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戴丹梅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4,(Z1)
4月8日 那一天早上,班里一个平时表现不错的女生不知什么原因,上课时居然说悄悄话。我走到她身边,轻轻敲了敲她的桌子,她缓过神来了。我继续讲课。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她双手在抽屉里忙着什么,我就放慢了讲课的速度,她又一次缓过神 相似文献
4.
5.
王宝林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3,(4)
遵照毛主席:“文科要把整个社会作为自己的工厂”的伟大指示,我们中文系教育革命实践队到讷河县老莱公社胜利大队进行教育革命实践。在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实行开门办学,开展读、讲、评活动。 我们第二小分队是由五名学员组成。到农村后,系领导把我们分配到胜利大队第三生产队。这个小队离大队较远,指导教师又负责两个小分队,两队相隔四、五里地,完全依赖老师、依赖领导是不行的。我们就依靠当地党组织、贫下中农,发挥每个学员主 相似文献
6.
7.
任晓东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80-81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 ,阐述了教师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之以严、导之以行、授之以渔、示之以范”六个方面 ,探讨了师者育人之道。 相似文献
8.
9.
柳宗元的文章在中唐备受推崇,不少文人追而师之。他对学子的勤奋为文也悉心加以引导;但他虽愿有为人师之实,却极力回避为师之名,究其原因,与政治上的打击、社会师道的不良风气等因素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0.
11.
12.
钱弘道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105-106
中国法治实践学派倡导"以实践为师"。以实践为师是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一个特征,一个标志,一种行动理念。通过以实践为师,实践哲学、实践主义精神、实践方法得到有机统一,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特征得到充分体现。一、一种实践主义的态度中国法治实践学派最大的特征就是强调"实践",这是对中国法学经过反复研究、认真讨论而做出的重要总结、判 相似文献
13.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终生努力追求的目标.冯光廉先生在他60年的教研中,以育人为本,展现了教师乐于承担、永不改变的情怀;他以学术为根,体现了学者执着追求、忠诚守护的品格;他以人格为魂,显示了领军人海纳百川、大气包举的胸襟. 相似文献
14.
刘成伦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3):28-30
为一个天真的理由,自告奋勇做“主任” 1991年,作为农民的儿子,从师范毕业能分配到城里最好的小学任教数学,我很知足。为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我在假期乐此不疲地备了两次课。满怀憧憬登上讲台,引领学生遨游数字的海洋,我激情涌荡地走过了第一年的快乐时光。 相似文献
15.
赖子绣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1)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这是孔子说的一句话。对于这句话的翻译,不少人把“为师”译为“做老师”或者“当老师”。如:“复习了旧知识,又领悟了新知识,凭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初中语文教学参考书》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88年6月第3版)。又如:“温习过去的知识,就可以知道新的道理,这样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初中文言文学习旨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88年12月)。再如:“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知道新的道理,这种人可以让他做老师了”(《中学古诗文对照注释》上册,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1987年12月第2版)。上述译法,均把“为师”译作“做老师”或者“当老师”,都是不够准确的。 相似文献
17.
18.
20.
石斋人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129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作为诗人’他是北宋为盛一时的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作为书法家,为"宋四家"(苏拭、黄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