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区》2013,(4):49-49
北京读者元某来电咨询:我在北京某事业单位工作,2000年,我们单位与某房产开发商联合开发商品房,供职工内部购买,由职工与房地产开发商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单位对职工购买的每套房屋总额补助50%。合同签订后,我一次洼支付了房款,并于2002年拿到房屋钥匙,但没有办理房产证,后我辞职离开该事业单位。2008年,开发商在办理房产证时,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近日,我和老伴用多年积累下来的退休金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合同约定面积为103.3平方米,房产证办下来后,产权登记面积为96.3平方米,相差了7平方米。我们要求房产商退还相差平方米的房款,可房产商说,房屋施工属于正常损耗,不存在误差。我们该怎么办?读者:武某武某同志:根  相似文献   

3.
《山西老年》2010,(11):68-68
律师同志:我与某房地产开发商签订商品房买卖协议,其中明确约定了房屋的建筑面积,并以此计算出房产总价格。在我按照合同支付全部房价款、开发商交付房屋之  相似文献   

4.
[案情简介] 2005年3月,甲某购买某房地产开发商乙开发的商品房两套。总房款200万,交付132万后,办理了该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合同约定,付清剩下的68万房款后,开发商交付房屋,故该两套房屋一直在开发商处。同年11月,甲某与丙签定房屋买卖合同,以260万的价格将该两套房屋出售给丙,并办理了权证过户手续。丙持两证向开发商乙索要该两套房屋遭拒绝,  相似文献   

5.
张剑  黄兰 《社区》2002,(1):52-53
买房办户口,早在几年前的房地产市场上就开始露头了,但时至今日,这一让许多外地在京买房的人普遍关注的举措,始终没有真正被人们所了解。买房办房口,是美丽的陷阱,还是一个可以实现的梦想?让我们来看个究竟。  相似文献   

6.
《社区》2009,(30):35-35
北京的一位孙先生来电咨询:我的爷爷和奶奶婚后购买了两间房屋,产权人为我的奶奶。后来他们又在院里盖了两间自建房,没有产权证。爷爷奶奶只有我父亲一个子女。去年听说房子要拆迂,为了能多得些拆迁补助,我的爷爷奶奶决定办假离婚,得到拆迁补偿后再复婚。于是他们在2008年7月协议将两间有产权的房屋和两间自建房屋进行分割,每人分有一间有产权的房屋和一间自建房,并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哪知道他们协议离婚后一个多月,  相似文献   

7.
《社区》2013,(30):16-16
北京读者郑先生:这年头,要问什么卖得最火,答案肯定是学区房。但为了这学区房,我最近却很窝火,因为房子没买成,还得赔5000元违约金。这事要从去年6月说起。那时候,我为了孩子上学,想买套学区房,便找到了中介。中介给我介绍了一套房子,当时承诺买房后子女可在附近的重点小学入学。  相似文献   

8.
《社区》2003,(12):55-55
2002年1月13日,我与一家房屋开发商签订了—份购房认购书。我交付了一万元定金,但没有签订购房合同。后来我发现,该开发商信誉不太好,不能按时交付房屋,而且房屋质量较差,所购房屋已经两次被质检部门勒令两次返工。该开发商是2002年5月15日取得商品房销售合格证,因此我要求退房,开发商说定金不能退还。请问:购房定金能否退还?牛洪生牛洪生牛洪生读者:定金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一方向另一方支付的一种保证金。交付定金的一方履行义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返还。交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义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义务的,…  相似文献   

9.
刘新雪 《社区》2003,(12):54-54
由于买卖过程中的一些不规范操作以及开发商在资金、工程进度等方面的问题,导致退房事件时有发生,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买房人可以退掉已购房屋呢?(一)延迟交付房屋。这种情况是目前买房人最可能遇到的一种情况。到了开发商与购房人在合同中约定的交房日后,却迟迟得不到开发商的入住通知。一般超过3个月开发商还不能交房,购房人就可以要求开发商退房,并要求双倍返还订金或支付房款利息。(二)开发商缺“证”,导致合同无效。目前,开发商必须证件齐全才能盖楼、卖房。如果开发商证件不全,就属于违法操作,与买房人签署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由于是无…  相似文献   

10.
1991年,我去美国时,正好35岁。不漂亮,但勇敢。 此前,我曾与一个有妻室的男人义无反顾地相恋了8年。研究生毕业时,我没有服从分配,把户口往袋里一装,去北京的私人公司打工。赴美手续办齐后,我怀揣着100美元,无所畏惧地拎着比自己还大的两只箱子上了飞机。 到了纽约,替我拎行李的美国警察说我勇敢得不可思议。我笑笑,没说话。一个经历过父亲被批倒批臭,母亲精神失  相似文献   

11.
正我奶奶的三妹,我的姨奶奶是跟随姨爷爷来到北京的。姨爷爷原来是北京酿造厂的搬运工人,姨奶奶在街道办工厂里制作戏衣。老两口没有多少文化,三个女儿也都没读到大学。三十多年前,父母带着我和姐姐来北京游玩,我第一次走进姨奶奶家。那时候他们住在宣武区槐柏树胡同,里外两间  相似文献   

12.
赵常民 《社区》2009,(12):34-34
湖北一位市民来电咨询:王某有一套90平方米的房屋,今年1月,我和他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合同约定我于5月1日一次性支付给他42万元房款,他再把房屋钥匙交给我。当我付款时得知,王某已将该房屋以更高的价格卖给了孙某,并且已办理了产权变更登记。我觉得我受了很大的欺骗,但我不知道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请问,遇到这样的事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3.
正那天,女儿放学回家,突然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妈妈,我们家有多少存款?"不等我作答,她又继续说道:"他们都说咱家至少有50万元。"我奇怪地看着女儿:"你说的‘他们’是谁呀?""我们班同学。他们都说你一本书能赚十几万稿费,你出了那么多书,所以咱们家应该至少有50万吧。"我摇摇头,说:"没有。"女儿脸上忍不住地失望,两眼盯着我,有些不相信似的问:"为什么?""因为……"我抬手指了指房子,屋里的家具、电器,  相似文献   

14.
梅礼成 《社区》2004,(15):36-37
最近,因开发商未按合同约定按期给住户办理房产证,武汉“星桥苑”小区业主根据2003年6月1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商品房司法解释》)规定,将开发商告上法庭。最终法院判令开发商赔偿47户业主违约金95万余元。至此,在武汉此类案件消费者胜诉率竟高达100%。透过此案,我们郑重地、善意地告诫全国的房地产开发商,迟办产权证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了——因为“迟了”,将会面临“吃官司”和“亏血本”。同时,我们也诚恳地提醒广大业主,若要预防开发商迟办产权证的问题,可以签订“防迟”合同;遇到开发商满口承诺为业主办理产权证而又迟迟不办时,更可以理直气壮地拿起法律武器,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因为——法律可以为“迟拿产权证”的业主撑腰。  相似文献   

15.
《北方人》2007,(9)
我在国内从没有过自己的房子,不是指买的,租的也没有过。也没有一张自己的桌子,无限江山一箱装。到了伦敦,每次搬家,房子全是装修好的,也没有提前问我意见,我也没有多少意见,搬家也就是搬进新装修的房子,直接搬进去住,住下来就不想动。  相似文献   

16.
杨学超  时丽丽 《社区》2004,(7):55-55
现在很多开发商在出售楼盘的过程中,都把地下车库和房产分开来卖,引起人们对小区车库所属权的强烈关注。有关专家指出,如果在商品房的购买合同当中明确地说明,车库是要单独进行销售的,那么就应该从消费者分摊的公摊面积里面扣除,这个产权是清晰的,开发商也可以把车库单独作为产  相似文献   

17.
田晓剑 《社区》2014,(10):50-50
读者咨询:我们是一个小区的业主,分别于一年前从开发商处购买了这个小区的套房,各自的购房合同中均写明,开发商应当在交房后的三个月内,为我们办理产权登记并交付房产证。可开发商至今没有履行该义务,面对我们的质询,则表示我们早已入住,已经享有实际权利,延迟办证并未给我们遣成任何损失,强调迟早会给我们房产证。请问:我们能否追究其违约责任?  相似文献   

18.
我当年跟一般北漂不同的是,我有房子,有老婆孩子。老婆孩子都是北京人,我不是。我出来的时候户口已经在当地注销了,档案都是我自己拿着的。一般的北漂好歹在老家有个户籍,我没有,所以我就算是彻底地漂着了。  相似文献   

19.
杨金奇 《社区》2005,(20):37-37
买房先签一份认购协议书然后交付定金,这已成为房地产行业交易的一个惯例。然而,在具体实践中,有关“购房定金”的纠纷屡见不鲜。特别是一些购房者在交完定金后,由于种种原因不想买下订购的房子,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购房者已付的定金到底能不能退还?购房者违约不退2004年底,许先生在没有和家人商量的情况下,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了一份商品房认购书,认购一套建筑面积为120平方米、总价值61万元的房子,并按照认购书约定交了2万元定金,约定在7日内缴交首期款并签订正式的《商品房销售合同》。事后,许先生的家人来实地看房后,发现该房屋的户型…  相似文献   

20.
家住省城,会年已经73岁的王大山老汉没有想到,自己原来准备与女儿在法庭上一决高下的烦心事竟然在律师的调解下很快解决了,老人高兴地逢人便说:“要不是律师法律宣传工作做得好,调解方法得当,我们几十年的父女情分就全完了。”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王大山在某小区租住了市房产综台开发公司的一套住房,属公产房。1992年老人再婚后与女方同住,原来的房子留由小儿子一家居住。1999年11目的一天,大女儿壬秀华找到父亲说:“爸爸,我实在过不下去了,我要离婚,又没有房子住,能不能让我和小弟先一起住在你那套房子里。而且,只要将这套住房的住房证改成我的名字,房产公司的刘经理就能将这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