前景分析与合理构想。  相似文献   

20.
以对南丁坂村农民手机使用行为的调查为基础,以定性研究为主的方法,从使用习惯、使用动机、使用期待等方面考察生存在村落生态中的农民的手机使用行为,进而发现,一方面手机的使用拓展了农民以"己"为中心的地缘、血缘关系,既增加了自身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又使得乡村社会的内部与外部互动更加密切和频繁,有助于乡村生态网络的整合与稳定;另一方面,手机的使用所带来的大量异质信息促使农民重新审视和建构自己的身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